潘红伟在云南省职工技术协会六届四次理事会上的工作报告

16.01.2015  19:12

抓住机遇  锐意创新

推动职工技协在转型中发挥积极作用

省总工会副主席、省职工技术协会会长  潘红伟

 

各位理事、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云南省职工技术协会六届常务理事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六届三次会议以来的工作

六届三次会议以来,全省各级职工技协坚持在省总工会的领导下、在中国职工技术协会的指导和副会长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开展工作。一年来,按照省总工会十一届三次全会工作部署,认真落实省职工技协六届三次理事会确定的工作任务,围绕“一活动一工程”的实施,着力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成果转化,提高职工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

(一)抓培训、赛技能,职工技能素质进一步提升

通过全省性职工技术技能大赛、技能人才培训等活动,发挥职工技协在“一活动一工程”中的骨干作用,搭建主力军风采展示平台。一年来,共组织岗位练兵、技能竞赛5654场次,参与职工84万人次;组织技能培训1.5万场次,培训职工80万人次;技术讲座2677场次,参与职工11万人次;技术交流2193场次,参与职工7万人次;11万名职工取得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圆满完成了云南省第十轮(2013-2014年)职工技术技能大赛,启动了第十一轮(2014-2015年)职工技术技能大赛,首届滇中城市经济圈技能大赛在曲靖顺利举办,航空器牵引车驾驶员、铁路TFDS动态检车员、中药验收员等一批符合我省工业发展要求、具有地域特征和产业发展方向的工种首次纳入大赛,使参赛工种或项目呈现出更具时代性、内容更加丰富的特点。组织了数控车工、铣工等12个工种参加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达到了交流学习、以赛促训、以训促练的目的。大赛采取培训—竞赛—取证—表彰“四位一体”竞赛模式,竞赛过程中做到培训高标准严要求,竞赛中采取理论和实作相结合,取证时进行论文答辩和技术点评,表彰时大张旗鼓统一表彰。使我省的技能竞赛活动形成全员大培训、全员大练兵、全员大比武的系统工程,技能大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

全省上下联动,各类职工技术技能大赛蓬勃开展。昆明、玉溪、红河、大理等州市,铜业、机场、昆钢等产业,红塔区、昭阳区、楚雄市、玉龙县等县市区也结合区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特点,组织开展了100多个工种的职工技能竞赛活动,涉及工业、现代服务、教科文卫等行业。玉溪市在大营街组织了全省首次乡镇(街道办事处)职工技能大赛,涉及 5个行业11个工种,参赛职工都是非公企业的,有力推动非公企业职工素质提高。

按照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原则,组织各类技术技能培训,采取订单式、选单式、送技下厂等培训方式,拓宽培训的方式和方法,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推行以职工名字命名操作法活动,提高了一线工人的职业成就感和荣誉感,为企业发现、培养和储备了各类人才,促进了职工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了职工岗位稳定性、就业积极性和创业主动性,有力推动了云岭职工人才工程深入实施,形成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二)创载体、树典型,职工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通过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和技师工作站,鼓励企业选树“技术带头人”、“首席技师”、名师带徒,搭建职工创新成果孵化平台。把“一室一站”创建活动作为各级技协的一项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创建活动形式、方法和内容,重点突出创建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并着力发现、培育和宣传一批先进典型和工作经验。不断营造氛围为技协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积累经验、探索方法,使创建活动成为我们技协工作的又一个有力抓手。对《云南省职工创新工作室和技师工作站暂行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提高了站室创建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级共创建了职工创新工作室和技师工作站2562个,其中,创新工作室1543个,技师工作站1019个。由省总工会、省职工技术协会联合命名了第二批省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和职工技师工作站60个,涵盖了19个行业领域,昭通、玉溪、丽江、冶金、铁路等州市和产业积极开展本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和职工技师工作站创建活动。通过“一室一站”命名活动,建立企业创新创造、革新改造、交流技术、成果转化、名师带徒的“工作台”,搭建职工学习掌握新技术、提高劳动创新能力、总结应用先进操作方法的“加油站”,打造一批技术协作活动的“职工小家”。

广泛开展名师带徒、“金牌工人”、“首席员工”选树活动,进一步发挥高技能人才在企业生产中的骨干作用。全省选树“金牌工人”、“首席员工”15909人,名师带徒结对25491人次,6272名徒弟实现了技能提升。十四冶建设集团“导师带徒”百对师徒签字仪式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大理、曲靖等州市专门制定了奖励办法,拿出专项资金,调动高技能人才带徒弟的积极性。冶金集团名师徒结对活动已在集团公司10多家单位深入开展,共结对1500多对。有效解决了企业急需的技术型、经验型、实践型骨干人才,缩短了人才成长的周期、节省了人才培训的经费、拓宽了人才培训的方式。

(三)搭平台、建阵地,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通过创建省职工高技能人才库、职工技术成果库、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专家库为主的云南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信息管理系统,积极创建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搭建创新成果应用转化平台。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四技”活动的新路子,在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推广应用新技术等方面广泛开展“五小、六个一”活动。大力宣传和推广技协会员的科技成果,促进职工技术成果进入市场,提高成果的转化率。一年来,全省广大技协会员提出并实施合理化建议3.68万项,创效益2.8亿元;取得技术发明成果1380项,其中302项获得专利;共组织技术攻关、技术开发784项,创效益2.1亿元;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1510项,创效益0.9亿元。

组织了5项省级技术创新成果参加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获得5项金奖。昆明铁路局昆北辆技革创新工作室坚持形式多样、重点突出、长期性的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其技术成果《制动阀多功能安装车》、《车钩三态检查器》、《客车轴承流转辅助设施》等多项工装设备在客、货车辆检修生产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昆明供电局实验一所技师工作站,独立承担多个500kV变压器、高抗、断路器的大修、改造项目,保证了设备稳定运行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获南方电网公司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1个,云南电网公司电力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个。

实现“三库”联动,资源共享,共同构成了云南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已把224名省级技能大赛状元和1666名技术能手信息,241名开展职工创新活动专家人才信息,301项职工创新成果信息统一纳入了信息应用系统管理,为下一步网络化应用管理打下基础。

切实把实训基地作为提高职工技术技能水平,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整合社会资源,依托职业院校开展创建活动。全省共创建51个技能实训基地,其中,中烟、云天化、煤化工等依托行业优势,结合实际开展创建活动,有力推动了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四)加强科技服务,职工技术协作活动进一步深化

通过与上海及周边省市加强协作交流,建立技术协作帮扶、技协政策联络员、技协实体年审代检等制度,使职工技术协作活动进一步深化。一年来,全省各级职工技协开展技术服务380项,完成技术合同50项,实现收入0.7亿元,上缴国家税金800多万元。

技协活动的制度不断规范。建立滇沪技术协作帮扶长效机制,为我省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召开了滇沪工会职工技协协作座谈会,两省市职工技协会长签订了《上海—云南职工技术协会2015年技术协作活动备忘录》,深化明年对口协作内容和方式。我们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加大了与上海技协对口医疗系统的帮扶力度,选送了20名我省州市相关医疗骨干到上海知名医院进行免费进修培训,带动了本地区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并邀请了来自上海8所全国知名医院的9名专家教授走进边疆医院、深入人民群众,为患者解答疑问,为近千名人民群众送去健康和关爱。同时,加强与周边省市技协联系,与重庆、天津、山东等省市区建立了信息沟通机制,实现了省市职工技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工商、税务、民政、财政、人社、审计等相关部门设立政策联络员,对有关政策给予指导,为我省基层技协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得到了基层技协的广泛赞誉。坚持技协实体统一年检,帮助近40家直管基层技协实体代理工商、财政、民营科技、劳动执法、统计等8项年检工作,提高了年检办事效率。

(五)加强自身建设,职工技协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全省职工技协组织坚持在发展中规范,在创新中发展,在服务中完善,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强化服务意识,发挥社团功能。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有基层技术协会280个,会员33000人。通过调查研究、座谈研讨等方式,不断探索职工技协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昆明等州市加强了县(市区)职工技协的管理和指导,红塔区等县(市区)加强了基层职工技协和实体经济的规范和服务。本着有利于职工参加、有利于活动开展、有利于作用发挥、有利于成果转化、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原则,着力加强组织的规范和会员的发展,坚持将职工技协的管理纳入到同级工会的统一管理中,自觉接受同级工会的领导和监督,促进技协组织健康发展。

宣传效果更加凸显,应用《中国工会经济技术网》、《中国职工科技报》、《工人日报》、《云南省总工会网站》、《云南网》等12家主流媒体、网站和报刊,对活动开展的情况、涌现的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和报道。搜集、整理、编印了4期《云南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信息》,共刊登各类信息112篇。编辑完成了涵盖法律、法规和政策,共56万字的《云南省职工创新工作手册》。成功组织了一期职工创新活动研修班,来自全省的“一室一站”带头人、技术创新骨干共96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启迪了创新思维、传播了发明技法。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发改委、工信委、人社厅、科技厅、科协、质量管理协会等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好科技性社团的功能,扩大职工技协的影响力。

成绩的取得,是全省各级党政工领导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各级技协组织、广大技协干部和会员勤奋工作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云南省职工技术协会向关心和支持技协工作的各级党政工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大技协工作者和技协会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职工技协工作与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对技协转型发展的思想认识还需要进一步统一;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技协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基层技协的组织建设和活力还需进一步加强。我们要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二、明年的主要任务

(一)总体要求

全面落实省委九届八次、九次全会和中国职工技协六届二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总工会年度目标任务,以实施云岭职工跨越发展先锋活动和云岭职工人才工程为契机,深入开展“四技、五小、六个一”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提高职工技术技能素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创新体系建设,团结动员全省技协组织和广大技协会员,立足企业,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职工技协在转型中走一条发展新路,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迎接云南省职工技协成立30周年。

(二)充分认识职工技协转型发展的重要性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当代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也是工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体现。职工技协是工会领导下的科技性社会团体,团结动员技协组织和广大会员焕发劳动热情、激发创造活力,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是技术协作活动的重要内容。

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大潮已经起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为职工技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职工技协拥有组织网络优势和队伍优势,面对新形势,各级职工技协要充分认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准确定位、抓住机遇、锐意创新,努力探索技协专业队伍的建设,努力探索政府转移职能的承接,推动职工技协持续发展,为云南“三个发展”贡献力量。

准确定位,增强职工技协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转型发展的坚定性。要认真把握新形势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准确定位,转变发展观念、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坚定职工技协转型发展的方向。技术协作活动要从传统的以有偿技术服务为主,逐步转向以推动职工岗位创新、提高职工技术技能素质为重点;经济技术实体发展要从传统的依附企业、依托主业,逐步转向立足企业,依靠人才;技协组织要从只注重技协实体建设,逐步转向专业化技术队伍建设,扩展社会服务渠道;技协会员发展要从普遍会员制,逐步转向以技术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主的骨干会员建设;技术服务收入用途要从主要用于改善职工福利,转向主要用于激励职工科技创新、开展职工技术技能培训。使职工技协成为工会凝聚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的科技性社团组织,成为推动职工岗位创新的“职工创新之家”。

抓住机遇,增强职工技协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作用的主动性。要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和“两强一堡”战略、新一轮“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实施,抓住机遇、顺时而动,充分发挥职工技协在“一活动一工程”中的引领和骨干作用,发挥职工技协能工巧匠、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和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两个“三结合”的人才优势,发挥职工技协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协作信息和组织网络优势,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上,体现职工技协的新作为。使职工技协成为加快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建设创新型云南可以依赖的重要社会力量。

锐意创新,增强职工技协在承接转移职能中探索新路的创新性。职工技协有工会组织的领导,有健全的组织网络,有长期积累的丰富工作经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为职工技协参加科技体制改革和社会治理创新、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提供了良好机遇。各级职工技协要积极探索技协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提升职工技协的专业技术能力,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整合资源,积极探索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不断创新工作载体,为职工技协转型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

(三)着力活动引领,提升职工创新素质

一活动一工程”是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重要途径。各级职工技协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实际,创新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和载体,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利用职工技协优势,大力选树典型、表彰先进。广泛开展“一室一站”命名和名师带高徒等活动,积极推进选树“首席员工”、“金牌工人”等技能带头人活动,激发职工学技术练技能的热情,激励职工争当高技能人才。要立足企业,围绕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问题和关键技术,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产品更新换代的要求,继续开展“五小、六个一”活动。要探索建立健全职工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形成荣誉激励、要素激励、机会激励、命名激励、舆论激励等五个激励机制,鼓励职工立足岗位学习、岗位成才、岗位创新和岗位奉献,保护技协会员和广大职工的创新热情。要围绕推进岗位学习、岗位创新,打造绿色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提升职工的思想观念、认知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增强广大职工群众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职工技协在“一活动一工程”的骨干作用。

(四)着力竞赛推动,激发职工创新热情

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劳动竞赛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的竞赛资源整合机制,从实际出发,积极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赛活动,进一步激发职工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的积极性,启动并组织好全省第十二轮(2015—2016年)职工技术技能大赛暨第二届滇中城市经济圈、工业园区职工技术技能大赛。分类指导各地各行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不断增强竞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着力协作服务,扩大协作领域

各级职工技协要以企业为主体,以一线职工为对象,针对企业生产技术上的难点、热点和重点,开展“四技”活动,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不断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深化滇沪技术帮扶活动以及兄弟省市交流协作,扩大协作领域。落实好工会对口援助迪庆州工作,结合实际分批组织20名医疗骨干赴上海培训,组织好上海劳模医疗义诊团赴云南义诊活动。组织一期教学管理干部赴上海学习研修。组织好云南省第七期高技能人才培训班,选送一批高技能人才到上海进行学习培训。积极参与“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搭建创新成果转化平台。

(六)加强自身建设,夯实职工技协基础

加强技协组织建设和规范管理是职工技协的基础性工作。各级职工技协要认真落实《云南省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工技协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提高技协组织建设能力,提高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增强技协组织活力。要在巩固、规范现有技协组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的技协组建工作,扩大技协工作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行业、不同职工群体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要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探索建立技协专业技术队伍、技能大赛考评员队伍和职业培训实作教员队伍,积极发展技协骨干会员,优化会员结构,结合开展的技术技能大赛、技术创新成果评选、“一室一站”创建、师带徒活动,广泛聚集活动中涌现出来的高技能人才、科技人才、创新人才和专业人才,把他们吸收到技协组织中,推动组织建设。明年将建立3—5个技协专业技术队伍,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省推广。

要积极探索区域技术合作,发挥好跨区域交流协作,特别是中心城市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跨区域、跨行业的技术攻关、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活动,通过区域技术成果交流平台,促进职工创新成果转化,通过区域技术人才交流平台,促进技术培训和技术传授。

搭建并逐步完善以云南省职工高技能人才库、云南省职工技术成果专家库和技术创新成果库为重要内容的云南省职工技术创新信息管理系统,推动技能大赛、“一室一站”、技术创新成果、技能培训的申报管理和技协组织管理等工作信息化,为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成果转化等活动提高信息化服务。组织1-2期信息管理系统操作人员培训,为用好信息管理系统推动技协工作打基础。

要有针对性的开展职工技协形势任务、业务工作培训,进一步提高技协干部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运用政策、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制度管理干部、用制度推动工作,进一步推动技协依法建会和依法活动。要认真研究基层技协工作中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基层技协工作中的新鲜经验,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技协工作的整体水平。

组织好云南省职工技术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召开好云南省职工技术协会七届一次理事会议。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教育引导作用,持续抓好信息交流和新闻宣传工作,大力宣传技协工作和在技协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拓宽职工科技创新视野,不断扩大技协组织影响力。

各位理事,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职工技协工作,我们重任在肩。让我们在省总工会的领导下,团结动员全省技协会员和广大职工,树立加快发展的思想,形成团结鼓劲的氛围,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技协转型发展新局面,为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