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2016年中国经济呈现五大特征 全年增速6.7%左右

19.12.2016  23:06

  中国网财经12月19日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今日发布2017年《经济蓝皮书》,《蓝皮书》认为,2016年中国经济运行呈现五大特征,全年经济增速预计在6.7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
  《蓝皮书》从五个方面概括了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总的特征:第一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平稳,波动幅度减少。第二是通缩压力减缓,通胀因素急剧。第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民间投资基金过高,投资结构分化。第四是居民购房贷款增长过快,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明显下降。第五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但是外汇储备持续减少,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
  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近年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是持续下滑,2012年一季度的22%逐渐下滑到2016三季度的7.1%,其中2015年一季度以前,民间投资增速显著高于固定资产整体增速,但是自从2016年一季度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的快速下滑,远远低于固定资产整体的增速。 房地产投资增速2016年一季度大幅反弹,反复下降。无论从房地产投资来看还是从民间投资来看,意味着明年或者后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依然是按照现在的趋势,是小幅下滑的态势。
  从信贷来看,2016年4月份以来,民间居民房地产贷款增速大幅上升,而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是显著下降。这既是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前透支,也意味着实体经济的中长期增速是动力不足。
  从物价水平来看,近年来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保持低速运行,通缩压力不断减缓,然而自2016年以来,CPI和PPI背离的剪刀差迅速缩小,PPI快速上升,并于11月份返超CPI,尤其是今年9、10、11月份三月,无论是CPI还是PPI都呈快速上涨的趋势,意味着明年的通胀压力有所加强。这一点可以从GDP缩减指数也能看出来,也能验证一下。2016年一至三季度,GDP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地域是GDP的缩减指数转正,而且呈一种加速上升的发展态势。
  从就业指标来看,近期的就业形势总体是稳定的,其中制造业的PMI就业指数持续处于荣枯线下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量不断回落,但呈现出不断改善的发展趋势。非制造业的PMI就业指数11月份首次突破荣枯线,升至扩张区间,这表明非制造企业用工量有所增加,上升趋势比较明显。
  从财政收入来看,今年1-3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增速持续性放缓,财政支出增速显著增加,这是自2015年一季度以来,财政支出增速连续7个季度,也就是将近两年时间,持续高于财政收入增速,因此我国面临的赤字可能是迅速的增加。2016年1-3季度,地方政府国有土地收入权出让金持续上升。从2015年二季度开始就持续上升了。而且由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占全国共有财产收入是40%左右,而目前的营改增和政府减税的背景下,说明如果明年的国有土地出让金不能维持这样的高速,就意味着明年公共财政收入可能是进一步下滑,这就说明明年的财政赤字可能会增加,财政赤字率会进一步上升。
  从国际收支平衡来看,近年来,我国的跨境资本双向波动明显,尤其是2014年三季度以来,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已成为常态。外汇储备持续减少,美国新一轮的加息周期影响下,我国的用汇储备面临较大的下降压力。
中国网财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