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退的第三者" 云南高校试水治理"课堂手机族"

26.12.2014  17:19

本月18日,云南民族大学的两个社团组织开总结会,总结对象是在该校哲学与政治学院试点的“无手机课堂”活动。云南民族大学宣布,明年在全校试水推广该措施,治理手机对高校课堂的“冲击波”。

在云南高校中,像民族大学这样在课堂上管理学生手机的措施,可能是首开先河。

随着手机上网功能的实现和上网功能日渐丰富,大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已是一个普遍现象。云南学生们在课堂上用手机的比例有多高,对高校课堂教学秩序到底有哪些影响?民族大学的此次试点效果如何?连日来,本报记者探访了部分高校。

试点 两个班级百分百上交手机

云南民族大学此次以“告别低头族,课堂零流量”为主题的“无手机课堂”活动,是该校哲学与政治学院的社团组织自行发起的,时间从11月20日开始持续一个月。

活动大致是这样的:参与活动的9个班级的大学生们上课前,把各自的手机关机或调整成静音,统一放置在课堂的最前排,由各班级负责人做登记。每堂课由学校学生会、学生代表组成监督组听课监督,还要进行打分。下课时,授课教师为参与的班级量化打分。最后,对参与班级综合评比。

该学院思想政治专业学生小侯说,他们班是参与班级之一。参与这项活动时,同学们自觉把手机放到教室前排的课桌上,下课后再领走。搞这个活动时,课堂上没有学生玩手机,她感觉效果还可以。

12月23日,云南民族大学宣传部杨部长告诉记者,试点活动已经结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些班级做得非常好:“有两个班级的学生做到全部上交手机,一个班上交手机的学生达到90%。

杨部长认为,这个活动对学风建设有帮助,已经得到学校的支持,明年要在云南民族大学推广。但杨部长也坦承,明年全校推广时,仍然由学生社团组织来实施,只倡导而不采取强制措施。

老师 手机成“打不退的第三者

上课不带课本必带充电宝,每隔几分钟就刷刷微博、朋友圈……课堂上学生玩得开心,却忽略了老师的感受。上课时,为将学生从手机上拉回来,老师可是各出奇招,但效果不一。曾有老师感慨,手机成了“打不退的第三者”。

云南农业大学教师谷大海在该校学生处工作时,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研究。谷老师曾对云南农业大学的4个年级的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影响,做过专门的课题调查研究,并写出了研究文章。

谷老师得出的结论包括:“超过80%的同学认为自己有上课玩手机的习惯,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频率非常高。除了对课堂秩序产生一定冲击,还从深层次影响学生的思维意识与行为方式。例如,学生大多在网上交流,导致交流方式单一,同学间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逐渐减少。

谷老师当初做这个研究的目的,是为加强学风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寻找相关对策。如今谷老师重新回到三尺讲台,但他授课时观察一,大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并没有减少,上课玩手机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的比例较高。“作为站在课堂上的老师,上课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确实会影响授课的情绪。

事实上,学生课堂玩手机已成了一个“国际难题”。优酷上,有留学生实拍了一段很火的国外学生上课玩手机的视频,老师将收上来的手机用锤子直接砸烂了。

中国媒体曾经报道,美国马里兰州格雷斯克里斯汀学校校长Knode来访时说,该校规定第一次使用手机被发现,罚款105元(人民币),第二次罚款210元(人民币),另外在校做2小时清洁,第三次,校长就要见家长了。情节严重者,还可能被开除。

外媒也报道,哈佛大学老师也为此问题苦恼,有老师没收学生手机,又被学生告以“侵犯人权”,无奈只得归还。

学生 觉得“课程枯燥”而玩手机

小侯是云南民族大学大二学生,她边走边接受记者采访,手里握着一部白色的智能手机。

小侯说,他们班上有22个学生,每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她承认,自己也在课堂上玩过手机。据小侯观察,同学们玩手机的情况主要出现在选修课和公共课的课堂上。选修课或公共课课堂都是大课,少则六七十人,多则一两百人,这种课堂上玩手机的学生占一半以上。

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语言学院大三学生小李的班级没有参与“无手机课堂”这项活动。据他观察,在选修课或者公共课课堂上,那些低着头聚精会神或戴着耳塞的学生都是在玩手机。玩手机的学生座位基本在教室靠后的位置。有时一堂课上玩手机的达60%以上,一节课40到45分钟,有些同学玩手机长达20分钟到半小时。“玩手机的人多时,要求严格的老师会提醒,要求不严格的老师也不怎么说,因为说了也不管用。”小李说。

小侯说,她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主要是看时间,“看还有多久才下课。对上课特别拖沓的老师,我一节课上要看好几次时间。”而小李说:“不上专业课,我们没兴趣。不想听这种课,听起来晦涩难懂,坐在课堂上又无聊,我们才玩手机打发时间。如果不玩,那我们可能要在课堂上睡觉。这些课不是专业课,耽误了也不怕,考试前花一点工夫背背课本和笔记,考试就通过了。

对策

高校怎么对付 课堂手机族”?

面对屡禁不止的课堂玩手机现象,众多高校头疼不已。因为课堂上玩手机被没收,在江西抚州曾发生过高三学生杀害老师的惨剧。为了刹住课堂玩手机风气,国内高校也是各出奇招,对付课堂的“手机族”。

屏蔽法: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高价购置了一台手机信号屏蔽器。对此,有学生和网友提出质疑:“万一遇上紧急情况,电话都打不出去,会不会太危险?

连坐”法: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认为造成课堂上玩手机盛行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任课老师的“熟视无睹”。如果发现课堂上有学生在玩手机,老师又置之不理,学院将根据玩手机的人数多少,按照教学事故来对任课老师进行处罚。

没收法: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3月6日出台《关于上课期间手机管理的规定》,学生上课时玩手机,将被没收一个月。

扣分法:去年年底,武昌理工学院规定,学生在课堂中使用手机,发现一次扣除1分平时成绩,直至扣完平时成绩为止。

点赞”积分法: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使用“无手机课堂”点赞本进行积分,若上课过程中,全班无同学使用手机,即可在课后请任课老师签名确认,完胜一堂课得1分。

挑战”法:前不久,西南财经大学发起21天课堂不玩手机的“蓝手环行动”。挑战规则是左手佩戴蓝手环,在21天内上课不玩手机,如违反规则,就立即将蓝手环换至右手。以此类推,直到手环固定在一只手上戴满21天,才算挑战成功。“蓝手环行动”第一天就吸引了620余人参与。挑战行动开展后,学生们纷纷在朋友圈里表决心:“21天不玩手机,我要做学霸”、“有了蓝手环,学习线性代数都不怕”……

神器”助力法:日前,重庆邮电大学的学生团队研发出一款名为“课堂管理系统”的手机应用软件,防止课堂代签和玩手机。该软件分为老师客户端和学生客户端,上课时老师只要启动窗口,点开课堂签到后,学生就能看到一组验证码,然后学生们在自己的手机客户端输入该组验证码签到。验证码每10秒更换一次,学生根本来不及将验证码传给没上课的同学签到。更厉害的是,当学生输入验证码签到后,网络会被自动屏蔽,90分钟后才会自动开启,以防止学生上课玩手机。(都市时报记者 杨旭)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