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娘家”送帮助 苗寨妇女笑开颜 ——河口县妇联扶持边境苗族留守妇女创业

03.02.2015  12:31

    “有了妇联的扶持,我们在家里就能挣到钱,有了这份事做,我们的家庭收入会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有盼头了,妇联真是我们贴心的娘家人。”说到县妇联扶持自己村里留守妇女搞苗族服饰缝制的事,河口县桥头乡下湾子村翻山小组的妇女小组长杨开仙总是止不住内心的激动,对县妇联的帮助感激不已。 


      地处中越边境线上的河口县桥头乡下湾子村翻山小组,  距桥头乡政府所在地24公里,是一个典型的苗族聚居村寨,共有34户146人。由于山高坡陡,人多地少,加之交通不便,仅靠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收入的翻山小组村民一直徘徊在温饱线上,生活过得较为清贫艰苦。为改变生活贫困状况,翻山小组的男人大部分都外出务工,只有妇女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下湾子村委会所辖的12个村小组有7个是苗族聚居的村组,加之翻山小组附近的边境线上的很多越南村寨都是苗族聚居。因此,为了补贴家用,翻山小组的苗族留守妇女农闲时都会缝织一些苗族服饰到附近老卡口岸的集市上去卖。由于翻山小组妇女缝织的苗族服饰在材料、花样、颜色、纹路、做工等都较为细致和突出,所缝织的服饰不仅下湾子村当地苗族妇女喜欢,并且也很受越南苗族妇女的青睐,销售情况一直很好。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次深入基层调研过程中,河口县妇联了解到了翻山小组留守妇女利用农闲缝织苗族服饰到附近集市上销售补贴家用的情况,以及该村留守妇女希望得到政府扶持、扩大和改变这种家庭个体手工作坊式生产苗族服饰的意愿。翻山小组留守苗族妇女有这想的想法和意愿,为了不打击其积极性,河口县妇联决定帮助翻山小组留守妇女实现她们的意愿,积极扶持她们在家里创业。随后,河口县妇联主席孙丽萍多次深入到翻山小组,了解该小组留守妇女家庭缝织苗族服饰情况,并与留守妇女们分析市场行情、评估制作成本、预算增长收入、谋划扩大生产的方式与模式等。通过多次与翻山小组留守苗族妇女的沟通和谋划,并对当地的口岸集市进行实地考察后,河口县妇联决定把开展缝织苗族服饰的翻山小组留守妇女集中起来,以成立合作社的方式扩大苗族服饰的制作与销售。为了扶持翻山小组留守妇女在制作和生产苗族服饰方面的创业,河口县妇联无偿向翻山小组留守苗族妇女苗族服饰制作合作社提供价值15000元的4台缝纫机、1台锁边机以及熨烫斗、烫衣板等设备和200米布料。2014年7月9日,河口县妇联把这些扶持的设备亲自送到了翻山小组。同时,河口县妇联还积极协助该小组向有关部门就注册成立下湾子村翻山小组苗族服装缝制合作社进行了申请。


      近日,翻山小组苗族留守妇女服装缝制合作社向河口县妇联传来了好消息,通过近半年的运行,该合作社用县妇联扶持的缝纫机等设备及200米布料制作的衣服已全部出售,扣出成本,已获得利润12000元。看到在家里就能挣到钱,这让翻山小组的苗族留守妇女欣喜不已。现在,该小组一些已回家过年的留守妇女的丈夫看到妻子在家做衣服能挣钱,并且比他们外出打工还挣得多时也表示,今后他们不打算外出打工了,而是留在家里种好田地做好家务活,让妻子好好在合作社缝制衣服赚大钱。
      下湾子村翻山小组苗族服装缝制合作社的初步成功,不仅翻山小组苗族妇女高兴,她们的丈夫高兴,下湾子村委会的干部也高兴。村党总支书记邹朝福就高兴地对县妇联主席孙丽萍说:“县妇联扶持翻山小组留守妇女成立这个苗族服装缝制合作社真是好啊,有了这个合作社,现在好多妇女都加入到这个队伍里来了,制作衣服卖了有收入,这些妇女的家庭生活改善了,有了钱小孩也能专心读书了,外出打工的丈夫也回来了,家庭也和谐了,真是解决了农村存在的好多问题!”河口县妇联主席孙丽也非常高兴,她表示,为扩大翻山小组苗族服装缝制合作社的生产规模,形成团体经营,规模化、组织化地发展,县妇联将继续协助该小组妇女完善和健全合作社的组织机构,并开展与苗族服饰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培训、市场信息服务等。同时也将加大扶持力度,准备再追加帮助提供电动缝纫机4台、锁边机1台以及熨烫斗、烫衣板等设备,并积极向上级部门及领导汇报,争取更大的资金和物资支持,为翻山小组留守苗族妇女创业发展尽心竭力,为桥头乡广大苗族妇女致富奔小康给予妇联作为妇女“娘家人”的最大关心和帮助。

                                                                                                                                              (红河州妇联供稿  省妇联办公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