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收缴4吨多不合格米线 138家不合格小作坊关闭

17.10.2014  10:47

经过首日(15日)整治,昆明米线进入“严打”期,无预包装、无标签标识的米线全面禁止进入超市、商场、餐饮服务单位、食堂以及标准化农贸市场。为确保此项规定得到落实,昨日,昆明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乡镇(街道)及村(居)委会都会出动执法人员对昆明市内米线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继续进行监督检查,不少无良商家继续顶风作案,4吨多不合格米线被收缴。

在篆新农贸市场内,记者发现了一家打着思茅牌子的店家在售卖用塑料袋包装的米线,虽然有包装,但包装袋上却没有生产许可证以及备案证号等米线“身份”信息。对此,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云海告诉记者,如果仅有包装这个也属于不合格产品,近期内昆明市米线正处于整治阶段,希望市民认清合格米线标识。

我们检查了200多个标准化农贸市场以及过渡和非法农贸市场,大部分不合格米线出自这些市场,餐饮服务单位则占少数,收缴了几百公斤不合格米线,目前这些米线已被销毁。”同时,张云海告诉记者,不合格138家米线小作坊一直处于关闭停产状态。“个别怀疑有生产的,经过我们调查发现只是商家退货。”张云海表示,目前对于商家暂不罚款,但之后再犯将进行严厉的行政处罚。

由于大部分不合格小作坊处于“关、转、并、停”状态,为了确保昆明市的米线供应,张云海副局长告诉记者,市食药监局采取了部分措施。“比如加大获证企业的生产量,同时建议增加小型运输工具,并配备人员进行物流配送,部分企业还与正规第三方物流商谈,进行委托配送。好几家米线生产企业近期还招了不少送货人员。

记者 欧阳小抒(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