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法院人”系列: 郁青 八十八岁依然追梦人

17.04.2015  13:13

永远的法院人”云南法院离、退休老干部系列报道之二

     女法官郁青:八十八岁依然是法治追梦人

        ——记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离休法官郁青

    人物名片:郁青,江苏宜兴人,1927年出生,10岁时因日寇侵略家园尽毁外出辗转逃难。抗战胜利后,到上海定居。1949年6月考入当时的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响应“进军解放大西南”的号召来到四川,1950年1月军政大学预科毕业,分配到商业战线工作。1951年在最高检察署西南分署检察班培训,同年底分配在最高检察署西南分署工作。1954年底调云南省检察院,1975年调到省高级人民法院,任省高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事审判庭庭长。1983年离休。离休后,多年从事法律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

    昆明市滇池路云南省检察院小院宿舍,繁花盛开,绿荫映帘,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离休老法官郁青正在翻看一份刊发有“金砖国家大法官论坛在三亚开幕”新闻的《人民法院报》。“加强各国司法机关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很好!” 郁青很高兴。八十八岁高龄,一头短发,身材清瘦,脸色红润。响应“解放大西南”的号召,上海学生郁青毅然加入解放军挺进大西南,参加新中国法治建设。检察官、法官,这位淡定平和的法律工作者身上有着一种特别的气质。 “我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当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是全国人民的期盼,很好。虽然我今年八十八岁了,但是我同样关注当前的司法,我们依然是法治追梦人!”送我出门时,郁青说。

    一、家园破碎:从江南女孩到解放军战士郁青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在家中排行老三。祖父开办了当时县里的第一家电灯公司——宜兴耀宜电灯公司,还开创了规模很大的三新旅社。父亲毕业于复旦大学,在宜兴的一个中学任教。 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祖父的电灯公司和旅社在日军的轰炸中彻底毁灭。国难家仇,郁青一家三代人无家可归逃难到乡下。哥哥郁群在暨南大学就读,在学校就参加学运,后来到苏北参加了解放军。抗战胜利后,父亲到上海工作。刚解放的上海掀起了欢迎解放军的热潮,哥哥所在的解放军部队也回到上海。郁青,这位从未离家出过远门的江南女孩,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满怀对革命事业的憧憬,1949年6月独自从上海到南京,考入当时的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正在上高中的四妹也考入了第三野战军军政大学。在南京系统学习“两史”(社会发展史、中国近代史)期间,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都来二野军政大学给学员们上大课。他们讲革命形势、军事、政治,大操场上席地而坐的上万名学员听得聚精会神,坚定了革命的意志。因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1949年开国大典后,全校师生积极响应“进军解放大西南”的号召,入编军大四团的郁青和战友们随着二野作战部队进军大西南。 “当时被二野政委邓小平称为‘小长征’的进军大西南任务艰巨,对部队中的知识青年来讲是个考验,也正是这样的学习和行军锻炼,奠定了我们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郁青说。进军大西南的过程中,郁青清楚记得几件事。1949年12月6日,部队正沿着湘西公路挺进大西南。突然,一辆吉普车停下来,二野司令员刘伯承亲切地向大家问好。许多同志都纷纷围上去,只听见“刘司令员好”、“首长好”一片欢呼声。刘伯承司令员笑着向大家挥手说:“同志们辛苦了,明天给你们派汽车来。”这次行军路上与刘伯承司令员的近距离见面,大家都很兴奋。战友们纷纷议论着,脚步也加快了,疲劳也忘记了。还有一次,是1949年深秋,从长沙出发开始徒步行军时,郁青的脚走肿了,在川湘公路上,对面来了另一支四野的南下部队,大家沿公路两边放下背包就地休息,互相拉歌鼓劲,场面十分热烈。这时,对面部队中一位不知名的战友见到郁青双脚红肿,便从自己的背包上拿出一双全新的军布鞋硬送给她。想到这位战友在作战部队更需要这双鞋,郁青婉言谢绝。这位战友诚恳地说:“小同志,你的双脚已经走肿了,如果不换一双轻便的布鞋,你跟不上队伍,就走不到大西南了。”经他这么一说,加上周围战友们的劝说,郁青感激又不安地收下了这双布鞋,两支部队片刻之间又分别前行。 “这种革命友情和高尚情操,只有历经岁月才能懂得,遗憾的是当时我太粗心,竟然忘记了问这位战友的名字。如今只能默默祝他健康长寿,好人一生平安。”郁青说。郁青和战友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跨越7个省,行程8000里,历时3个多月,终于胜利完成挺进大西南的任务。在四川隆昌举行毕业典礼后,郁青分配到商业系统工作,“当时不法商人囤积居奇,扰乱市场,我们商业战线的主要任务就是稳定物价,保障供给,改善民生,我具体负责商业统计工作,也蛮好”。 “我的一生跟着共产党,从解放大西南到建设大西南,无怨无悔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当年我们这批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如今都成了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回首往事,感慨万千,也会为自己坚定信仰扎根边陲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