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特色文化产业示范村”之富民县小水井苗族村

12.01.2016  12:19

富民县小水井村位于海拔2350米的大山上,全村470多人均为苗族,是昆明苗族聚居最大的自然村。上世纪30年代,外国传教士在当地设立教堂,唱诗班也随之产生。在这里,农民和歌唱家的身份、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富有奇妙和谐地统在一起,再平常的事物,经这群朴实的村民一唱,就在刹那之间容光焕发。他们的歌声仍然保留了世代相传中最初的演唱形态,用苗文填写的歌词和融入了苗族民间音乐元素的歌声,让这支合唱团具备了不可复制的独特性。

而伴随着商演的增多,能否完好地保持原汁原味地艺术特色是他们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作为昆明的一张文化名片,他们正在寻求一条兼顾艺术文化与经济效益双赢的道路。

合唱团:时光琥珀里的金嗓子

当你在理论上与高雅艺术绝缘的村庄遭遇到一场惊鸿照影般的天籁之音洗礼时,总是难免被黝黑的皮肤与纯净的灵魂给予世人的巨大反差所震撼。近百年来,西方的合唱艺术不断在变化、发展和演变,而小水井却在时光遗漏的一隅保留了一个世纪前西方教堂唱诗的传统、技巧和方法。现在,不少国内外音乐学者都到这里来寻根、研究。

村民们惊艳的嗓音总会让人以为加入合唱团的门槛堪比学院派,但其实在小水井村,只要喜欢并且嗓子不错就可以成为其中一员。从创建之初至今,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的团员基本保持在60人左右,目前年龄最小的一位团员才13岁,最大的40余岁。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富民县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是一支四声部混声合唱的团队,发声方法与美声、民族唱法有所区别,既不属于美声又不属于民族,是祖祖辈辈一代一代口口相传至今,所有队员都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歌声从他们的感悟中来,他们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憧憬,对天与地的感激,由心底发出。尤其是四声部无伴奏合唱,更是达到了较高水准,被国际声乐界专家称为“西洋巴洛克音乐合唱的活化石”。

白天的小水井村俨然就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景象,而到了夜里,村寨喧嚣渐消,只听到从教堂传出的歌声,响彻教堂外的整个广场。在小水井村教堂里,合唱团男女四个声部整齐排开,一旁有钢琴、手风琴伴奏。站在台中的指挥抬手示意,四声部和谐的歌声就在耳边荡漾开来。

合唱团每周一、二、四、五晚上排练,每天练习1至2小时。”富民县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副团长李德告诉记者。合唱团目前最高可以完成8个声部的和声演唱。没有专业的培训告诉他们如何配合,难以言说的默契联结起团员对艺术的感应。之所以他们能不断地创造辉煌,这当然与小水井村歌唱文化底蕴厚重相关,但也与合唱团的核心人物们的尽心竭力分不开。

现年44岁的龙光元2006年曾被昆明市政府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17岁初中毕业回家务农后,就参加了村里唱诗班,18岁因为唱得好被推举为指挥。“也没人教,就是照着小学时候的教材以及光碟等影音资料自学。”自1995年担任唱诗班声乐教师兼指挥十多年来,龙光元由于教导有方,训练有素,使得小水井苗族合唱团演唱水平逐年提升,特别是男女声多声部合唱尤具特色。

亮相:巡演计划昆明拉开序幕

富民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的名气越来越大,曾多次到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等沿海一带演出,并到过中国澳门、新加坡等地进行演出。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韩国、英国、法国、美国等许多人先后来小水井旅游观光,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扬。特别是自2003年以来,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凭借婉转的旋律、优美的歌声,在2003年10月在首届中国西部合唱艺术节“美丽彩云南”族群杯大赛中荣获青年组一等奖,2004年4月又走上《同一首歌·走进云南》舞台演唱,使小水井的知名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农民与古典音乐之间的距离,犹如地球到星星那般遥不可及。可他们却唱出了大山,走进青歌赛、央视春晚、聂耳音乐周、中央音乐学院、北大百年讲堂以及联合国会议的音乐殿堂,唱起音乐大师亨德尔的《弥赛亚》、贝多芬的《欢乐颂》、舒曼的《茨岗》和莫扎特的《荣耀颂》等,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同时,合唱团的负责人也意识到,乐团现有演奏水平和推广运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在他们看来,推进实施音乐会巡演是发展和生存势在必行的方向和道路。李德告诉记者,通过音乐季的实施和与之相应的运作机制真正职业化,才能真正使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成为一支国内一流演奏水准和标准化、制度化管理运行的与国际接轨交响乐团,逐步国际化并树立世界级声望。

我们新排练了21首取自《弥赛亚》的曲子,预计1月底开始巡演,昆明是首站。”据李德介绍,巡演的时间将为期一年,而前3场都是公益性质,免费对观众开放。“合唱团现在一年差不多有30场左右演出,如果再加上村里的演出可达到100场左右。可对村民来说,演出收益并不多。”而实施世界经典合唱音乐会巡演有利于将合唱团、乐团纳入职业化轨道、实现管理程序化、为促进高雅艺术进入市场及市场国际化提供了条件,并且在预先制定演出规划的同时,能够准确设立乐团短期、中期以及长期发展目标,成为提高乐团艺术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刺绣:思念做针历史为线

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他们将自己的故乡绣在衣裙上,刻在脑海中,然后向西,朝着未知之地走去。为了让子孙牢记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苗族人在服饰花纹上大做文章,针线就是他们记述历史的笔。

在距离小水井村教堂百米远的地方,是一间去年9月刚建成的苗族文化陈列室,里面收藏了许多具有苗族特色的服饰及生产、生活工具共100余件。其中就有距今100余年的大花苗纯手工刺绣服饰。这些服饰和工具是小水井苗族人民生活百态的最好见证。“富民县已准备将陈列室进一步建成300至500平方米苗族文化博物馆,以便更好地收集和珍藏这些物品。”李德告诉记者。

居住在小水井村的苗族就以红、黑、白为服饰的主要配色。服饰上的花纹有着各种不同的含义,比如裙子上的两条红线,相传就是蚩尤部落战败南迁时越过的长江和黄河。而背部的正菱形花纹则源于南迁时,背负蚩尤帝印的成员不堪重负,蚩尤的妻子提出将帝印的花纹秀在衣服上,这样不但可以减少负担,还能在定居后依照花纹重铸王印。据介绍,苗族的刺绣主要有领花、肩花、襟花、背块花、袖口花、裙镶花、帽顶花等不同品种。苗族的刺绣在整体上多以几何构图为主。刺绣图案因为绣片条、块的不同,分为几何二方连续式和四方连续式构图。其图案一般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草木、鸟兽、虫鱼、器具等。

29岁的张琼仙是合唱团的元老级主唱之一,同时她也是位刺绣好手,见到她时她正在绣一件礼服。平常农闲的时候,张琼仙除了去合唱团排练,她就会在家里自己绣制一些绣品,和村里其他人一样,她的刺绣也是母亲传授给她的。“现在我们正在考虑让苗族刺绣文化和旅游市场融合,除了服饰,我们还开发了绣片、手机包等旅游产品。”李德把装裱好的绣片给记者看,简洁的木框里,一块简单的绣片镶嵌其中,浓缩的苗族特色扑面而来。

李德介绍,小水井村将以“天籁小水井”为平台,发挥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的文化影响优势、苗族传统文化优势,结合村寨现有文化资源分布现状,围绕富民小水井苗族文化保护区建设,加快民族工艺品加工业、苗族刺绣、蜡染、纺织家庭作坊体验业、苗族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实现以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为目标,集旅游接待、生态餐饮、苗族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民族文化特色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