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尘封半世纪的昆明老照片 再续中美战友情

29.06.2015  20:30

詹姆士夫妇和本报记者杨海冬(中)

昆明庆祝抗战胜利大游行,军民一体舞龙灯

金马坊前的石板路与小贩

青云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美国士兵与街头拉黄包车的车夫

正义坊前的交警岗亭

昆明街头,贩卖柴火的马车停在路边

1945年的金碧路 本组图片都市时报记者 杨海冬 发自美国

2015年6月23日。我们途风骑迹车队赴美骑行,为昆明市长李文荣传递友谊信件。途经美国印第安纳州戈申市时,专程前去拜访了一家与昆明极为有缘的美国家庭——詹姆士·I ·麦瑟亚斯(James I .Mathias)先生一家。

美国老兵的难忘回忆

詹姆士先生的父亲,曾是二战时期援华作战的美军“飞虎队”成员。整整三年之前,2012年6月23日,当时65岁的詹姆士先生带着父亲于1945年在昆明拍摄的照片,来到了 昆明。他想寻找父亲1945年结识的一位好友,这位好友曾在巫家坝机场旁开了一家旅馆。

作为当时驻昆明的众多美军士兵之一,詹姆士的父亲约瑟夫?哈维?麦瑟亚斯(Joseph Harvey Mathias)曾经在陈纳德将军指挥的“飞虎队”服役,是一名专门从事天气预报的气象兵。在昆明驻扎期间,约瑟夫和战友们除了为升空作战的飞行员预报天气,还得修理气象预报设备,参与美军营房的建设。由于在昆明期间服役经历优异,约瑟夫获得了铜星勋章[注]。

二战结束,约瑟夫回到美国,于1991年病逝于俄亥俄州老家,享年81岁。2009年,詹姆士在一次整理父亲遗物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个尘封了55年的老雪茄盒,里面存放着142张黑白照片的底片。他将这些底片冲印出来后,立即认出,照片记录的那座中国城市,就是父亲常常说起的“昆明”。

烧柴火的汽车、金马碧鸡坊、青石板路、还有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大游行……对于昆明,詹姆士实在是太熟悉了。因为,父亲约瑟夫曾经给他讲了“不下一百遍”。

我父亲对昆明有着深厚的感情。二战期间,他曾经转战埃及、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可是只有昆明的照片,他保留了下来!”面对我们——从昆明远道而来的访客,詹姆士兴致勃勃地回忆起了这段历史。他记得,小时候听父亲讲二战的故事时,有三件事总是让父亲眉飞色舞:影星伊丽莎白?泰勒劳军时给过他一个吻;街上铺着青石板,古色古香的昆明城;以及服役期间他给心爱的女孩,后来的妻子写的600封情书。

这,就是一个美国老兵最难忘的回忆。

再续中美战友情 老照片

为了满足童年时的好奇心,詹姆士于2012年踏上了赴昆明的旅程。短短几天中,他循着父亲的足迹,走访了金马碧鸡坊、正义路、西山华亭寺,还在龙门鸟瞰了滇池。昆明的蓝天和白云,城市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著名探险家金飞豹接待了这位老先生,并向本报独家披露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可惜,当我们赶去采访时,詹姆士先生已经离开了昆明。只有他带来的一些老照片,我们得以一睹。

但是,是朋友总要相见,有缘人终会聚首。这句话用来形容这一次我们在美国的相遇和会面,再适合不过了。

2015年6月23日,当白发苍苍的詹姆士先生取出一个档案袋,拿出精心保存的2012年6月26日《都市时报》A19版的影印件时,《飞虎队后裔赴滇寻找父亲生前好友》为题的头条赫然在目。印在报纸上的詹姆士父亲约瑟夫的照片,就是三年前我翻拍的。

海冬,非常感谢你们报社为我父亲做的一切!”詹姆士捧着那张《都市时报》,激动地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我回答:“中国人也应该好好感谢您的父亲!

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来自昆明的中美友谊信使,我突然明白了应该怎么回报这位老人以及他父亲对昆明的深厚情谊。其实,我要做的工作还是和三年前一样,只不过,这一次,我将举起相机,翻拍当年约瑟夫拍到的昆明老照片,把它们发回报社,与昆明的读者们一起分享。

我们应该记住,70年前,有这么一位美国军人为了助华抗战到过昆明,他在昆明的经历为他带来了一枚铜星勋章,他把对昆明的热爱传递给了他的后代!

美军授予军队成员的勋章之一,于1944年根据总统令首次设立。授予1941年12月6日之后,以任何身份于美国陆军服役期间,在抗击武装之敌的军事行动中(不含飞行作战),或者在美国为非参战国时参加与敌对武装力量的作战中,表现异常英勇,功绩卓著或服役优异的人员。(都市时报记者 杨海冬 发自美国印第安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