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担当书写精彩答卷 ——云南烟草扶贫助农纪实
隆冬时节,陇川、梁河两县的阿昌山寨却洋溢着一股浓浓的暖意——由云南省烟草专卖局、省烟草公司3年投资10亿元整族帮扶阿昌人摆脱贫困的大手笔,正在紧锣密鼓地铺开。
一度沉寂的山寨,倏然被一幅新美的蓝图点亮,渐次响起的施工炮声在大山深处久久回响,向户撒、曩宋、九保3个阿昌族乡的同胞传递着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的福音。
让人感奋的不止是阿昌山寨。在楚雄彝州,在大理祥云青海湖畔,获益于现代烟草农业的一批批村民,正满脸笑容地盘点自家今年的增收账。
一个个鲜活的家庭,一段段变迁的境遇,凝聚着云南烟草关注贫困、关爱农村和农民的不变情怀,他们把责任担当化为实际行动,交出一份份扶农、助农、惠农的精彩答卷。
担 当 与特色产业培育并重
沐浴着红土地的阳光雨露,云南烟草逐步发展壮大,仅仅一个“十二五”全省就生产烟叶9732万担,烟农售烟收入达1200亿元,成为了我省重要的骨干支柱产业。
“植根于农村、农民,我们一方面为农民种烟增收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山村里困难群众渴望摆脱贫困的眼神,广大农民渴望小康的企盼,一次次坚定着云南烟草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回馈社会、担当社会责任的决心。”省烟草专卖局局长、公司总经理余云东深情地说。
烟草是植根于云岭大地的绿色支柱产业,与云南各族群众血脉相连。正如余云东所说,农业、农村和农民,是烟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基石,烟草产业辉煌的今天,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广大烟农的辛勤付出。因此反哺农村、扶贫济困,让农业强起来,让贫困群众和万千烟农分享烟草产业发展的成果,是云南烟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也是烟草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深刻的认识、坚定的选择是行动的先导。在“绝不让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的脱贫攻坚战中,云南烟草已从早先的捐资助学、修桥补路做慈善,大步走进了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更大的责任和担当摆在面前。省委书记李纪恒要求大力实施烟草产业扶贫,支持边疆民族地区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省长陈豪明确提出,云南烟草工商两家要各选一个人口较少民族进行整族帮扶;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凌成兴指示,云南烟草要积极践行中央扶贫攻坚的部署要求。
人们不会忘记,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洪流中,云南烟草曾经一马当先,以大规模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惠农,用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信息化管理等现代农业手段连接农民,收获了烟农连年增收的一个个金秋。而今,在动员一切力量齐心协力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声中,云南烟草又挺身而出,动真心、动真情、动真格,出实招、下实功、求实效,率先扛起了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阿昌族,打造脱贫攻坚升级版的重任。
冲在最前面、顶在关键处,这是云南烟草发展史上的又一不凡之举。
责 任 与阿昌同胞梦想相连
走进迷雾深处的户早、横路、关璋3个阿昌族聚集的寨子,3所新校舍已经奠基。6岁的康立孟每天都会来到户早小学正在新建的校舍前,着迷地看着打桩机、挖掘机的一招一式。“爷爷说了,不久我们就能来这里读书,我们的学校跟城里的一样漂亮。”站在冬日的阳光下,村民康小德看着茁壮的烟苗,整理好了自家的15亩地,憧憬着种烟致富的好日子。
加快,抓紧,一刻也不能耽误。阳春3月,省局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前期工作调研组走进了户撒、曩宋、九保3个阿昌族乡。参与调研的干部白天走村串户,摸清贫困户情况,晚上分析贫困原因,思考制定工作方案。
“脱贫攻坚不是简单的投资、给钱,要在‘真’和‘实’上下硬功夫。” 余云东明确提出工作要求,整合行业力量,严谨细致制定脱贫总体规划,加班加点拟定帮扶工作方案,项目、资金、督查、考核等工作管理办法一项项出台,让脱贫攻坚在制度的框架下科学、有效、有序推进。
越是任务艰巨,越要科学施策。云南烟草确立了“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企业帮扶、社会参与”的帮扶模式,结合“挂包帮、转走访”,采取“资金+项目+智力”的帮扶方式,按照试点探索、全面推进、整体提升的路线图,实施“产业增收、基础设施、民居保障、综合推进”四大工程。帮扶的举措始终以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为准绳。
火热的7月,云南烟草举全系统之力,与阿昌族干部群众一道,正式拉开了扶贫攻坚的战幕。
建新房。通水、通电、通路等基础设施及新民居建设,成了阿昌山寨的一道全新风景线。12月3日,梁河县迎来了今年入冬最冷的一天,走进曩宋阿昌族乡关璋村,到处是火热的建设场景。以建特色旅游示范小康村为目标,关璋新村的通水、通电、通路工程月底就可竣工;在芒展村民小组,村民赵兴顺看着自家一天天长高的新房,正和亲朋商量着新房上梁的时间,筹划着搬离透风漏雨的“星宿房”住进新房的吉日。阿昌族全国人大代表曹自芹每天都要到建设基地看一看,她兴奋地说:“新民居、新村庄,样样都焕然一新,我们今后的生活会更好!”
举新业。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培育壮大扶贫产业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根据当地资源优势,省烟草公司决定以帮扶发展烤烟及非烟特色产业来为阿昌族群众“造血”。12月4日一早,前一晚刚参加完烟草种植培训的关璋村村民曹明维就忙着来到自家田地,为烤烟移栽做准备。“既有培训,又有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这烤烟想种不好都难。”曹明维说,他打算种10亩烤烟,加上补助,平均每亩有3000多元的收入,明年仅烤烟一项就能抵今年一家人的收入。在户撒乡户早村,多数村民都已尝到发展烤烟产业的甜头,他们把种植烤烟亲切地称之为“烟新房”、“烟媳妇”。
育新人。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不让穷苦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必须在教育扶贫上发力,从改善办学条件入手。我们看到,户早、横路、关璋3个示范村的新校舍已经开建,户早小学里,几十米高的螺旋打桩机和3台挖掘机在夜以继日地作业。“以前分来的年轻老师都嫌环境差,没几天就拉着铺盖走了。学校重建的消息一传开,就有其他地方的教师主动申请来。”看着一天天变化的学校,九保乡横路小学的校长张之雄十分感慨。
如同南华哀牢山上散布的“彩虹水窖”让彝族群众解旱困,凤庆县冷凉山区群众被现代烟草农业带上了致富路,麻栗坡县大坪镇村民出行看病上学不再难一样,随着一项项脱贫攻坚工程的落地,阿昌人脱贫致富的梦想渐行渐近。
希 望 与现代农业发展同在
94%的山区、三分之二的耕地靠天吃饭,云南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全省70%的烟叶种植在山区和半山区,种植烟叶、发展农业的基础最需要加强。“无论是行业自身发展需要,还是为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创造条件,烟草都必须不遗余力为云南发展现代农业出大力、做实事。”这是云南烟草人的心声。
坚定的选择与农业的需求相交融、与农民的渴望相碰撞,产生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现代农业的蓬勃力量。2005年,以烟草行业投资为主,各级政府资金配套、农民投工投劳为辅的“基本烟田建设工程”席卷云岭山乡;2007年,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烟叶生产的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的“一基四化”全面推进;2008年,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云南烟草关注农村、关爱烟农、“反哺农业”的脚步一步紧跟一步。
随着烟水、烟田、烟路等农田设施的大规模、高强度建设,广大农民向往的田成方、管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化田园景象变成了现实;以育苗工厂、烘烤工厂、农机具、防雹设施等物资装备覆盖烟区,农民省心种烟、收入倍增的梦想已经成真。截至2015年,全省烟草行业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资金231.7亿元,建设烟水、烟路、苗棚、烟房、农机具、防雹设施等各类设施200.37万件,彩虹水窖100.8万口,受益农田达1500多万亩;投资110.4亿元,援建祥云青海湖等大型水源工程94件……一串串数字,记录的是真诚的付出和努力,托起的是农民群众满满当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牟定县新桥镇有家村,村民李国超摆弄着手里的微耕机高兴地说:“搞规模化连片种植后,村里的烟田都修了机耕路,建了泵站,搞起滴灌管网,以前一户顶多管六七亩烟田,现在管几十亩也轻松得很。今年,我家种烟赚了8万元。”
在隆阳区汉庄镇贾官社区,一直在外务工却挣不到什么钱的村民徐永康告诉我们,他家今年包种了20亩烤烟,从种植到交售各个环节都有专门服务,纯收入有3万多元,比外出务工划算多了。贾官村党总支书记包元林说:“搞现代烟草农业,贾官村1300亩烤烟平均亩产值达4700元。村民靠烟致富,房子越盖越高,家用电器越用越高档,小汽车越来越多。”
在祥云青海湖畔,沙龙镇沙龙社区党总支书记倪思清高兴地说,中国烟草云南祥云大型水源工程的实施,让沿湖周边的两镇、10村群众直接受益。过去大春生产时,村里的2780亩农田要从35公里外的水库放水,得找200人守水,仅请工钱就要花14万元。现在水就在家门口,村民种1亩地节约成本约300元。有40多年种烟经验的村民杨正武感受更深:“节约成本,种出的烟也好,1亩烟收入多了六七百元。”“有了青海湖的水,种植果蔬、搞旅游业,农民的致富路子越走越宽。”沙龙镇党委副书记张万松信心满满。
扎根红土高原,云南烟草与各族群众心手相牵,立下一座座丰碑;勇于担当责任,云南烟草奋发前行,用真情和实干,不断回应着云岭乡亲的期待。
记者 徐体义 王廷尧 张锐 崔仁璘 记者 杨峥 摄(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