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让子弹飞,“砰”的一声,云南人家的玻璃碎了

30.11.2016  03:03

  缅甸时间20日2时40分许,缅北勐古、棒赛、105码、木姐县辖区等多地发生武装冲突,缅军和联合部队发生激战。缅甸政府证实,冲突已导致1名士兵、3名警官、1名支持政府的民兵和3名平民死亡。激战中,有流弹落入中国境内,现已有大批难民涌向中缅边境一带,有伤者在中国一侧医院就医,中国畹町等地政府已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截至21日,畹町避战边民安置点内已有1200余名避战边民,芒海镇则有约1000余名避战难民。

  缅北武装冲突 已致3平民死亡

  缅甸北部多支少数民族武装组织21日与政府军之间仍有零星交火,自20日开始的缅北战事尚未完全平息。新一轮冲突无疑给缅甸新政府大力推动和平进程构成严重障碍,同时对缅中边境地区的稳定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自20日凌晨开始,克钦、德昂、果敢、若开等几支民族武装同时对多处政府军驻点发起武装攻击,冲突双方和平民都有伤亡。缅甸政府方面20日晚间的一份声明证实,冲突已导致1名士兵、3名警官、1名支持政府的民兵和3名平民死亡。

  这是缅北多支民族武装自去年2月果敢战事以来首次大规模联合行动,构成缅北局势新的严重态势。

  近几年来,缅北局势一直不太平,多支民族武装与政府军之间不时发生冲突。今年4月,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民盟)上台执政,把推动和平进程作为执政要务之一,并于今年8月至9月间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21世纪彬龙会议即和平大会。

  不过,由于缅甸军方坚持原有的强硬立场,德昂、果敢、若开等多个民族武装组织未能与会。彬龙会议后,军方继续对缅北民族武装保持军事高压态势。这使得缅北局部地区的持续紧张局势未能因彬龙会议的召开而取得实质性化解。

  目前,最主要的分歧在于,虽然各方都不反对和平进程,但军方对果敢等多支民族武装提出的要求是,只有放下武器才能获准参与和平进程,而一些民族武装则表示无法接受这一“底线”。这种对立导致在彬龙会议后一些民族武装与军方在多地再次发生冲突。就在上月,一些民族武装在若开邦针对政府军发起一系列攻击行动,至今若开邦仍有大约一半地区处于军事封锁状态。

  直击难民安置点:已安置2200多人

  11月20日,缅甸政府军与部分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在缅甸北部靠近中国的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导致部分缅甸边境民众为躲避战乱进入中国境内。中国地方政府暂时收容了他们,畹町难民安置点位于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畹町镇。

  记者走进畹町镇发现,街道有警车巡逻,白天聚集在街边、公园的缅甸避战边民已集中至安置点休息。

  20日晚间8点40分,安置点内正在搭建帐篷,中国相关部门人员正在进行安置工作。

  有不少社会爱心人士将矿泉水拉到安置点供避战边民免费饮用,现场也有免费盒饭发放于避战边民。安置点内厕所、生活区等功能区域已初步进行了划分。

  据现场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第一批100顶帐篷已经运抵安置点,棉被也在运输途中。

  21日,由于不断涌入的避战边民数量增加,现场正扩建帐篷数量,以提供更多栖身之所。安置点内设置有医疗点、红十字会服务处、海关、边防、检验检疫等部门,为避战难民提供无偿服务。

  现场聚集了大量从缅甸过来的难民,安置点的工作人员给难民们发放了盒饭、包子、瓶装水,难民就地而坐,并没有发现情绪太激动的情况。

  “好可怜啊!最小的难民是个婴儿,还没有满一个月呢。”记者看到难民人群中有缅甸妇女怀抱着小婴孩,场景心酸。

  截至21日记者发稿前,畹町避战边民安置点内已有1200余名避战边民,芒海镇则有约1000余名避战边民。中国政府已采取相应措施接纳、安置避战难民。

  现场:有子弹飞入中国境内

  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畹町镇,是一个临近缅北的万人小镇。冲突发生后,大量缅北难民涌入畹町,当地不少居民可听到枪炮声。

  11月20日下午2时许,在畹町镇经营一家车行的杨女士介绍,她家的车行距离缅甸仅一河之隔,她偶尔还能听到枪炮声,但没有早上那么密集,战斗最激烈的是20日上午7时左右,从枪炮声判断,当时打得非常激烈。

  杨女士表示,这次缅北的武装冲突,有子弹飞入中国境内,离她家车行约500米处有一家餐馆,一名女子在餐馆内切菜,手臂被飞进来的子弹打中,后送往医院救治。

  杨女士还表示,由于枪炮声持续不断,一家人都不敢出门,直到有人告诉他们,她家停在路边的车被子弹打中了,她们才发现车真的被子弹打中,“都打穿了,留有弹孔”。据杨女士介绍,事发后,大批缅北的难民涌入畹町,滞留在街上。

  畹町人民医院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20日上午10时,该院接收了2名难民伤者,其中一名是缅甸伤者,脚部受伤,刚完成手术,伤情稳定,不严重。另一名是畹町伤者,手臂被打中,目前还在进行手术。

  畹町:生活秩序已恢复

  云南城投集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安置难民工作有序进行,目前,畹町生活秩序已基本恢复,街上行人很多,甚至还有游客逗留,“附近居民该上班的上班,该上街买菜的买菜,但还能听到零星的枪炮声”。

  在畹町客运站工作的杨明(化名)说,除了时而听到枪炮声,当地日常生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水、电都正常,他所在的客运站也正常运营,只是由于缅北冲突尚未停止。目前,畹町街上有军人、武警等维持秩序,并设置了临时安置点。

  云南省德宏州州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在畹町新菜街已设立临时避难安置点,有需要的避难人员都可以前往。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中国畹町等地政府已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在边境地区增派警力维持秩序,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口岸:正常开放

  11月20日凌晨,德宏州对面的中缅边境缅方一侧发生武装冲突,导致数百名缅甸边民进入中国境内。德宏州政府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对缅甸边民给予了必要协助和妥善安置,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好边境地区的社会秩序。目前,中缅边境口岸正常开放。

  中国驻缅使馆:中国在缅公民避免前往冲突地区

  20日晚,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发布声明称:针对20日在缅甸北部爆发的战事,中国公民应尽量避免前往冲突地区。

  据《缅甸金凤凰》报报道,11月20日凌晨,缅甸政府军与部分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在缅甸北部:勐古、棒赛、105码、木姐县辖区等靠近中国的地区发生军事冲突,与之相接壤的中国云南省德宏州芒海镇、畹町镇能清楚听见激战炮火声。同时,缅甸避战边民大量涌入中国境内,当地政府已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救援。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在声明中表示,将密切关注形势发展,希望冲突各方保持克制,立即停火,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快恢复中缅边境地区安宁。

  此外,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提醒中国在缅公民注意安全,尽量避免前往上述冲突地区。

  缅北武装主要作战经过

  第一阶段:果敢军突袭阶段(2015年2月9日至2月11日)

  北京时间2015年2月9日16时,果敢军以2个旅兵力突袭占领缅军驻防的果敢首府老街主要城区,控制果敢大部地区。缅军猝不及防,第1006营大部投降(此营相当人员为前果敢同盟军,因内部矛盾被白所成等亲缅派带领改编为缅甸边防军)。果敢民众为躲避战火向中国境内的云南省镇康县南伞口岸逃难,被当地政府安置在南伞体育馆。

  第二阶段:缅军反击阶段(2015年2月12日至2月底)

  缅甸政府军从曼德勒、内比都、腊戌、萨尔温江西岸等地调集的援军从各个方向突破果敢军和克钦军防线,控制果敢大部地区并重占老街。果敢军主力陆续退入老街以北、以东山区。

  第三阶段:相持阶段

  果敢军依托山区有利地形与缅军对峙,主要交战地带已移至中缅边境地区。缅军数次发起进攻,进展不大。2015年3月8日,双方交战有流弹落入中国一侧。2015年3月12日缅军1架军机进入中国境内,投下两枚炸弹后坠毁。2015年3月13日,缅甸军机炸弹落入中方境内,造成无辜平民伤亡。2015年3月13日中国空军组织多批战机起飞,对向中国边境抵近飞行的缅甸军机进行跟踪、监视、警告、外逼。

  缅甸地方民族武装组织

  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德昂民族解放军、若开民族解放军、克钦独立军均为缅甸地方民族武装组织。这些武装组织早已联盟,早在此前已多次与缅甸政府军发生战斗。

  果敢族生活于缅甸掸邦北部,而果敢军也正是当地的武装组织,全名为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缩写为MNDAA。果敢军多次发生军变,2009年缅甸政府军围剿果敢地区,果敢军被迫撤出,后与德昂军、克钦军结盟。

  德昂民族解放军同为非政府管辖的武装组织,2013年7月德昂民族解放军与缅甸政府军谈和,并因分歧过大而决裂,随后双方冲突不断。后与果敢军同盟。

  若开民族解放军成立于1973年,是缅甸西部的反政府民族武装组织,在2015年若开军已与果敢等军一起同缅甸政府军发生多次交锋。

  克钦军为缅甸北部最大的民族武装组织,也是整个缅甸最大的武装组织之一其管辖区域生产玉石、琥珀、翡翠等珠宝。为独立建立政府,早已与缅甸政府军摩擦不断,并多次协助其他反政府武装组织。

  在上世纪50年代缅甸政府成立时,就对这些少数民族实施高压策略,这也是缅甸地方反政务武装组织兴起的根本原因。

  在此之前这些武装组织就与缅甸政府军多次发生冲突,民族军多次伏击政府军,导致缅甸政府大力度的打压民族武装,但因民族武装组织借助地形之利,双方互有伤亡,此次战斗可能是报复行为。

  此次冲突的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资源问题!

  (综合自澎湃网、金凤凰网、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