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帮扶兴木令 有情有力助脱贫

09.04.2018  12:12

2018年3月29日、30日,由科技日报、云南日报、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网、新华网等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对省科技厅扶贫点—富宁县木央镇木令村扶贫成效进行了采访。

2015年,省科技厅派遣驻村工作队到木令村,通过民族特色钢结构抗震安居房成果转化示范、太阳能光伏取水成果转化示范、科技扶贫示范村通村道路建设、新能源科技成果转化示范、贫困山区肉牛养殖成果转化示范、富宁县木央镇木令村集市规划设计科技示范、胡蜂养殖成果转化、石漠化地区经济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等一系列科技项目的支撑,让木令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路通了、水来了、产业发展了、档卡户少了、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2015年科技厅挂钩木令村帮扶贫困户有95户,2016年底剩余17户,经过2017年重新调整,现有12户(含重新调整的9户)。采取“脱贫不脱钩”方式,对未脱贫的加大帮扶,分别对待,对已脱贫的继续加大产业扶持,防止返贫。

采访团到日升种养殖合作社肉牛养殖场了解木令村肉牛产业发展情况

肉牛养殖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创新了养殖模式,建立 “富宁县木央镇日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肉牛养殖成果转化示范项目为95户贫困户提供价值1万元的能繁母牛1头,有条件愿意自养的农户在家中自养,没有条件或不愿意自养的农户投入合作社养殖发展分红。项目实施后,72户农户自养,23户投入合作社养殖。实施过程中,省科技厅多次邀请云南农业大学、省草地动物所的专家到村委会为村民进行接种、饲料配置等肉牛养殖技术培训,县农科局为村委会提供了2头高质量种牛,并提供为养殖中的防病防疫保障,肉牛养殖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木令村党总支书记、养牛合作社带头人张誉晶介绍:日升种养殖合作社现已完成了修路、引水、种草、牛舍等建设等情况,现有母牛、小牛和种公牛共168头,已卖64头,收入33万元。合作社现已对23户进行了2次年度分红(每户每年获1000元),并且种牛所产小牛每头可卖约4000元。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推进了木令村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村里一定的经济发展,每当地里喂牛的草需要收割时,合作社都会雇用村里的村民,增加他们的收入,为当地村民脱贫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加大产业发展,合作社下一步将会引进新的牛种和草种。

采访团到小木恩河取水点了解木令村安全饮水工程情况

水资源的匮乏一直是影响木令村生产生活的大问题,省科技厅实施的太阳能光伏提水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彻底解决了木令村群众的生活用水问题,省科技厅驻木令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向勇介绍说,项目自2016年开始建设光伏取水系统,利用光伏发电从小木恩河取水,日抽水量200立方米/天,抽取的河水通过中位水池、高位水池,输水距离3500米,并设有太阳能紫外杀菌消毒系统,现供水系统已基本履盖大部分木令村群众,为木令村委会3400多人的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悉,科技厅还将不断完善光伏取水项目建设,让木令村的饮水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采访团实地查看富宁县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基地

省科技厅驻村扶贫工作队与县农科技局对石漠化经济作物种植开展多次调研,支持县成果转化中心在木令村实施石漠化地区经济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项目,探索富宁县石漠化地区经济作物产业发展,与木令村委会共同打造集体经济,开拓种植业扶贫发展新思路。项目主要推广苦参、香椿、小米辣三个品种的种植示范,结合木令村的具体情况,准备在木令村实施香椿和苦参育苗基地建设。现已完成了30亩土地流转、苦参种子购置及标准化大棚建设、种植,所产出的苦参种苗将由富宁县成果转化中心与木令村委会共同成立合作社,改造500亩石漠化荒山,助木令村发展集体经济。

项目经理冯玉龙介绍,目前已建成大棚5亩,正在进行苦参催芽,苦参发芽后将在大棚里育苗,之后将移栽到山上种植。

采访团到胡蜂养殖基地了解情况

为创新木令村绿色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当地林业资源优势,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省科技厅驻村扶贫工作队通过实地调研,扶持小木恩村小组、对门村小组部分贫困户带头人开展林下饲养胡蜂示范,探索产业帮扶新模式,形成特色生态环保产业,带动其他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木令村委会副主任、胡蜂养殖带头人杨友贵介绍,木令村在产业发展方面缺乏经验和技术,2017年10月下旬在科技厅的帮助下,他参加了胡蜂养殖技术培训,回来开始进行胡蜂养殖,现正在不断完善养殖技术,希望把自己所学用于实践,带动村里人一起脱贫致富。

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所:成果铺就干热河谷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路
2011年至201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以下简称热区所)向社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运用面积累计达217.5万亩,增产农产品78万吨,新增社会经济产值11.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