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金花的“扎染”梦:用“慢”的方式传承老手艺

26.05.2016  14:48

张翰敏介绍扎染

扎染工艺

扎染的颜色都是来自植物

    “我小时候,在村子里看过很多美好的传统手工技艺。但现在我的孩子,他可看到的越来越少了。时间一天天流逝,我觉得面对传统技艺,我们不能再等了。”云南省大理州喜洲镇周城村的白族人小白说。

    5月24日,2016“七彩云南全国手机媒体四季行”媒体采访团来到周城村采访时,探访了小白和她所创立的蓝续绿色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蓝续”)。如果没有当地人带路,要找到小白和蓝续可不容易。

    蓝续隐藏在周城村大充路一个小巷子里,沿着周城村里的石板路走,经过流水的小沟渠,蓝续就在一座古色古香的白族民居内,刚到门口,就能闻到一股植物煮过后特有的味道。

    80后的小白,原名张翰敏,她是土生土长的周城人,曾因读书和工作的原因离开故乡。大学毕业后,张翰敏留在北京工作,那几年间,她只是偶尔抽空回周城看望奶奶,在家的时间很少。

    “慢慢的我越来越觉得,外面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所以几年前,我决定辞去工作,回到云南。”张翰敏说。

    回云南之初,张翰敏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她决定给自己一些“休息的时间”思考。当时正在孕期的她,喜欢跟村里的老人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她发现一座村子的变化,不仅仅是房屋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变化。

    周城是大理地区白族生活习俗、服饰、语言、民俗活动保存最完整的村落之一,有着“白族民俗活化石”之称。周城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定居,是白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重要的扎染艺术聚集区。

    但是,张翰敏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村里原本保有的一些传统技艺正在面临消失的危险,这些变化,让她最终决定要做一些事情。

    “我从到在这里长大,小时候看到过很多的传统手工艺,但是现在这些手工艺保留下来的越来越少,比如手工布艺,原来村里很多人都在做,但是现在只有4、5个人在做,如果我们再不介入,随着老人的逝去,这些手工艺很有可能就会消失。”张翰敏说。

    张翰敏的丈夫也是大理人,怀着共同的想法,夫妻二人开始了学习古法扎染的旅程。

    最开始他们找到村里还掌握古法扎染技术的老人,通过口口相传、手手相教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个过程他们坚持了一年多。在此期间,最让张翰敏感动的是老人们对待自己做了半辈子的手艺的态度。她说:“老人们都是无私地教给我们这项技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很感动,我希望有一天蓝续被更多的人知道,是因为这些老艺人,有他们的存在,才有我们的今天,他们传递给我们的是有温度的东西。

    经过努力,张翰敏的古法扎染技术从开始只有一两个人做,到后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她觉得这也是她坚持古法扎染的最大成功。

    30多岁的洪彩霞是大理人,目前在蓝续负责染色工作。洪彩霞说,她之前到过山东等很多地方打工,后来回家时无意中了解到张翰敏正在做古法扎染。

    “我家在大理古城那边,那边已没有人做这个,了解到小白的事情后,我很喜欢,所以愿意来蓝续工作,看着不同的颜料染出不同的布,不同的图案,每一次我都会有期待。”洪彩霞说,“做工作还是要自己喜欢,我觉得我很适合现在的这份工作。

    目前,蓝续有7名全职员工,10名兼职员工,大多数都是年轻人。

    “其实,有时候作为90、80后的我们,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工资,更重要的是要看在这个工作中能不能获得价值认同,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张翰敏说。

    张翰敏认为,对传统技艺的保护,除了要学习技艺以外,如何在传承中盈利同样重要。

    “我觉得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同情,或者是说通过很卑微的状态说,你赶紧来给我钱。”张翰敏说,“我们希望给大家一个态度:这个东西是好的,我们的工作是有价值的,这样也才会慢慢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据悉,目前蓝续生产的产品形态有围巾、灯罩、桌布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销售,由于古法扎染工序较多,且运用纯天然的植物染色,因此产品产量不高。

    尽管现在蓝续的产品供不应求,但是张翰敏依然坚持古法扎染,她不想“着急的去做任何事,而是希望稳稳地走”。

    张翰敏说,她喜欢“顺应自然”,由于扎染用到的植物很多,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染出来的布料颜色也有所不同,她不喜欢“强求”,她坚持按照大自然的规律获取天然的色彩。

    “我们今年主要要做的就是把板蓝根基地建起来,因为板蓝根是扎染一种重要的原料。”张翰敏说。

    未来,张翰敏将重点做古法扎染的收集工作,例如扎染图案研究、对传统老艺人的纪录,发掘传统产品背后的故事。“我要用一个‘慢’的方式做这件事情,这必须要有耐心。”(完)(新华网 詹晶晶)

编辑:孙瑞婷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