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迅猛

03.03.2016  12:04

  “十二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盐津县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在这块钟灵毓秀,物产丰饶的土地上,40多万盐津人民开拓创新,锐意改革,奋发图强,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经济发展的新篇章,铸就了社会进步的新辉煌。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县生产总值由21.3亿元增加到38.3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GDP突破万元大关,达10022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9199万元增加到1.52亿元,年均增长10.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8.3亿元增加到19.3亿元,年均增长18.4%;规模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60亿元,是“十一五”的2.8倍,年均增长2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1亿元,年均增长15.5%。

  产业培育成效突出。累计开工建设重大重点产业项目153个,工业总产值从20.4亿元增加到44.8亿元,规模以上和限额以上企业分别增加到9个、13个;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48户;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44.6%,荣获省委“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称号。清洁载能基地建设快速推进,电源、电网、负荷联动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初具雏形,配套功能基本完善,产业项目加快集聚;农业科技园区机构搭建完成、规划编制基本结束;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为38.3%,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水田新区建设取得突破,老县城和黄桷槽片区提质改造有序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实效,城市功能逐步完善;生态乡镇创建扎实推进,完成新农村示范点建设466个,城镇化率由2010年末的15%提高到23.9%。

  发展基础日益夯实。农村公路由1000公里增加到1300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449公里,行政村路面硬化率达92%,“乡乡通油路”目标全面实现;连续开工三大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完成五小水利工程1771件,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万亩,解决14.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电网改造率达95%。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加大,成功申报云南盐津乌蒙峡谷地质公园;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末的50.5%提高到55%;荣获“中国·桢楠之乡”称号。

  改革创新成果丰硕。县乡财税增长激励机制、部门“比例·绩效”预算和“群众参与预算”三项财政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投资环境明显改善,“9+3”包帮办、投资商评议政府部门等制度深入人心,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市外到位资金逐年增加。县级投融资框架成功搭建,融资能力明显增强,累计帮助企业融资36亿元。农村改革取得突破,累积流转土地15万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44家,被评为“全国首批创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县”。

  社会事业跨越发展。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薄改计划及营养餐工程深入实施,新建校舍17.2万平方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学前教育率分别提高3.3、24.1和28.5个百分点,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7.8年。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2%,成功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殡葬改革深入实施。平安创建活动继续深化,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荣获“省级先进平安县”。

  民生保障明显改善。组织实施了50件惠民工程,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建保障性住房1610套,改造农村危房15070户,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医保参保率达90.6%。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50万人次,五年减贫5.8万人。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末的13559元、3430元提高到21248元、7351元,年均分别增长9.4%、16.4%。(通讯员 廖代江)

来源:昭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