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兼:申报5A级景区需始终保持危机意识

20.10.2015  10:55

    云南5家景区正在申报国家5A级景区,已通过省级旅发委初评,等待国家旅游局终审。

    申请国家5A级景区并非易事,也有评论说,其评选难度系数几乎不亚于申报世界遗产。保山市腾冲热海景区、大理古城景区、昆明世博园景区、迪庆州松赞林景区及昆明西山和云南民族村旅游区也都为申报5A级景区付出了许多努力与投资。在软件和硬件上都尽力升级改造,以达到5A级景区的标准。

    尽管通过了省级旅发委的初评,但云南这5家极具竞争力的景区,还要面对更多的考验。尤其要知道,5A级景区的帽子是荣誉,更是巨大的压力,它意味着更高的要求。而且5A级景区的牌子也绝非终身赋予,得到的被摘取,损失更惨痛。

    由于近期旅游业若干欺客劣迹引发全民公愤,社会舆论压力已经转化为改革的巨大行动力。种种迹象表明,国家旅游局对旅游景区旅游环境的整治将会非常严厉。中国国家旅游局9日公开通报取消山海关景区5A级资质,山海关景区也成为了第一个被取消5A级资质的景区。因“酒托”事件,丽江也受到了限期整改的责罚,这应是丽江旅游环境遭遇的最大政策面风险。

    从国家旅游局通报的理由可看出,山海关之所以被取消5A级资质,主要是由于存在价格欺诈,强迫游客在功德箱捐款的现象普遍,老龙头景区擅自更改门票价格,还存在环境卫生脏乱、设施破损普遍、服务质量下降严重等问题。而被责罚的丽江,也被指出了11项旅游环境问题。

    事实上,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些问题实际上是中国诸多景区普遍存在的共同性问题,它们的区别有时只是程度问题。很难说正在申报5A级景区的5家云南景区,当下与得到5A景区的相比,就已经全面杜绝了欺客宰客、环境卫生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山海关被摘帽以及丽江遭限期整改的前车之鉴,应高悬于几家申请5A级景区的景区头顶。

    当旅游业治理转入消费者驱动、消费者反馈倒逼管理趋紧的时代里,试图依靠短期整改、升级以符合检查标准的思路存在着高风险,若心存侥幸则可能饮下不可承受的代价。因此申报5A级的景区需要戒骄戒躁,及时总结经验,对旅游管理进行顶层设计,更需要整体提高旅游业管理的执行力。

    更重要的是,各景区需由此建立危机意识,时刻强调危机管理。我们知道,许多危害景区形象的行为,都是景区内日常经营者经营不规范造成的。因此,要让从业者甚至景区居民整体提高危机意识和保护景区形象的执行力,才是关键。

    我们也看到,丽江在整改过程中,旅游业者通过了解摘帽风险和感受整改的正面效应时,都能充分配合工作,改变自己、改变景区。

    这也应让申报5A级的云南景区好好把握机会,借此始终保持景区的旅游管理危机意识,让所有人明白此业如履薄冰,方能在各方面抓住细节谨慎行动,改良服务,造福于人更造福于己,维系好5A级景区应有的表现。(梁兼)

编辑:周智宇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