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产业 创新驱动发展 昆明科创事业迸发澎湃动力

26.12.2022  09:41

来源: 昆明日报   

12月9日,昆明市“当好排头兵”大竞赛活动第四季度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内容显示,“创新发展和改革开放竞赛”工作的三项季度指标超目标完成。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新认定数量达991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90%;技术合同成交额截至11月底实现70.5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2.05%;1—10月,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751.6亿元人民币,增速37.7%,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98.4%。

谋科技就是谋未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2022年,昆明创新领域大事不断。

5月5日至7日,市科技局开展“省市一体化重大项目”调研工作,走进20余家企业,掌握全市生物医药、高原特色农业等重点产业发展历程及科技成果转化效果;9月2日,2022年度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协作会议在昆召开,金砖国家代表齐聚,共商国际科技合作事宜;11月12日,“智聚春城”高层次科技人才授牌签约仪式暨院士企业家论坛举办,业内专家为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抓住创新“牛鼻子”,这一年,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显著、平台搭建更加完善、科技朋友圈越扩越大、项目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市科创工作激流勇进,迸发澎湃动力。

精准科技服务打通研发堵点

昆明鼎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真空蒸馏冶金技术为核心专业,从事有色金属和新材料制取工艺及设备产业化研究和推广的研发型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该公司仅在新材料及铟再生回收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就超过5800万元,新项目实施中的资金来源成为一大难题。面对企业困难,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主动上门服务,鼓励该公司申报省市一体化项目,积极申请补助,解决资金难题。这一提议打开了企业视野,给了企业更足的创新动力。

差距怎么看、发展怎么办、工作怎么干”是今年全市面临的三道考题。对此,市科技局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查找差距和不足。“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启动后,相关负责人对100余家重点企业广泛开展大调研,精准了解企业需求。

一方面解决难题,另一方面深入解析政策。今年6月17日,“政策直通车、服务零距离”昆明市科技服务团活动正式启动,打通科技政策和服务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针对企业不能吃透科技扶持政策、申报高企意愿积极性不高、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归集方法不规范、科技服务业发展规模偏小、技术合同登记力度不够等问题,服务团组成科技政策法规宣贯、高企服务、“R&D”服务等小分队,进县区、进企业、进园区。

在调研中冶地质西南有限公司时,“R&D”服务小分队与企业就承担的研发项目及校企合作关键技术攻关展开深入交流;在调研云南远足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和云南朗恒科技有限公司时,面对企业反映的研发中缺乏机械类专家技术指导问题,科技服务业小分队现场牵线,第一时间联系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帮助企业发展装上“大脑”。“像这样的服务案例还有很多,在小分队的帮助下,企业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为下一步创新和成果研发指明方向、留足空间。”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5个科技服务小分队已开展活动50余期,覆盖全市各县(市)区,惠及企业836家。

项目是创新实施的着力点。今年以来,市科技局抓住项目主线,不断完善项目组织和论证评审工作方案,立项、管理、验收、绩效评价监督等各方面工作更加科学合理。通过建立省市沟通协调机制、完善市级部门横向联动机制、构建省市一体化项目备选库,“省市一体化协同创新”项目加速推进。同时,加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支持力度。按照“常年受理、成熟一批、支持一批”的原则,发布省市一体化重大项目榜单和科技项目申报指南,完成12个省市一体化重大科技项目立项,省市财政科技经费共配套支持18700万元,新争取省级资金支持9350万元,为历年最好成绩。

在系列有力措施下,科技助力产业发展更加精准。朱有勇、郝小江、王福生、张文宏等一批国内权威院士专家担任生物医药大健康科技创新中心、高原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等6大科技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为科创中心建设问诊把脉。在揭榜挂帅工作方式的推动下,三七标准化产业化示范项目、新型绿色农药试验示范项目等一批创新中心重大项目顺利进行。

完善培育体系活跃主体氛围

今年,在省、市先后组织的3次高企评审中,昆明市高企在全省的占比、净增量、增幅等都创下历史新高。“创新发展和改革开放竞赛”年度指标数据显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净增数有望达到361家。

企业是实施创新的主力军。近年来,昆明市不断完善创新主体培育体系,出台《昆明市创新主体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等,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入库培育企业—规下高新技术企业—‘四上’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的梯次培育机制,构建涵盖3000多家企业的昆明市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库。此外,践行一线工作法,市县区联动街道、园区、双创平台上门开展高企挖掘、培育、辅导工作,并采用集中培训、专家辅导、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式加快高企培育进度。

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成效立竿见影。今年,全市评审并向省高企认定办推荐高企732家,高企数量有望达到1788家,较上一年增长25.29%,总量居全省第一。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991家,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备案发证578家。目前,昆明19个县(市)区、滇中新区、开发(度假)区已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全覆盖,高新技术企业在利用技术获取营业收入、高新技术产品收入、上缴收入等产出和盈利方面能力逐步增强,上缴税收保持在每年90亿元以上。

重视企业培育,更重视人才发展。为了留住人才,昆明市精准引智,人才聚集效应逐渐凸显、服务机制不断优化、国际科技人才工作有序平稳。在第六届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智聚春城”昆明专场系列活动中,张亚平、苏国辉、朱日祥等9位院士和30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齐聚,为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此次大会共引进优质项目20个;签署重大科技项目协议50项,预计项目总投入金额3.9亿元,将带动依托单位、联合单位经费投入8.07亿元。

在浓厚的创新氛围中,人才活跃度越来越高。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治业多年来聚焦天然活性多肽功能与疾病发病研究,发现多种具有药用价值的天然活性多肽,力争把多肽药物推向临床;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杨谨先后从事红花等特色经济作物的研究工作,参与育成审定、登记和鉴评新品种近20个。在项目申报中,第三批“春城计划”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实现院士申报“零的突破”,吸引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院士领衔申报春城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柔性引进李兰娟、郑树森两位知名院士。“春城计划”高层次科技人才专项立项10个,最高单个项目支持3000万元,5年累计支持1.69亿元,带动依托、联合单位投入1.83亿元,通过项目实施预计产生经济效益77.5亿元。

聚焦成果转化构建新兴格局

昆明埃舍尔科技有限公司搭建的数字农业全产业链平台围绕云南高原特色产业领域,以花卉、中药材、肉牛产业等为切入点,构建了智能化系统,实现降本增效,提高农业效率;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开发了中国首个功效护肤品薇诺娜,打破我国功效性护肤品市场长期被欧美产品垄断的局面;云内动力以DEV品牌系列为主打产品的四缸发动机,连续5年摘得全国产销冠军,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超大直径弹性滑板支座施工方法并取得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超大直径低摩擦弹性滑板支座施工工艺的空白。由此可见,企业创新成果的每一次转化应用,都是推动产业领域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加强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昆明确实下了很多功夫。在企业端,开展企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技术攻关难题为核心,对接高校、科研院所,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在研发端,在昆高校、科研院所和中介服务机构纷纷布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机构。在县域端,县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网络布局不断扩大。在政策端,出台多类文件政策打破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从源头增加可转化的科技成果。

十三五”以来,全市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从2016年的82.38亿元增至2021年的128.23亿元,年均增速9.25%。2021年,较上一年增加7.37亿元,增长6.1%。截至目前,全市培育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6家、云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5家、昆明市重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服务机构27个;部署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站4个,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化、规范化服务;全市14个县(市)区实现省级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全覆盖;推进省市共建云南(昆明)技术市场,一核两翼的构建格局正在推进。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还体现在技术合同成交额不断增加和科技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两个方面。截至今年11月30日,昆明市共登记技术合同4425项,合同成交额70.59亿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登记技术合同增加2063项,同比增长87.34%,合同成交额增加38.98亿元,同比增长123.32%,居全省第一。此外,市科技局负责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在库企业34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负责的30家规下企业和34家规上企业工资总额平均增速13.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的相关要求,昆明市正从科技资源整合、全域协同创新;科技体制改革、政策落细落实;科技效能提高、综合实力攀升等方向发力,下好“先手棋”,用科技创新赋能经济产业发展,迸发城市新兴活力。(昆明日报 记者张怡)

短评

抓住创新“牛鼻子

张怡

日前,市科技局用一系列数据展示了1年来全市科创事业的成果。在市科技局参与“当好排头兵”大竞赛活动的5项指标中,高新技术企业净增数、技术合同成交额、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数、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4个指标均居全省第一。

人才效应不够显现,创新起步相对较晚……面对制约科技创新的系列因素,近年来,昆明迎难而上、找准优势,立足本土资源优势打开了缺口,并立下了建设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尤其是今年以来,市科技局坚持问题导向,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创新工作打开了新局面。院士专家纷纷来昆兴业、企业研发成果相继得到应用、协同创新机制不断完善,这些变化在全市营造出浓厚的科创氛围。

昆明的工作成果可圈可点,但放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对比后不难发现,无论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还是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昆明与发达城市相比仍有差距。长期以来形成的局面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科创事业的发展也并不是完成某一个指标和工作就能实现,需要树立全盘思维。

科创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今天的进步,和自己比,更要和别人比。今年9月,《昆明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印发,明确了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主要任务,释放了一个良好的信号。有了详细的“作战图”,期待未来几年,昆明的科创事业越干越好,在“十四五”末期完成全新蜕变,呈现崭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