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县蚕桑产业“破茧化蝶”助农增收

11.05.2015  10:15

 

本报讯(特约记者 陈应国)祥云县以实施农业项目为抓手,以加速现代农业建设为平台,以培植特色农业产业为载体,着力推进蚕桑产业健康发展,促使蚕桑产业“破茧化蝶”。至2014年底,全县桑园面积达8.89万亩,蚕农销售鲜茧收入1.9亿余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近年来,祥云县抓住国家“东桑西移”产业转移项目实施的机遇,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打造标准高效的蚕桑生产基地。从2009年以来,按照高标准、强管理、高产出、高效益的蚕桑生产基地建设要求,连年扶持引导和动员组织农户种植蚕桑,到目前为止,已建成千亩丰产示范区1个、万亩连片高产桑园示范基地1个,并成功打造了青坡、松梅两个蚕桑专业村。

为切实解决好蚕桑普遍存在的“种强管弱、量大链短、点多面散”的问题,祥云县突出地域特色,强化产业支撑,采取市场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调动群众积极性。2014年,祥云县就向青坡、松梅两个蚕桑专业村发放扶持资金56.31万元,新植桑园1060多亩,使青坡村桑园种植面积达4600亩,全年产鲜茧428.9吨,鲜茧收入1680万元,养蚕户户均收入达3.9万余元,人均收入9700余元;松梅村桑园面积达4290亩,全年产鲜茧447.6吨,鲜茧收入1889.78万元,养蚕户户均收入42950元,人均蚕桑收入9407元。

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进一步挖掘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蚕桑养蚕大户的潜能,祥云县结合省级专项资金的使用,以每年300多万元的资金投入,建设和形成一批与蚕桑加工企业相配套的布局合理、优质专用、相对稳定的蚕桑基地,逐步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了5个蚕桑产业带,其中,禾米甸坝蚕桑带建设面积3.13万余亩,下川坝西南片区蚕桑带建设面积1.72万余亩,下川坝西北片区蚕桑带建设面积2.89万余亩,城川坝北片区蚕桑带建设面积5135亩,城川坝南片区蚕桑带建设面积6248亩。

祥云县还把科技服务作为培植壮大蚕桑产业的一项内容,继续推广桑树密植技术、机械化桑园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技术,投入专项资金,统一规划,统一株行距规格,在蚕桑专业种植村新建高产桑园示范创建,建设高产攻关样榜桑园基地,进一步提高蚕桑产量。同时,成立县、乡、镇、村蚕桑技术协会,将养蚕专业技术员设立到村一级,对养蚕户进行技术指导,实现蚕种和物资供应、技术服务、收购等一条龙服务,更好地带动群众发展蚕桑产业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