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新村村民乐

23.01.2015  12:07

 
  隆冬时节,走进龙陵县平达乡乐平移民新村,缕缕清风扑面,一幢幢砖木结构的民居组成滇西农村传统的一正两厢带照壁的宅院,排列横竖有序;4条6米宽水泥浇筑的村道纵横寨区,像个棋盘;文体活动场上文化室、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数十村民有的在打球,有的排练春节文艺节目,脸上荡漾着幸福与惬意。

  乐平寨的54户傈僳族村民是上世纪末从平达乡高寒山区迁入,搬迁到坝区17年,移民已经实现了耕有地、居有房。近几年来,乐平寨大力发展烤烟产业,鼓起了农民的钱包。

  说起富民政策给傈僳族群众带来的实惠,村民余凤秀感慨地说:“过去吃的是玉米面馃,住的是茅草房,喝的是牛滚塘水,走的是泥土路;现在吃的是白米饭,住的是大瓦房,喝的是自来水,走的是水泥路;家里的电器多了,走亲戚的路近了,顿顿饭油荤不断,吃饭的碗都变小了,农闲还可以到寨文体广场找乐子,乐平寨真快乐,好日子刚开始呢!

  村民小组长余云林介绍:“党的十八大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很高,劳作意识明显增强,出现了白天忙劳动,晚上学科技,‘少喝一斤酒、多买一斤肥’、‘少在墙角蹲、多在田间干’、‘门前少空一片地、庭院多种一棚瓜’的新气象。村民把收入的相当部分用于提高生活质量和扩大再生产,全寨54户村民都完成了“一池三改”实现了人畜分离,有机动车114辆、农业机械79台,现在是种田用机械,出行有摩托,通讯联络有手机,修建了农民文化大院,组建了一支30多人的业余文体活动队,坚持常年开展打歌、打陀螺、射弩等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村民余林苍和妻子正在院场里腌制牛干巴,他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这几年政策扶持、科技服务到位,烟价得劲,种烟有奔头。去年我家种了9亩烤烟,收入3万多元,今年要扩种到13亩,争取创收4万元。”谈起新生活,小余的妻子高兴地说:“在老家生产条件差,有力无处使,辛苦一年粮食不够吃,搬迁到平达坝,分了好田地,只要勤耕苦作,不愁过不上好日子。

  通讯员 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