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3年安排扶贫资金近5000万元

27.07.2020  09:13

撒坝猪肉有了自主品牌、白芸豆新品种引进带动当地种植……这是在科技助力下几个贫困村的产业现状。近3年来,市科技局结合禄劝县、寻甸县、东川区3个贫困地区的特色优势开展扶贫项目。通过给技术、给资金、给人才,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共投入985万元重点培育支持特色产业,投入近3000万元开展绿色光亮工程。针对贫困县区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制定系列政策措施,统筹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向脱贫攻坚工作倾斜,树立起了区域农产品特色品牌。

精准施策建立特色产业体系

2015年,根据昆明市第二批挂钩包村扶贫及“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要求,市科技局认真分析前几年扶贫帮扶工作的经验及不足,开始布局今后扶贫工作。

市科技局一方面深入挂钩乡(村),走访当地乡村干部及村民,掌握实际情况,结合科技工作职能制定工作方案。另一方面,深入调研,邀请云南农业大学及省农科院专家深入包村扶贫点马鹿塘乡普德村、乌东得镇阿巧村和达作卧村探讨扶贫工作可行方法。了解村民农业生产及贫困村民现状后,研究开展农业科技扶贫计划项目,精准施策。根据当地特色,当年即安排核桃林下中草药种植、光伏取水、绿色光亮、马铃薯新品种改良等科技计划项目,为当地脱贫找准了方向。

此后几年里,市科技局采取“专家—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引进省内知名专家教授对农户进行指导,由企业负责具体项目实施,以农村专业合作社为桥梁,精准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在市科技局帮扶下,几个村子发展起特色产业,构建了撒坝猪、山羊、土鸡、中药材(附子)等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培育生猪养殖合作社8个、土鸡养殖合作社5个、山羊养殖合作社1个、中药材种植合作社1个、青花椒种植合作社1个,帮助村民人均增收3978元。其中,白芸豆新品种的引进和试验示范项目引进市场空间大、适宜面广、种植效益高的新品种大白芸豆,并建设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大白芸豆规模化种植技术研发,在禄劝县带动农户种植大白芸豆2000亩。寻甸苗鸡提纯扩繁配套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依托寻甸岚亚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寻甸苗鸡产业的品种提纯与扩繁、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为切入点,带动202户建档立卡户养殖苗鸡。

农产品上行打破销售难题

随着种植、养殖渐成规模,如何让产品走出深山成了紧随而来的问题。2017年,市科技局与云南农业大学合作,针对几个村子项目的特点展开谋划,在3个村挑选了12名有电脑知识基础的农户到云南农业大学开展电商培训,传授冷链物流包装的基本知识。在“一带一”“一帮一”模式下,村民学会了开网店,将土鸡、蜂蜜、青花椒等10多类产品上线销售,远销北京、上海等地。

看到线上销售对产业发展的带动,2017年,禄劝一窝啰农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如何让农产品形成长期销售链?该公司定下了品质要求,指导农户按照品质标准提升技术水平。经过3年发展,该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收购、加工、销售链条,让贫困村产品有了持续的销路。禄劝撒坝火腿每公斤151.2元、放养纯土鸡蛋每个3元、禄劝大白芸豆每袋500克25元……企业搭建的电商平台上线了鲜活禽蛋类、深山百花土蜂蜜等4类近20种农特产品,每月销售额近20万元,打响了当地农产品品牌。

此外,云南省科技特派员、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舒相华也通过技术手段促进产业发展,其成立的农产品销售联盟培养农村电商6人,成立线上销售平台7个、线下销售平台1个,为当地产品注册了商标。

通过项目实施产业扶贫、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是近年来科技扶贫的主要路径。除了打造农产品品牌,市科技局还开展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其中绿色光亮工程2017年至2019年共投入60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2259盏,解决了几个村的照明问题。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市科技局将大力培育地方特色产业经济,创新农村新经济体模式,结合“绿色食品”牌、乡村科技振兴战略和昆明市高原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统筹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向脱贫攻坚工作倾斜。同时,在禄劝县马鹿塘乡普德村、乌东德镇达作卧村和阿巧村实施一批特色山地养殖、林下中草药种植等产业项目,力争年内实施8个产业项目,巩固扶贫成果,实现脱贫不脱钩、致富不断档。(昆明日报 记者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