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禁裸令”满月市场难觅“簸箕米线”

16.11.2014  12:36

  自10月15日昆明市实行米线“禁裸令”以来,至昨日已满月。据市食药监局统计,一个月来昆明市共没收销毁66家经多次警告仍拒不执行新规的米线生产经营户无标志、无包装米线约15吨,生产原料大米16吨、淀粉6吨,罚款6万元。

  而目前市场情况如何,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家农贸市场和超市,并没发现“裸装”米线。

  记者来到沃尔玛超市米粮制品专柜看到,冷柜中售卖的米线和饵丝都是500克包装,在塑料盒子外还包上一层塑料包装。包装正面明确标识生产日期,背面有保质期以及联系电话等。一盒米线售价4.78元,一盒饵丝售价6.72元,保质期24小时。一位正在选购的女士告诉记者,比起单层的塑料袋包装,有托盘的包装虽然价格稍贵,但更方便拿取也更卫生。

  在篆新农贸市场,大部分米线都按规定装在白色食品塑料筐内,小部分装在塑料袋中。记者看到,一家店内的米线、饵、饵丝都装在塑料袋中。塑料筐外写明鲜米线、配料、电话等,保质期也是一天。店主告诉记者,多数市民还是喜欢筐装米线,可以买多少抓多少。

  之前的小调查中,部分市民曾反映不习惯“穿衣”米线这种销售方式。经过一个月的整治,记者再次问及销量如何的问题,一位店主表示,米线“穿衣”后销量没受影响,来买的人也没觉得不习惯,每天进的也都能卖完。

  “这一个月处于专项整治的第三阶段。”市食药监局副局长张云海告诉记者,整治成效明显,95%以上的入市米线有完善的标签、标志和规范包装,一个月来共没收销毁66家经多次警告仍拒不执行新规的米线生产经营户无标识、无包装米线约15吨,生产原料大米16吨、淀粉6吨,罚款6万元。

  据介绍,在对米线专项整治的第三阶段中将继续对标准化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米线专营餐饮单位、学校食堂等为重点,加大检查力度,严厉查处采购使用无标签标志、无预包装米线、不落实索证索票、质量合格证明公示、记录台账制度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对米线“外衣”的升级改造将在下一阶段进行。(欧阳小抒 陈虹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