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时代前进的号角——“十二五”期间文化改革发展成就卓著

02.11.2015  08:48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广大文化工作者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我国文艺创作活力不断迸发,优秀人才和作品不断涌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进一步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全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对外及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向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发展,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艺创作繁荣发展

        在不久前闭幕的“2015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上,由国家京剧院推出的现代京剧《西安事变》首演即获观众盛赞,中央歌剧院创排的原创歌剧《我的母亲叫太行》讴歌太行军民浴血奋战的精神,中国儿艺儿童剧《红缨》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搬上舞台,国家话剧院在《中华士兵》中塑造了中国军人精忠报国的英雄群像。各地也相继创作了一批以中国梦为主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作品,京剧《杨靖宇》、川剧《还我河山》、民族歌剧《彝红》等,彰显了文艺工作者勇攀艺术高峰的决心和信心。

        中国交响乐团的艺术家近年来多次奔赴重庆市南岸区迎龙镇,为盲童和农民组建乐队,并手把手教他们演奏。辛勤付出结出了硕果,今年9月22日,中国交响乐团携手重庆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重庆市北斗村农民管乐队演出《最好的未来》公益音乐会,用交响艺术的方式展现生命的色彩。一年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在文艺工作者中引起很大反响。如今,走到人民中,听他们的故事、体验他们的情感已经成为文艺工作者的“必修课”,也成为内容最丰富、感情最真挚的一次艺术体验和提升。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活力不断迸发,创作力度明显加大,我国文艺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推出讴歌时代、讴歌人民的优秀作品。据统计,2014年,全国8769家文艺表演院团原创首演剧目1449个,比2013年增加92个。2011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154.7万场,观众人数为74585.1万人;2014年演出173.9万场,观众人数达91019.7万人。

        艺术创作生产的利好政策密集出台,进一步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供保障与助力。今年7月,国办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中央财政支持优秀戏曲剧本创作等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令戏曲界振奋。《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于10月19日公布,为“繁荣发展文艺大计”垒基砌阶、立柱支梁,是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文化部紧密配合中央政策也出台了系列扶持计划,实施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计划,大力扶持京剧、昆曲地方戏以及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扶持剧本创作的“三个一批”、培养人才的“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也在有序推进。

        经过长期筹备,国家艺术基金于2013年底正式成立。两年来,共对1121个艺术项目给予立项资助,资助总金额达11.62亿元,为繁荣艺术创作、推出精品力作、培养艺术创作人才鼎力相助。

        公共文化服务亲民贴心

        在浙江嘉兴,市民不用担心周末无处可去,只要登陆“文化有约”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就可以预约参加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场馆举办的展览、培训、演出、亲子阅读等各类活动,这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北京市东城区于2013年5月建成并开通“东城区公共文化服务导航网”,从而方便公众快捷获取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文化供给与需求的对接与交流互动。近年来,现代科技融合公共文化服务,为文化需求与服务供给架构起互通的桥梁,形成互动的平台。主动预约、按需供给,评价反馈、对接需求,成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常态。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度重视。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十八大提出要加快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2015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

        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围绕着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两大主题稳步推进。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包括国家、省、地市、县、乡、村和城市社区在内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老百姓可以走进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文化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也可以坐在家里享受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带来的公共文化服务,还可以参加文化馆和乡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组织的文化生活。

        系列举措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据统计,2011年全国公共图书总流通人次为37423万人次,书刊文献外借册次为28452万册次;2014年总流通人次为53036万人次,书刊文献外借册次为46734万册次。同时,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4年底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3.55万个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点、70万个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全国公共图书馆共有电子图书50673.64万册。

        文物保护力度加大

        “十二五”期间,全国各级文化文物机构加大文物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古籍保护等方面工作力度,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共同养护好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有序推进,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摸底调查全面完成。目前,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化遗产76万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0多处;可移动文物4000多万件,其中国家评定的珍贵文物有417万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56万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70多项。目前,我国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有48项,位居世界第二,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38项,位居世界第一。

        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中央财政每年投入80多亿元对国宝级文物进行保护。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重点加强防火、防盗、防破坏。除了保护,还要千方百计让文物活起来。国家对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行免费开放,就是要吸引观众多去参观,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据统计,2011年全国文物机构接待观众人次为56687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参观人次为14021万人次;2014年接待观众人次为84256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参观人次为22403万人次。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2015年7月,动漫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受到众多影迷的青睐,该片上映15天票房便突破6亿元,成功刷新了国内动画电影票房榜单。这也更坚定了人们对动漫产业的信心。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处在快速增长期。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1万亿元,占GDP的2.75%。2014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39万亿元,比2013年增长12.1%,比同期GDP增速高出3.9个百分点。4年时间即翻一番,而且电影、数字出版、网络游戏等许多文化产业是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可见文化产业发展之强劲。现在,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GDP的3.76%,7个省、市的文化产业占到GDP的5%以上。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漫产业近年来保持着快速发展,动漫企业茁壮成长,动漫业态不断创新发展,优秀动漫产品不断涌现,动漫成为文化产业中最具发展实力和潜力的行业之一。2014年末,经文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认定的动漫企业全国共有669家,重点动漫企业43家。

        为了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部实施了《2015年扶持成长型小微文化企业工作方案》,以提升小微文化企业在新常态下的成长能力,激发文化领域创新活力,形成文化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对外文化交流精彩纷呈

        如今,春节已不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随着“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年(节)”等各种文化品牌活动遍及全球,春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文化节日,也成为中国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平台。

        “十二五”以来,我国对外文化工作影响覆盖全球,我国已与157个国家签署了文化合作协定,初步形成了覆盖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网络,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数量到“十二五”期末有望增加到25个。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95所孔子学院和100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不断提升,对外广播和电视在播出语种、播出时间和发射功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节目和频道在境外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一带一路”为对外文化交流打开了新思路。目前,我国围绕“一带一路”大力开展对外文化工作,开创了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品牌活动,提升了中华文化在沿线国家的影响力,夯实了我国与沿线国家长期友好、合作共赢的民意基础。同时,对外文化工作内涵不断丰富与深化,对外文化贸易体系逐步建立,对港澳台文化工作日益深化。

        风正好扬帆。我国文化建设已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乘着国家系列文化发展利好政策,大力推动文化改革发展,把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高潮。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时不我待,发展繁荣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