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盘龙区性教育大方进中学课堂 讲“生理”靠自学情景不再
尽管如今的社会对有关“性”的话题已不再讳莫如深,但在面对中小学生时,如何开口谈性,还是让家长、老师们十分头疼的事。去年,盘龙区计生委在昆明市第十一中学开展“青春健康教育”项目,项目开展1年,专业心理咨询老师首次以突破性的尺度,走上中学课堂,给老师、学生、家长讲述青春健康知识,由专业人士编撰写的《与孩子直面性》、《我青春我健康 青春健康知识手册》成为家长、孩子的必读本。
计生部门
正面教育胜过遮遮掩掩
去年,为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工作,云南省计生协推出一个名为“生育关怀——青春健康”的项目。从正规渠道让青春期的孩子接受性知识,盘龙区计生委、计生协意识到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于是积极争取,项目最终落户盘龙。
项目在昆明市第十一中学开展前,在学生中做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是否想获知青春期教育知识、对哪方面的问题最感兴趣。
调查以初一、初二、初三、高一共计1264名学生作为目标人群。调查结果显示,知道一些生殖健康知识的占77.4%;认为“中学阶段可以谈恋爱”的占42.4%;需要青春期生理知识的占70.4%;需要青春期心理知识的占77.2%;需要与异性正常交往的占62.3%;需要了解性与性病及预防知识的占62.3%;需要了解避孕知识的占23.1%。
“由于获得渠道不畅通,学校、家长也不能系统、规范地讲解这方面的知识,使得学生对于青少年健康知识的了解相当缺乏。”盘龙区计生局副局长秦榕说,这次在昆十一中开展“青春健康教育”项目很有意义,这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一课,能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学生
科学看待青春期知识
怎样向学生传授青春期和性的知识?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打开心扉,主动、正面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盘龙计生协首先组织专家对学校全体班主任和德育教师52人进行培训,让他们成为开展青春健康项目的志愿者和生力军。
在学校里,对初一、初二、初三和高一的学生开展全员培训,使孩子对青春期脱敏,大家可以在一起很平和地谈说、讨论青春期的问题,让孩子们建立起比较系统和科学的青春期和性的知识体系,提升他们保护、发展自己的意识。
此外,邀请专家用实际案例进行培训,通过案例生动讲解和讨论,提升孩子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初一、初二的学生以《青春心语》为主题,高一学生以《青春·爱情·性》为主题,进行主题班会讨论,师生们互相交流、气氛热烈。
学校建立“青少年生殖健康服务中心”,设立热线电话、“悄悄话室”和信箱,开设少男少女生殖健康咨询门诊,还配置电视机、影碟机和相关科普知识书籍等。项目实施以来,共计有153人次学生在这些帮辅中受益。
活动中,学校组织开展“青春期征文活动”,共收到462篇学生的稿件。初一(6)班的一名学生在征文中说:“由于我们处于青春期,对‘爱情 ’这个词还很懵懂,让我们会对‘好感’产生误会,而这样的欣赏要化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易卜生曾说过:‘青年时种下什么,年老就收获什么。’所以现在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还有一名同学说:“在接受学校的性教育以前,我也曾经一度无知、迷惑,甚至不敢面对,而参加青春教育课之后,我才真正重新认识了自己。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正确对待性这个问题,正如人在饥饿时需要食物,无知时有求知欲一样,性也是人正常的生理需要。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就应该转变旧观念,积极地正视性这个问题。当然,积极并不代表着放纵。”
家长
从担忧变为主动学习
项目进行中,学校给学生家长开展《青春期的家庭教育》讲座,培训家长2033人次,使家长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状况,怎样才能正确引导孩子。
“许多教师和家长对青年健康的看法发生明显变化,从认为生理、心理教育无从着手、谈性色变,认为‘教育’会诱发青少年去早恋等,变为主动邀请青春教育项目领导小组进行教育。”秦榕说,这次项目开展的反响很好,一些家长对开展青春期教育,从怕孩子接受不了起反面作用,变为主动学习,在家里主动和子女交流生理、心理知识。
昆十一中负责这个项目的心理咨询老师梁永红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开放,接受信息频繁和广泛化以及外来因素的影响,目前青少年的性观念、性道德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以前学生提起生理知识、性知识都是躲躲闪闪,私下里悄悄地讨论。从不正规的途径获得的知识往往会误导学生,会给学生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他觉得,青春健康教育十分有必要。这次开展的“青春健康教育”项目培训、学习、交流的方式很灵活,青少年和家长对这样的教育方式也很认可。
“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爱下,让我们有信心相信,青少年是有能力把握生活准则的,关键在于当他们走到迷茫的关隘时,能够有人及时为他们点燃一盏正确前行的明灯。”秦榕说,这次项目的开展达到了预期效果。项目为期1年,至去年12月底结束,但项目结束并不意味着工作结束,下一步,盘龙区将继续开展实施青春健康工作,探索一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新路子。
记者雷晴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