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云南》奏响山林幽籁

01.11.2016  00:01

      在铿锵有力的鼓声和优雅的舞姿中,竹嘣、竹沙锤、竹笛、小三弦、竹排琴、竹管琴等40多种竹乐器交响成天籁之音,惊艳四方。近日,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云南省文艺精品创作专项扶持资金资助项目——大型跨界融合作品《秘境云南》在玉溪聂耳大剧院正式上演。

        在云南众多的少数民族中,千百年来,广泛流传着种类繁多、形制各异、构造独特且各具不同性能、各有鲜明特色的大量民间乐器,其中80%以上为竹制乐器。《秘境云南》立足于云南民族竹制乐器,以云南独有的特色民族民间打击乐为主,创新性地将云南独一无二的民族民间器乐演奏及原生态民族歌舞融合为一体,通过《林子》《寨子》《街子》《日子》四个篇章展现云南少数民族血脉中流淌的文化记忆和世代传承的艺术基因。

        反复打磨

        串联民族生活乐与暖

        演出在美妙的小调、丰富的鼓点打击、欢快的竹乐声中拉开序幕,演员手中的“竹管琴”“竹芦丝”等各式竹乐器发出时而柔美、时而铿锵有力的声音,配上生动幽默的本地方言读白,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竹林、寨子之中,一幅幅生活场景展现出云南各民族人民生活的点滴变迁。

        《秘境云南》项目设想最早提出于2012年,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筹备,2015年1月正式启动实施。凭借深厚的竹文化背景、丰富多彩的民族器乐、独特的艺术视觉、生态的美学品质,《秘境云南》在当前云南元素舞剧当道的文艺题材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

        “这个作品是一遍遍打磨出来的,这是重新认识和感受云南民族文化,重新真正学习民族文化,接地气用心发展创作的过程。”总导演王佳敏感慨精品是需要一次次反复打磨的,更坦言这是一次挑战性最大最艰难的尝试,也曾经多次想放弃。

        作曲岳少鹏介绍,由于竹乐演奏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在此次的作品创作中,通过对现代编曲手法的运用,与最原生态的竹乐大胆结合,做出了交响竹乐的巨大突破。立足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在坚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现代音乐的特性和元素,与竹制弹拨乐、吹管乐、拉弦乐、打击乐等民族民间乐器的发声进行交融互补,在传统与现代音乐思维的碰撞中,形成最具云南民族音乐基因又有现代音乐节奏动感和韵律的独特风格。

        在器乐和歌舞语言的创新设计上,两者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演出中大部分竹乐器均是演出团队在不断继承发扬传统民族器乐精髓和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创新研发出来的新型乐器。而作为辅助铺垫的歌舞元素,取材于云南民族民间的山歌、小调以及广泛流传的传统舞蹈形式,通过诗意化的叙事和巧妙设计,让两者共同打上了云南竹乐的文化印记。

        潜心研究

        传承民族竹乐魂与根

        这部由玉溪市文化管理服务中心创作开发,聂耳竹乐团和玉溪师范学院师生共同参与创作出演的作品,所有演员均来自玉溪本土。其核心演员聂耳竹乐团自2005年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云南少数民族竹制乐器的改良、研发和制作,民族民间特色音乐的收集、整理和再创作,以及民族竹乐文化的传播、交流和推广。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创作完成了这台以集中展示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特色器乐为主的艺术作品。

        聂耳竹乐团自亮相以来,就以“新、土、特、奇”赢得了观众的喝彩。他们从老音乐人的竹乐敲打声中得到共鸣,从农妇手中的竹刷打击声中产生联想,从人们嘴边的烟袋迸发奇思妙想……管琴、巴芦笛、竹芦丝、无眼笛、烟袋笛、哼葫、竹排鼓、竹排琴、竹筒鼓、竹嘣、芦管等十余种乐器,几乎涵盖了高、中、低音区,加以吹、拍、敲、摇、弹、刮等丰富的演奏手法,悠扬的竹乐总能将观众带入少数民族人民的劳动场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中,让人感叹自然的美妙,反映民族民间的独特文化。

        十年磨一剑。《秘境云南》把竹乐与玉溪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把聂耳精神与时代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完美结合,根植于玉溪多元、厚重、包容、开放的区域文化特色,在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