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庄迎来新变化

12.01.2016  11:11

 “从来没有想到过,路会修得这么好,这可是我当了十多年社长最大的心愿,在这一代人的手里终于实现了。”看着村庄的变化,72岁的周老伯不无感慨地说。

  周老伯是昌宁县大田坝镇大田坝社区新寨自然村村民,他所在的村庄共6个村民小组198户786人,是一个山区传统村落。2014年12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项目实施以来,自然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全村群众正在全新的村庄里,构筑着属于自己的美丽梦想。

  惊喜:寨子里的变化似做梦

  村庄的变化,在周老伯的眼里。近段时期来,他每天都会带着小孙子,到村里的文化活动室与村邻们聊天,说着过去、现在、未来。周老伯说:“过去我就想着,要想办法争取点项目资金,让我们的路能成为天天通车的土路就非常不错了,像现在这样到家门口都是水泥路,感觉就像做梦一样。

  和周老伯一样,786名新寨自然村的村民谁也没有想到“幸福能来得如此突然”。2014年,经过多方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落到了这里,经过半年多的建设,整个村容村貌如同“梦境”一样,呈现在了村民和外界的面前。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63.24万元,其中申请财政奖补150万元,村民投劳折资10.8万元,村民筹资2.44万元,完成村组支干道硬化1.26公里,并支砌了三面排水沟,部分路段铺筑了花岗岩石板,安装了相应的涵管设施;新建休闲文化广场1个,建成依山伴水的村民休闲文化活动中心,其中休闲文化长廊1个110.3平方米;新建组织活动及村民活动室1个,并配备了相应的桌凳及音响设备;新安装铁皮焊垃圾箱12个;建成村内墙体文化150幅。周老伯说:“现在每天走在水泥路上,到活动中心、活动室参加活动,感觉非常好。

  “现在感觉寨子里清秀、好在,特别是路整好了,天晴下雨都出得去,就是老人想出去走走、小娃娃上学我们也不用焦。”字家寨村民小组组长普国伟用朴实的话,说出了项目带来的变化。确实,项目的建设,使自然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加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惠民政策的好。

  变化:群众热情如此高

  “过去我们有些人家,非常不注意清洁卫生,对路也不知道维护。现在这个项目建起来后,大家都说应该爱护,自觉性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小寨子村民小组组长刘跃明的话,同样朴实,却说出了项目建设带来的深层次变化。

  刘跃明介绍,项目实施以来,极大地调动了自然村内所有村民的建设热情,大家自觉行动,参与到建设管理中。特别是水泥路建成后,村民们看到一些路段由于没有路肩,容易损坏,大家在村民小组长的带领下,各村民小组按照户均捐款100元或人均捐款30元的方式,自主筹集资金,并组织义务工共200余个,为水泥路铺上的混泥土保护路肩,“这充分说明了群众的参与热情。”“热情是靠教育引导出来的。”刘跃明说,群众的思想参差不齐,刚开始建设和刚建成的时候,还是遇到了一些阻力,少部分群众因为对政策不理解或涉及自己家的部分耕地、果木,还是有些抵触,在卫生、设施维护方面也不够自觉,但几个村民小组负责人统一思想,利用墙体文化、开群众会、单独做工作等方式,坚持开展持之以恒地宣传教育,并针对农民“爱面子”的特点,挑时机做工作,最终形成了共识。

  未来:发展势头强劲

  “我们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好,而且还有一些历史传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资源,等天堂山、澜沧江生态旅游发展起来后,我们可以从乡村旅游方面发展,拓展增收空间。我自己就准备建个农家乐,自己先做起来。”面对未来,毕家寨村民小组组长张建云信心十足。

  张建云的信心并非空想,而是有实实在在的根据:新寨自然村紧邻大田坝集镇,具有较好的区位条件;自然村紧邻具有丰富历史传说的宝华寺,具有深厚了文化底蕴;自然村生态环境良好,并有保存比较完好的传统民居,是现代人寻找“乡愁”的理想之地;自然村里很多人都有作大田坝草鞋、腌制大田坝豆腐的技能,有很好的发展“卖点”……这些有利条件,容不得像张建云一样的年轻一代不动心,特别是自然村已被列入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更让他们看到了无限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