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的投诉反馈机制应该透明

22.03.2016  12:27

  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近日,有昆明市民在乘坐滴滴快车后遭遇司机骚扰,遂向公司投诉。同时,也有乘客遭遇通过滴滴打车软件打车,来了一辆面包车的情况。

  滴滴公司方面对此回应称,对于投诉,将向乘客与司机分别核实情况后作出相应处理,但处理时间不定。实际上,滴滴公司尚未建立起透明详细的投诉反馈机制,这多少让人有些意外。

  首先,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保证让每一名乘客满意,特别是滴滴这种面向大众提供服务的公司。租赁公司提供车辆,劳务公司派遣司机,一旦其中有环节出现问题,或是司机个人情绪上出现问题,就容易造成客户的不满。

  所以,对于滴滴快车司机在提供服务后,发微信、短信辱骂乘客,将乘客信息截图发到朋友圈,以及用打车软件居然打来辆面包车等现象,其实应当予以正视。乘客可以通过公司投诉渠道进行解决,也可以付诸法律。实际上,这与乘客和出租车所发生的纠纷没什么两样。

  当然,滴滴司机与乘客发生纠纷的新闻,往往要比出租车出现问题更引人瞩目。这是因为,滴滴属于新生事物,基于互联网平台,是未来的方向,且目前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美誉度,乘客对其的期待值自然更高一些。

  这也从侧面给滴滴公司提了个醒,那就是,基于互联网的网约车,在方便与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当然有巨大优势,但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对投诉处理的透明度,也应当更高。

  就投诉而言,滴滴的相关制度规定,不论理由不论起因,对于在服务中与乘客发生争吵、辱骂乘客,或服务结束后重度骚扰乘客的,将处罚金500元,并对注册信息进行永久封禁处理。

  但即便滴滴公司正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投诉作出上述处理,但目前看来,公众是无法知晓的。另外,滴滴公司并未对投诉的处理时间作出承诺,只是说:待调查清楚后,客服人员会将结果告知乘客。

  这种对投诉的处理,以及处理的公开透明度,与当下对出租车投诉处理的方式几乎一致。这会导致,对投诉的处理没有公众监督,而有些投诉,由于处理时间过长,甚至连当事人可能都忘了去跟进、监督。久而久之,乘客可能就认为投诉没用,对投诉失去信心的同时,其实也是对整个提供服务的平台失去信心。

  滴滴等网约车平台,除了工具、交易模式、经营模式的互联网化,其提供的服务,更要坚持开放、透明的互联网精神。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的弊端,最大化地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商品化时代,没有哪家服务企业能够做到让所有消费者满意,消费者需要了解这一点。同时,区别一家服务企业的好与坏,根本就在于能否正视投诉,用什么方式处理投诉,如何对处理过程进行监管,甚至,能否公开消费者对自己的投诉。

  希望互联网时代,那些被称为伟大、庞大,或行业颠覆者的公司,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无论是网约车平台,还是其他。(尹一)

编辑:袁思思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