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全力脱贫攻坚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18.02.2018  09:42

1月末乍暖还寒之时,石林县石林街道水塘铺村的村民们完成了660亩土地翻犁、挖塘,准备栽种下名为“红宝石”的新品种桃树,建档立卡贫困户昂志辉一家计划栽植13亩桃树,他说:“县上、街道、村委会为我们考虑安排适合这里土壤、气候的桃树产业,我们很乐意种好管护好,短期内出去打打工,大家对增加收入脱贫很有信心。”无独有偶,在长湖镇雨胜村委会,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正在搭建由石林县教育局挂钩帮扶的人工菌栽培大棚,并主动解决技术和销售环节,贫困户自主栽培、管理好,两个月内就能有实际收益。

去年,在脱贫攻坚领域,石林按照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原则,瞄准分布在全县83个行政村、经过两轮精准识别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777户2396人,找准致贫原因,区分贫困类型,科学制定投入计划和项目计划。通过建立健全“1+13”脱贫攻坚指挥体系,共计整合中央、省、市、县扶贫资金7620.36万元,重点实施开展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党建扶贫、农村危房改造和社会保障兜底,深化“挂包帮”“转走访”,实施13类共89个扶贫项目,按下“快进键”、打好“组合拳”、形成“合围势”,为今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石林与全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打牢坚实基础,不落下一名群众。

石林虽不在贫困县之列,但全县2/3的国土面积属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别是在一些石漠化严重、地理位置偏僻、干旱缺水、土地贫瘠的边远山区少数民族村寨,发展基础薄弱、群众发展意识和增收能力不足,加之因病、因学、因残等原因,仍存在贫困点多、贫困程度深的情况。近两年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拿出过硬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构建保障有力、措施精准、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让贫困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希望的阶段性成果。”石林县委农办扶贫开发科负责人介绍。

在做好精准识别的基础上,石林把脱贫攻坚的重心放到扶关键、扶根本、扶长远上,注重扶贫与旅游相结合,扶贫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扶贫与解决集体经济空壳村相结合,扶贫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相结合,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有效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使其达到脱贫标准,是直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最有效的方式方法。由此,如同水塘铺村及雨胜村长短结合的产业项目在石林全县铺开,因地制宜发展蔬菜、枇杷、人参果、烤烟、花卉、苗木、辣椒等特色优势产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着力推进西街口镇人参果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种植面积已达3万余亩,总产值达3亿元以上,处于人参果种植核心区的芭茅、宜奈、紫处、新木凹4个村委会5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依靠种植人参果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大力发展辣椒产业,在全县辣椒种植面积3.6万亩,建成小密枝辣椒交易市场,打响“密枝红”辣椒品牌,小密枝村从原来的市级贫困村稳定发展到现在仅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户11人,户均增收3000余元以上。同时,大力扶持苹果产业发展,去年完成苹果产业发展2600亩,引导圭山镇尾乍黑村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面积223.8亩。通过特色产业发展,较好地带动农村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致富。

深化“挂包帮”挂钩帮扶,形成了石林各方参与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石林以县领导联乡挂村,整合包村对口帮扶单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乡镇(街道)联系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等力量,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83支;组织动员38名县级领导、6402名县级机关干部职工,对新识别贫困人口777户2396人开展脱贫攻坚对口“一帮一”或“多帮一”帮扶。确保每个乡镇(街道)都有县级领导联系、每一个有贫困人口村都有县级领导和部门挂包、每一个有贫困人口村都有驻村扶贫工作队、每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实现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

在今年石林与全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进程中,为确保77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396人稳定脱贫,长效脱贫不返贫,努力实现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石林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紧扣“三率一度”核心关键指标,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健全完善脱贫攻坚考核机制。围绕重点帮扶项目,统筹整合使用各类涉农资金,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引导资金、项目向贫困村、贫困户聚集,向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方面延伸,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夯实基层组织等相结合,综合施策、统筹推进,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让脱贫攻坚见真效、见长效。

记者莫衍邹腊 通讯员朱永发报道(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