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站在前沿 牢牢把握政策形势对现场监测工作深度与精度的要求 与时俱进做好与更加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相适应的技术衔接

16.06.2015  17:32

超净(低)排放”,是近两年来流行在废气污染源治理相关领域的“时髦”用语,指的是火电厂燃煤机组污染物排放达到或接近燃汽轮机组的排放水平。当前,云南省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仍然较高,煤炭燃烧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的危害较为突出。为加大能源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今年3月份,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15〕18号)。《意见》提出,“燃煤电厂全部安装脱硫、脱硝设施,现有燃煤机组进行除尘升级改造”,以促进全省能源行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为适应新的形势要求,云南省各燃煤电厂逐步开始实施除尘的提标升级改造。这其中,一些新的提标治理技术的采用对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受安徽电冶建车气体净化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国电宣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委托,近期,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对宣威电厂8号机组电除尘器增加收尘面积提效改造工程开展了监测。国电宣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地处云贵交界,是我省重要的能源企业,现有6台300兆瓦燃煤火力发电机组,其发电用煤为当地产的烟煤,硫份虽低但灰分高,灰量较多且灰的比重大,在颗粒物治理技术上需要不断创新,且对治理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情况比较特殊。掌握到该情况后,监测人员在确保机组发电负荷基本稳定、煤质稳定且改造后的除尘设施运行稳定(三个稳定)的前提下,监测过程中一方面将重点放在高精度地捕捉颗粒物的初始排放浓度上,一方面采取尽可能延长出口烟气颗粒物样品采集时间,严格控制对应出、入口每一对样品的采集时段等措施,全过程做好质量工作。通过工程设计单位提供的试验数据、监测期间设备负荷和物料消耗等参数推算出的理论值,与我方的实际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颗粒物的初始排放浓度、出口浓度还是去除效率等指标,试验数据、理论值和监测数据三者之间高度一致,误差极小。为我站摸索出一条特殊煤质条件下,除尘设施升级改造后,如何与新排放标准相适应,确保精确监测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