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穷业 破穷障 断穷根——龙陵县生态产业扶贫走出双赢之路

14.10.2016  20:17

   近年来,龙陵县围绕自身资源优势,坚持以特色产业为引领,以生态为基础,做大做强生态产业脱贫大文章,走出了一条绿色增长与农民增收的双赢之路。
产业扶贫“换穷业
  金秋十月,走进碧寨乡天宁村杨从彩的野生石斛园里,正在清理石斛枯叶的杨从彩一脸灿烂地告诉记者:“再有两个月石斛就可以采收了,生态野生石斛不愁卖,石斛还挂在树上就被客商订购了,每市斤产地交货价100元至120元,我这30多亩树林上放养的石斛收入有40多万元哩。”几年前,杨从彩是个打工仔,和村里的10多个青壮年村民常年在瑞丽、芒市打工,挣几文汗水钱补贴家用。2012年,杨从彩抓住县里扶持石斛生态活树种植的机遇,返乡创业,筹资30多万元在活树上放养石斛30多亩。目前,已发展到120余亩,在林下种植中药村70余亩,注册成立了龙陵县林间野生石斛种植基地和云彩石斛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68户,带动367户村民在活树上放养石斛2600余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3户、返乡创业的村民74人,石斛种植户每户有了一本“绿色存折”。
  “现在的日子有盼头了,在家门口能挣到钱,很多年轻人陆续回来了。”天宁村村民罗东华谈起生活变化时,脸上一直挂着笑容。这样的笑容在龙陵县广大农村很多村民的脸上都能看到。和村里的大多数人一样,之前的罗东华靠几亩薄田瘦地盘吃穿,日子过得刮苦。“当时太穷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寨子里全是老人和孩子。”罗东华回忆。5年前,罗东华利用外出打工的收入在20余亩活树上放养石斛,当年收入2万余元,第二年翻番达4万多元,今年可望实现8万元收入。
  近年来,龙陵县全力实施生态绿色产业扶贫工程,鼓励农民和县内外开发商以农商联营、农户之间联营、农民以土地或劳务入股等方式,吸纳社会资本参与退耕还林和“四荒”开发。全县流转土(林)地10多万亩,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户)100多户,带动农民种植核桃54万亩、茶叶10万亩、咖啡2万亩、褚橙3600亩、坚果2.6万亩、糯橄榄2万亩、中药材3万余亩、石斛600万平方米。好生态成为聚宝盆,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合力攻坚“破穷障
  “我们脱贫致富的路子就在青山绿水里。全县1.5万亩石斛、54万亩核桃、10万亩茶园,已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龙陵县副县长蒋文超说,“我们不光对农民进行石斛种植加工技能培训,还利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互联网+’统一收购加工产品、统一开拓市场。通过网上销售石斛枫斗,斛农收入大幅度提高。我们将继续把石斛、核桃、茶叶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产业,做大做强,助力农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2010年伊始,该县共整合扶贫、人社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资金1500万元,依托石斛产业,采取“农民‘点菜’、政府买单、职能部门‘下厨’、技能中介带动”的方式,对农民进行石斛枫斗加工技术培训,共举办培训班360余场次,培训农民2万余人次,带动3.5万余农民加工石斛枫斗,每年实现石斛枫斗加工收入2亿余元。
  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为了在致富路上不落下一户群众,龙陵县党政一班人和全县党员干部不遗余力,倾情帮助群众脱贫。省、市、县8346名干部职工与13556户贫困户结为帮扶对子,120个单位挂包120个村、社区,县内70户企业和26个专业合作社定点帮扶60个村、社区,向36个贫困村(3个民族村)派出了36支驻村工作队,任命了第一书记,成立了脱贫互助组1000多个,组建了扶贫智囊团,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创业培训,建成“两烟”、核桃、茶叶、石斛、甘蔗、中药材、黄山羊等8个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形成了“基地带动型”“人才助推型”“能人引领型”等产业扶贫模式。
  种植加工业的发展,吸引了不少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返乡创业。龙山镇尹兆场村617户村民有584户加工石斛枫斗,年创产值2000多万元,吸引了200多名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返乡创业。村民黄素美夫妻多年在瑞丽市打工,2013年初,夫妻俩返乡后从事石斛枫斗加工,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黄素美坦言:石斛枫斗加工很适合妇女干,劳动强度不大,只要一个火盆一把篾筛,在灶台前火塘边都可以加工,而且是来料加工,每市斤加工费80元至100元,交货付款很把稳,每人每天能加工1市斤多,不出家门就把钱赚了。
生态移民“断穷根
  “现在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住的是砖木结构的房屋,走的是水泥路,喝的是自来水,健身娱乐有文体活动场,种了水稻和烤烟,有粮吃有钱花了。在老家每到雨季都担心山体滑坡冲毁住房,成天提心吊胆觉都睡不安稳。”平达乡大秧田移民新村移民李相辉告诉记者。总投资1032万元的大秧田“生态移民”项目,将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两个自然村115户608人整体搬迁到生产条件较好的大秧田定居定耕。
  龙陵县把“生态移民”与县域经济发展、鼓励农民进城、保障性住房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6项工程相结合,“十二五”以来,全县共投入扶贫易地开发搬迁项目资金5293.94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补助101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1988.8万元,信贷资金126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合资金及自筹2259.14万元,在10个村、社区中的13个自然村实施了易地搬迁扶贫工程,转移安置446户1780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共涉及10个乡镇、120个村和社区,95个安置点,7437户30452人,其中立卡贫困户6356户25853人,总投资238358.05万元。今年实施的“三年行动计划”共涉及60个安置点,与农发行签订了100亿元的金融扶持重点县合作协议,争取到易地扶贫搬迁专项优惠贷款8亿元(到户5亿元),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总投资1243万元的木城乡马鹿塘移民新村,是把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受地质灾害威胁、距公路和集市较远的马鹿塘43户傈僳族农民搬迁到龙木公路旁定居定耕,按照傈僳族民俗村融入怒江生态康体旅游经济圈的定位,由政府统规统建。每户占地面积170平方米、一户一院,房屋为砖木结构凸显傈僳族民居特色;兴建占地1200平方米的民族文化广场、傈僳族非遗文化展室、民族文化墙、陀螺竞技场、固定刀杆、水景景观池、绿化小品等。公共设施已经竣工投入使用,移民已建起了一正一厢砖木结构的宅院,正在装修房屋,实现了水、电、路三通,修建了卫生厨、厕、圈和沼气池,实现了人畜分离;每户移民都在房前屋后和荒山闲地上种植了林果、中药材、粮食和烤烟,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走上了移得来、稳得住、有粮吃、有钱挣、能致富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