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晶:忠诚守护辐射环境安全防线

14.09.2016  14:45

  罗晶,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云南省辐射环境监督站放射性废物管理科科长。2007年10月转业至云南省辐射环境监督站工作,2009年2月担任云南省辐射环境监督站放射性废物管理科科长。2010年7月,被云南省环保厅党组表彰“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至2014年连续七年被云南省环保厅评为“先进个人”;2013年被环境保护部评为“先进工作者”。

  一个刚毅、果敢的转业军人,放弃了较为舒适的工作选择,一个好学、敬业、执着的环保战士,用朴实的行动把忠诚与担当镌刻在自己的岗位中,用十二分的努力与付出书写了无怨无悔的新征程。他,就是云南省辐射环境监督站放射性废物管理科科长罗晶。

  见到罗晶,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很有气质,处处体现着军人一种干练的作风和“精气神”,罗晶跟我谈了很多在部队时的生活,那是一种永远割舍不去的军人情节。罗晶告诉我,他是四川省蓬安县人,1990年3月参军到云南某部的,在部队当过政治指导员、军需股长等职,2007年转业时是营职干部,转业安置工作时,他毅然选择了环境保护事业。

  从选择环保这条道路至今,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里,罗晶始终秉持着一颗忠诚于事业的心,以一种刻苦与努力的心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罗晶到云南省辐射环境监督站后,被分到办公室工作,面对新的岗位、新的环境,新的业务,他勤奋好学,虚心领教,坚持从零开始,遇到不懂不会的工作就跑到领导和专家身边请教,向身边同事学习,白天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业务书籍,他就带回家去学,仅仅半年多的时间,他就实现了从一名军队干部到地方工作人员、从外行到内行的转变。2007年底,根据站工作安排,罗晶主动承担了单位职工住房补贴的申报工作,在不熟悉软件使用、不熟悉人员等情况下,他虚心向友邻单位请教,往返相关部门20余次,终于在2008年初期,将40多万元的住房补贴发放到相关人员手里。2008年,辐射环境监督站启动放射性废物库改(扩)建工程,罗晶作为后补工作组成员,积极投入前期准备工作之中,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办理施工手续。5月份工程正式开工后,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废物库安全,他连续4个多月吃住在工地,确保了废物库改(扩)建主体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2009年2月,罗晶担任放射性废物管理科科长职务。这个科主要负责全省行政区域内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和废旧放射源收贮、云南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管理以及辐射事故的应急处置等工作。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放射源及放射性物品在教学、能源(探矿、探伤、核电等)、工业(测厚、料位控制、密度测量等)、农业(辐射育种、辐射不育、辐射保鲜等)、医疗(诊断、治疗、医药研制、辐射消毒等)及其它(发光涂料、烟雾报警、气象色谱、水文调查等)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妥善处置废旧(闲置)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是事关人们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大事,也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一种强制行为,罗晶深感责任重大,肩上的担子分量很重,他带领科里3名同志用勤奋的精神、实干的劲头,开拓的勇气投入到工作之中。2009年8月6日,云南省辐射环境监督站接到省环保厅辐射处通知,云南省某医院于1984年深埋于地下的放射源,因玉带河改造施工需要急需处置。接到任务后,罗晶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相关人员通宵达旦、加班加点编制处置方案,多次与这家医院相关人员查勘现场,研究处置方案,协调相关部门清理场地,准备作业物资器材,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圆满完成了处置现场的放射性废物和废旧放射源收贮入库工作。由于实施方案编制科学、现场处置得当、公众影响小,得到了国家环保部、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及省环保厅的高度评价,并作为成功案例在西南片区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

  放射性废物收贮工作出差在外比较多,罗晶每年都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奔波在外面,要跑五、六十家单位,路程都在20000公里左右,每年回收放射源150枚左右、重量约在6000公斤。7年多来,他的足迹遍布全省16个州、市,近100个县、区。有一年的冬天,他们从昭通带着回收的放射源回收物运往位于安宁市郊外的云南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在会泽县路段,由于前方车辆出现了事故,他们的车被堵在了大山上,在空旷的山野上,他和同事又冷又饿,罗晶便徒步走了三、四公里,在夜色中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到一个村庄,好不容易在当地村民手中买了几个烤土豆回来给同事充饥,车辆一堵就是10多个小时,罗晶他们在荒郊野外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放射性废物回收危险性很大,作业时如果防护稍有不当,就极容易对现场处置人员造成大剂量的照射,轻则对人体造成伤害,重则会在几分钟之内夺去人的生命。在云南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罗晶带我见识了一下这个“危险分子”,放射源的形状有些像“炸弹”,只是比炸弹个头更大、分量更重。面对这一“无形的杀手”,每当接到放射性废物回收任务时,罗晶都会根据不同情况编制处置方案和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处置前的演练,以确保在人员、技术、器材准备等方面万无一失,不出现丝毫差错,他说,在这方面不允许有教训去总结。在作业现场,罗晶他们从头到脚,必须全副“武装好”,每次作业所穿的防护服有10多公斤重,由于防护服密封性能好,工作的时候经常让人喘不过气来,三、四分钟就会全身湿透,很多时候要连续作业几个小时,即使是在冬天,也会大汗淋漓,防护服每次脱下来都能拧出水来,一次作业下来,有一种要虚脱的感觉,每一次收贮,都是对他们每个人思想、身体、毅力、耐力的考验。

  2012年7月中旬,开远市某化工厂有一批70多枚放射源需要收贮,罗晶精心制定了收贮方案,并到化工公司积极协商收贮事宜,提前做好收贮现场准备工作。昆明距离开远有200多公里,多为山路,并且是雨季,弯多路滑坡多,罗晶带领科里人员连续奋战在放射源收贮第一线。装放射源的铅罐最重的有300多公斤,轻的也有60多公斤。罗晶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在36℃左右的高温下,顶着大雨,按照导源、防护、装车、送贮程序严格组织实施。化工公司员工看到罗晶他们在高温和大雨中作业,就劝他们等雨停了再干,罗晶说:“既然干了,就要一口气把它干完”。每天早上天不亮,罗晶就起来带领大家工作,下午送贮到安宁库区,晚上十一、二点钟返回到开远放射源收贮地,每次都是他亲自带队,与驾驶员轮流开车,一天一个往返,连续送贮了7次,经过7天7夜的奋战,安全圆满完成了这次放射源收贮任务。

  云南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是国家建设的第一批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是云南省行政区域内唯一贮存放射性废物(源)的专业仓库,198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罗晶所在的科就负责放废库的运行管理。为抓好放射性废物库管理工作,罗晶建立健全了《放射性废物库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放射性废物库值班人员(保安)职责》、《云南省放射性废物库安全运行管理规定》等19项规章制度,给库内安装了红外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火灾报警系统、通风系统、行吊系统,对放废库风机房门、人员通道门、废物通道门等重要通道均实行了双人双锁,钥匙由库管员和他本人分别保管。他还与专业单位签订了设施维修维护保养协议,确保设施每天运行正常。为做好库区安保工作,罗晶为安保人员配备了防暴器材,适时组织处置突发事件演练,确保遇有情况,能够按照程序第一时间有效处置。罗晶还带头与科室人员轮流值班,在重要节日和重要时段,他都亲自值班。罗晶坚持每天不定时打电话查询库区、保卫人员在位情况,并将值班情况进行登记,只要不出差,每周他都要前往库区现场检查2次。罗晶还与驻地党委政府主动沟通,建立起了联动安全防范机制,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及时了解库区周边社情、民情和警情,以确保库区绝对安全。2014年11月,云南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安保升级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行,项目建成后,罗晶在办公室就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对放废库监控,并将视频传输到相关管理人员的手机上,随时掌握放废库情况,实现了常态下近远程放废库库房的视频监控、安全报警,确保库区监控无盲区、无漏点。在罗晶和科里人员的辛勤努力下,目前,库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管理日趋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库区管理井然有序,放废库从运行以来实现了零事故目标,确保了云南省辐射环境安全,进而也确保了边疆社会稳定。2015年,环境保护部组织部分省、市、自治区相关人员参观了云南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并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国环保系统进行推广。2016年7月15日,环境保护部核安全局刘华总工程师到云南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检查指导,对库区管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在罗晶的幸福家庭里,妻子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在部队17年,多数时间是两地分居,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转业到地方后,家人原以为他属于自己的时间多了,但自从担任放射性废物管理科科长后,一家人又过上了聚少离多的生活,儿子从小学开始直到上大学,罗晶就没有参加过孩子的家长会,弄的老师还误以为孩子是“单亲家庭”。2010年6月,罗晶的母亲因病去世,领导给了他半个月假,但是他考虑到单位事情多、人员少,在处理完老人的后事后,将悲伤埋在心底,一个星期就返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在大家与小家、“”与“”之间,罗晶作出了自己崇高的抉择。

  辐射环境安全工作,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果实。罗晶担任放射性废物管理科科长7年多来,与同事妥善收贮废旧放射源1000余枚、放射性固体废物200余公斤,实现安全收贮率100%,核应急保障率100%、放射性废物库安全运行率100%。

  每一次的成功收贮,每一次为被收贮单位解除安全隐患,罗晶都感到无比的欣慰,工作的辛苦也会随之而去。罗晶说,他非常热爱环境保护这个职业,走在这条路上,他是踏实的、充实的、欣喜的,虽然苦点累点,但是非常有成就感,今后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把这项工作做到最好。

  罗晶做为一名环保战士,在特殊的岗位上,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用忠诚守护着辐射环境安全防线,为云南生态环境和人民安居乐业送去了一份安宁。

  文/图:巩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