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特色种植风生水起

14.09.2015  11:23

 
  三年前,石屏人普七荣来到红河县迤萨镇南洞村,无意间得知亲戚家有10亩撂荒的地。看到这片地时,他眼前一亮:土地处在红河谷热区,水源充足,是种植火龙果的好地方。三年后的今天,他第一批种下的火龙果已经达到亩产3吨的水平,即产即销。

  红河县国土面积2028平方公里,其中热区土地面积就占到近15%。目前,热区农作物播种面积近20万亩,发展了勐龙、创展、牛多乐三个农业特色庄园。热区土地资源优势的显现,也吸引了一些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企业和个人入驻,进行种植养殖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开发,热区产业发展签约项目超过27个,总协议投资超过8亿元,到位资金2亿多元。

  不过,热区开发热度持续上升,却仍然与红河县的目标有不小的距离。“以种植业来看,全县以甘蔗、木薯和粮食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不高,部分土地因此荒芜。”红河县县长和涛说,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龙头企业引进和培植不够,产业规划布局不合理,缺乏有竞争力的特色品牌产业。因此,红河县规划对10万亩热区进行综合开发,规划种植芒果6万亩,火龙果、橙子、辣木4万亩,冬早蔬菜0.5万亩,预计年可实现总产值14亿元。在热区特色种植谋求大发展的同时,红河县的药材种植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截至2014年,全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已发展生物药业累计面积约为8.2万余亩。

  “2012年刚来到红河县时,我们试种了60亩三七,收益很好,就稳下来对丹参、南板蓝根、石斛、葛根、黄精等品种进行尝试。现在种植最多的就是丹参,2014年有2000多亩,今年预计达到1万亩。”红河县云百草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艳介绍,公司下一步的规划是,一方面通过增加农户收入提高农户种药材的积极性,扩大药材种植规模,目前公司已经与2000多农户有了合作;另一方面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改变中药加工业滞后的窘境。

  “政府与公司在这件事上是有共鸣的。政府要把中药材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红河县发展生物产业办公室副主任王东升说,“而企业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比如企业选择大面积种植丹参,是因为其市场价格比较稳定;企业开发药食两用产品则是适应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潮流。有企业带头,种植户的利益能得到保障。

  红河县初步规划,到2020年,全县葛根、南板蓝根、辣木、丹参、美腾果、草果等中药材种植总面积力争达到26万亩,培育年产值超亿元的中成药生产企业1家,实现中药材产业化产值16亿元。

  本报记者 乐志伟 岳晓琼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