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山:聚焦“六个着眼” 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26.06.2015  19:32

聚焦“六个着眼   顺应人民期盼

以主动融入和服务为核心       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 在全省高校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  朱华山

2015年6月19日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入滇考察时指出:希望云南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5月4日,李纪恒书记在“共筑中国梦 同绘彩云南”2015年云南高校形势政策第一场报告会上强调:云南拥有区位、农业资源、旅游资源、生态资源、科教资源五大发展优势,面临基础条件日趋完善、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得到国家重点支持等重大发展机遇。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的殷切期望”和“三个定位”战略目标,顺应全省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6月17日,陈豪省长在云南省教育厅调研时强调: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保障,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性动力,各级各部门要“着眼于云南发展新定位、着眼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着眼于民族团结进步、着眼于人才的培养和聚集、着眼于民生保障和扶贫攻坚、着眼于未来发展”,谋划推动教育改革,为促进云南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面对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机遇,面对教育改革发展新要求,云南高校要以“主动融入和服务”为核心,统筹规划、全力推进、系统深化综合改革,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一、顺应人民的期盼,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顺应全省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推进云南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因此,我们要根据李纪恒书记的工作要求,围绕“质量、公平、创新、特色”4个关键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一)质量与规模并重

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持续稳步提升。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529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毛入学率达到37.5%,已经是“在学规模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国。我国已经是教育大国,但还不是教育强国。面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相适应性日益突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等客观问题,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以质量为核心,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云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省主要劳动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5%左右。”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云南20~59岁主要劳动力人口总数为3055.01万人。”要实现2020年全省主要劳动力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标,2010年~2020年间,高等教育人才总量缺口为230.4万人。

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文明的程度、关系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以至众多学生及其家庭的福祉。统计数据显示,云南高等教育一方面规模有限、发展迟滞的问题已然凸现(2014年云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8.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模式单一、评价管理机制不健全、创新性不足、学生学习需求与社会人才需求满意度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云南高等教育必须坚持“质量与规模并重”的改革发展道路。

(二)公平与效率兼顾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效率是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壮大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各民族群众的受教育需求已经突破“有学上”的初级阶段,上升为“上好学”的高层次阶段。差异化成长需求、个性化教学要求以及公平的受教育诉求,使教育公平与效率呈现出多元化的内涵特征。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全省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156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比为33.37%,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16个跨境民族、15个特有民族、8个人口较少民族,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省份,“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经过多年的努力,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水平得到大幅提高,高等教育奖补照顾政策有效支持大量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但从云南省高校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和家庭贫困学生状况可见,云南高校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的占比仍然低于少数民族人口的占比,在校生中家庭贫困学生总数高达20余万人,占比高达40%以上,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目标任务,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加强。

2012年至2014年间,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有力支持下,云南办学经费累计投入高达2600多亿元,云南教育获得了较之以往更为强劲的发展活力。然而对于云南这样一个地方财政收入相当有限的边疆省份而言,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要求教育部门既要高度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家庭贫困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受教育公平需求,还要高度重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让有限的教育投入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因此,云南高等教育改革必须从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情实际出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作为基本点,在充分用好、用足、用活国家和云南省相关发展规划、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聚焦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努力探索“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改革发展道路。

(三)创新与需求契合

作为社会的子系统,教育不可能离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而存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创新服务能力,是国民经济与教育协同发展的迫切需要。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当前,由于结构性矛盾,导致高校的人才产出与产业发展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不一致;由于创新性不足,导致高校的智力产出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步伐不协调;由于体制性限制,导致高校的科技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不对接、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转型升级不同步、科技研发重点与产业经济热点不匹配。

从云南省普通高校区域布局可见,基于传统产业结构布局和人口聚集状况,云南高校形成了以滇中地区为核心的发散型布局结构。由于高校过度集中于省会周边(昆明地区高校占全省高校的64.2%),且发展定位、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创新有限,常规性的高等教育人才智力供给无法完全满足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求;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人才需求预测管理机制和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统筹规划机制,分散性的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无法适时对接全省产业动态发展的需求。因此,鉴于云南“工业强省”战略对于高校科技创新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对于创新创业基地和平台建设的期望值不断增强,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与地方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必须选择“创新与需求契合”的改革发展道路。

(四)                      特色与优势相济

从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来看,高等院校办学定位不清、特色不足、优势学科专业不强、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不匹配等问题,仍然是影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壁垒。

云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提出:“将以10大产业急需人才为突破口,加大优势产业人才开发力度。到2020年,在烟草、能源、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石化、生物技术、旅游文化、商贸流通、装备制造、光电子等优势领域,培养数量充足的急需人才。” 2013年云南省经济统计数据显示:全省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12年的16.0:42.9:41.1调整为16.2:42.0:41.8。以烟草、矿业、能源、旅游、生物产业为支柱的5大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以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其服务业为重点的高原特色农业产品已在海内外形成较具竞争力的品牌影响力,以轻工业特色产品为基础的轻工业体系已近成熟,以生物产业、光电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等为亮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长为云南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随着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的持续发展以及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的不断壮大,既要求高等教育持续性地为传统优势产业提供支持,还要求高等教育创新性地为新兴特色产业提供支撑。因此,凝聚发展动力,形成发展支撑力,要求云南高等教育必须以优势为基础,以特色为追求,明确发展定位,集中办学力量,进一步促进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与产业转型发展需求相匹配,走“特色与优势相济”的改革发展道路。

 

二、聚集“六个着眼”,抓好高等教育事业

云南要完成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任务,全面融入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从根本上讲要靠教育,尤其要依靠高等教育。面对习总书记为云南勾画的“三个定位”战略目标,云南高校要以陈豪省长提出的“六个着眼”认知为指导,在“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的实践中,协调推进云南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

着眼于云南发展新定位 ,就是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认真谋划和思考教育的改革发展。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上,以“进步”为目标,致力于教育水平的提高;在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强调科学认知和智力支撑,致力于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统一;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上,以各民族素质的提高为前提,努力打造面向周边国家的人才培养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并通过学习借鉴深圳等改革开放先行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开放型、创新型经济发展需求以及云南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迈进的需要,大力提高教育水平。

着眼于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就是要进一步认识到教育作为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性动力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人才培养在不断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劳动力队伍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高等教育创新驱动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教育结构调整步伐,注重产学研结合,注重急需人才培养,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

着眼于民族团结进步, 就是要以尽快改变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状态为重点,全面提高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质,努力实现“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庄严承诺。

着眼于人才的培养和聚集, 就是牢牢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泛珠三角经济圈、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等重要机遇,充分利用云南处于国家战略交汇点的地缘优势,面向南亚东南亚,探索实施培养和聚集人才的“人脉工程”,大量吸引国际化的高端人才,尤其是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优秀人才聚集云南。并通过加强留学生教育工作、加强东南亚南亚小语种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云南华文学院和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加强国门大学建设等,努力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着眼于民生保障和扶贫攻坚 ,就是要针对兴边富民工程、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加强云南省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基地建设以及少数民族考试招生制度和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并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从根本上实现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着眼于未来发展, 就是要针对人才培养培训、科技成果转化、教育发展规划制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目标、云南工业发展布局和云南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编制云南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积极争取教育重大工程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全省以至于全国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以未来三十年云南的发展趋势为指向,不等、不靠、不要,主动选择教育改革发展道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把握好“弯道超车”的大好机遇。

 

三、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告别过去30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其后,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转型,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和高校科技创新创业的广泛兴起为标志,中国高校全面进入转型期,“高等教育新常态”悄然到来。在新常态下,云南高等教育只有坚持与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同向同行,坚持创新驱动,才能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发展。因此,面对新常态下的新机遇,云南高等教育要立足省情,做好6项重点工作。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回归和坚守大学育人之道、全面纠正大学转型发展中出现的不良倾向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点是“四立德”、关键是“三树人”。“四立德”,一是立政治品德。培育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价值理念,忠诚于党、国家和人民,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二是立社会公德。培育学生遵纪守法、遵守秩序,节约资源、爱护环境,扶贫济困、乐于助人;三是立职业道德。培育学生爱岗敬业、好学上进,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甘于奉献、服务社会;四是立生活美德。培育学生知恩图报、孝老爱亲,谦虚友善、明理包容,热爱生活、昂扬向上。“三树人”,一是树人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树立学生崇尚真理的价值追求、舍生取义的道德情操、报效国家的责任精神,养成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二是树人的创新精神。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鼓励学生弘扬独立、批判、创新的科学精神;三是树人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育人制度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各高校要以教育部要求的“五个统筹”为基础,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为指南,切实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加强制度平台建设、保障机制完善和监测评估创新,不断坚定广大师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逐步建立和完善文化育人、课堂育人、环境育人、网络育人、实践育人的“立德树人”教育体系。

(二)    促进高校分类发展

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实践证明,高校的竞争力不在于大、不在于全,而是在于特色性和多样性。单一指标管理模式下的中国高校,在盲目扩规模、上层次的“攀比”中日渐趋同,这种“同质化”发展不仅使高等教育产出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而且使高校的办学声誉受损。刘延东副总理指出:“大学不在规模大小、历史长短,关键要有特色。每一类型、每一地区的大学都有其发展空间,都能够以特色构筑核心实力,办出高水平。

促进云南高校分类发展,首先要突破一本、二本、三本、一专、二专的“等级思维”窠臼,全面形成高校分类发展新思维。一要参考上海等改革试点的成功经验,深入开展云南高校分类管理办法和分类管理指标体系研究,立足云南实际,制定分类发展实施方案,引导高校特色发展;二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加快开展优势学科(群)建设、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层次和类型结构调整,引导高校分类发展;三要打破“投档思维”和“拨款惯例”,充分发挥招生计划和绩效拨款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中的导向作用,引导高校转型发展;四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高校“双主体”育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通过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引导高校协同发展。

实现高校分类发展目标,关键要促进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一要充分发挥高校的办学主体和建设主体作用,以8所博士学位授权高校为基础,加快推进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并面向全省本科高校加快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提升办学竞争力;二要根据“尊重学校意愿,尊重办学规律,推动更多更快更好转型”的基本思路,大力推动云南本科高校转型工作,并通过招生、投入、项目等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倾斜的方式,促使转型高校明确办学定位,提高办学能力;三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精神,加快构建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办学实力。

(三) 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在西方学术界的语阈中,柏林洪堡大学所推崇的“教学与科研统一”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源头,美国高校所崇尚的“3A原则”(即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术中立)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黄金标准,据此标准而建立的西方大学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唯一范本”。但是,这一源自西方文化背景的大学制度,由于较少考虑中国文化传统和具体需求,在中国实践中不时遭遇“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尴尬。现代大学制度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密切相关。在中国特色制度环境中,现代大学制度应该是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且以“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为框架的办学规程,是有利于达成政府、学校、社会间协调关系的行动准则。

问题导向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范式。推进云南现代大学建设,必须以大学章程作为高校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办学的纲领性文件,不断理顺社会、大学和政府间的权力关系,不断规范决策权、管理权、学术权和监督权,逐步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必须适应中国“由计划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系、由集权管理体制向分权管理体制、由大学行政化运作向‘去行政化’办学”三大转型要求,适时根据宏观社会变迁做出制度回应;必须以有利于培养各类优秀人才和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为目标,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个层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最终形成契合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大学治理内外部结构。因此,推进高等教育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一要充分发挥省级政府财力统筹和资源平衡能力,优化各部门职能分工和高等教育结构,通过确权、分权、放权、让权,逐步构建“管办评分离”的教育治理格局;二要深入推进财政、人事和管理制度改革,有效保障高校办学自主权,科学构建“事与权”相匹配、“权与责”相一致的综合治理体系,达成高等教育公共利益最大化治理目标。

(四)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改革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将高等教育推升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擎的重要位置,把握好这一战略机遇,是云南高校占据南亚东南亚科技教育新高地的关键。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精神要求,充分发挥云南高校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云南省教育厅最近起草了《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改革,更加有力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代拟稿)》。《意见》将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高校创新水平为重点,引领云南高校主动迈入“众创时代”。

实践证明,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基地,高校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助推器”。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改革,是云南高等教育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举措,是推动云南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是高校创新创业改革的核心内容。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一要加大对高校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高校聚集国际科技资源和协同创新的能力;二要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三要汇集创新创业要素,强化产学研对接,形成可持续的创新力、辐射力和竞争力。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一要探索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优化机制和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调整机制;二要探索建立反映学科专业研究新进展、实践新经验、人的全面发展新需要的教学内容完善机制;三要探索集聚高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协同育人机制;四是探索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机制;五要探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通过机制体制改革,切实激发高校科技创新活力和人才培养潜力,有效促进云南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五)推进高校新型智库建设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因此,云南高校新型智库建设,一要基于高校所拥有的基础研究、学科门类、人才培养、学术队伍和对外交流“五大优势”,努力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二要认真思考新形势下云南改革发展的大思路、大对策,积极开展高层次应用对策研究和战略咨询研究,更好地服务科学决策和云南发展;三要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和投入机制,不断增强云南高校新型智库在区域发展中的影响力,争取到2020年建成30个左右名副其实的高端智库。

(六)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是我国连接南亚东南亚的重要大通道,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基础。但长期以来,云南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加快发展仍然是云南最迫切的任务。唯有以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为“先锋”,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云南才能把区位和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云南高等教育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必须依托三大战略支点,即“一带一路”战略支点、长江经济带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支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战略支点,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面向西南的教育高地建设。云南高校要坚持适度扩大规模、优化教育结构、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要强化办学特色、注重创新引领,主动服务云南面向西南的开发开放。要通过创新人才培养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和加强智力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打造面向西南的教育高地;二是国门大学建设。要尽快修改完善《关于推进云南省国门大学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专项建设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要突破传统国籍国界思维,积极推动国门大学基础能力建设,不断深化国门教育体系建设,努力提升周边民众的命运共同体认同以及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热情;三是南亚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要以支撑云南发挥好“一带一路”重要门户作用为目标,加大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力度。要针对区域一体化建设中的本土化人才需求,制定区域一体化发展人力资源早期收获项目,并通过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和“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机制建设,着力培养本土化、高层次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要把握好教育部优先支持高校开设非通用语种专业的机遇,针对南亚东南亚教育所蕴含的“文化力、经济力与辐射力”,加快推进东南亚南亚语种教育平台和基地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南亚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体系;四是科技教育辐射中心建设。要发挥大学园区和职教园区的聚集效能,积极为区域互惠共赢搭建工作平台。要以区域人才培养为核心,尽可能从国家互联互通培训计划和丝路基金中争取份额,积极打造面向西南的应用技术实习实训基地。要尝试建立南亚东南亚高校教育联盟及其科技创新创业合作平台和研发中心,积极争取区域合作话语权。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既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赋予云南的新的历史使命,也是推动云南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滇和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云南高等教育必须坚持“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这一根本,把握好“云南正从边沿地区和末稍变为开放的前沿和辐射中心”这一机遇,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以教育质量为核心,在主动服务和融入上下功夫,在创新创业上卯足劲,为系统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而努力。

 

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所:成果铺就干热河谷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路
2011年至201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以下简称热区所)向社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运用面积累计达217.5万亩,增产农产品78万吨,新增社会经济产值11.科技厅
践行初心使命 选派精兵强将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云南省科技厅认真落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挂包帮”定科技厅
董华副省长调研昆明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
2019年5月7日上午,董华副省长前往昆明高新区,科技厅
2019沪滇科技成果对接交流活动在蒙自市举行
  2019沪滇科技成果对接交流活动会场 科技厅
省科技厅召开第二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
按照今年省科技厅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计划的安排和第一次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