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90后,留在人间都是爱:追记战士程俊辉

22.07.2016  12:16

  英雄走了,留给家人、亲友、战友的,是无尽的哀思。

   家人眼里的孝顺儿

  程俊辉的家在重庆市长寿区龙河镇金明村毛冲湾。

  如今,他家门口的3棵李子树果子缀满枝头,奶奶专门为小庚庚(“庚庚”为程俊辉的乳名)喂养的10多只肥壮的鸡在树下觅食。这些都是老家人为程俊辉今夏回家探亲准备的。

  今年5月初,程俊辉打电话给爷爷奶奶:“7月份我一定回来看你们。”入伍近4年,这是程俊辉第一次说要回家探亲,两位老人喜不自禁。如今却物是人非,庚庚再也无法兑现承诺了。

  奶奶说,庚庚小的时候,父母出去打工,庚庚都是住在叔叔家,由奶奶一手带大。程俊辉的叔叔程志理说:“庚庚从小就很懂事,小学4年级就帮助婶婶清洗家人衣物,还帮着上班的婶婶照顾尚在襁褓中的妹妹。农忙时节,还能看到程俊辉在田里忙活。

  当兵离家前,程俊辉把爷爷奶奶住的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家具也擦了一遍又一遍。临别时,他对奶奶说:“以后我帮不了您收拾家里了,您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做家务慢一点。”奶奶的牙掉光了,在部队选改为士官第一次领到工资后,程俊辉就寄了2000元回家,让奶奶到医院安装假牙。

  听到儿子牺牲的消息,父亲程志跃犹如五雷轰顶,一度不能言语。“庚庚说要去边境扫雷的时候,我就担心会有危险。但是庚庚了不起,给我们争光了!

  “等庚庚回家,一等就是4年,眼巴巴地快把他盼回来了,哪晓得会是这个结果。”程俊辉的母亲张小林说,在程俊辉牺牲前一周,家里刚刚把他的房间装扮好,还装上了新买的空调,就是为了“让庚庚回来时住得舒适些”。

  2015年9月份,来昆明做工的父母,想去扫雷部队看看他们的庚庚,可程俊辉却对父母说,部队刚刚组建,任务重,怕给部队添麻烦,不让父母来队探望。

  母亲到现在还在埋怨自己:“想起来都后悔,当初哪怕是只能在营门口望一望、看一眼,也得去看看我的庚儿啊。

   师生眼中的好同学

  程俊辉在长寿二中读书时的班主任覃伟露出满脸的惋惜。

  那是2012年的冬天,程俊辉找到覃伟,说他准备报名参军。考虑到他学习成绩很好,如果报名参军就失去了参加高考的机会,覃伟劝他先参加完高考再作打算。

  可程俊辉的执着远远超出了覃伟的想象。覃伟说:“我多次找他谈都没能改变他的决定。

  在英雄故里,与英雄素不相识的19岁姑娘杨婷,自发到烈士陵园送别英雄。她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程俊辉的事迹,深受感动:“英雄的精神激励我认真对待人生,英雄一路走好!

  在扫雷部队驻地,文山学院师生自发前往凭吊烈士。该校大四学生李兴说:“作为90后,奉献自己的青春为边疆扫除雷患,守卫人民的幸福生活,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在互联网上,程俊辉光荣牺牲的消息一经发布,数不清的网友跟帖祭奠。“又一位扫雷战士为了祖国献出了生命,致哀,致敬,扫雷英雄,一路走好。”“他肯担当,不畏千险万难排地雷。”“他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

   战友眼中的暖男

  程俊辉对生活的热爱,对战友的关怀,让官兵们无法忘怀。

  摆在扫雷三队营区的那一盆盆兰花,是程俊辉和战友们一起从野外移栽回来的,如今战友们更加悉心地照料。他和战友从雷场救下的一只小松鼠,取名“安归”,寓意战友每天都能平平安安地从雷场归来。

  这些天,扫雷三队一分队一班宿舍里,程俊辉生前的床铺空着……战友们有时还会产生一瞬间错觉,仿佛程俊辉一会儿就回来了,“他只是出去打扫卫生了,或许又是去帮战友收衣服了……

  战士们说,程俊辉不论见到谁有难处,总会慷慨解囊。今年3月初,二班下士徐刚的母亲生病住院急需用钱,程俊辉毫不犹豫地借给徐刚4000元钱;4月中旬,驾驶员李智恒生病准备到文山州医院诊治,程俊辉掏出1000元钱借给他;同班下士刘佳荣扫雷作业时手臂被太阳晒脱了皮,程俊辉买了一副护肘送给他……清理程俊辉的遗物时,大家发现,程俊辉牺牲时身上只有47.5元钱,而他先后借给6个战友的钱,就有17000元。

  雷场上步步惊心,稍有不慎,随时都有触雷伤亡的危险。生死面前,程俊辉总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战友。

  下士李书明不会忘记——去年11月底,部队进入“死亡谷”展开排雷作业,他用扫雷耙清理爆沟时,刨出一枚木柄已经高度腐烂的手榴弹,当时拉火环缠在耙齿上,弹体已经掉落在了地上,呲呲冒着白烟。李书明吓得动弹不得。“卧倒!”危急时刻,程俊辉一把将他扑倒在地上,用自己的身体为战友筑起了一道“挡墙”。

  中士李洋也不会忘记——今年4月,一班扫雷小组进入灌木茂密的李家湾雷场,程俊辉和他拿着砍刀在前面开路。走到一隘口时,李洋正要挥刀砍倒前面的灌木丛,被程俊辉一把拉住。抬眼望,李洋惊出一身冷汗:就在头顶上方不足1米的树枝上缠着一条黑色的胶皮线,胶皮线一头系着手榴弹。程俊辉下令小组成员立即疏散,他自己掏出小剪刀,左手轻托弹体,右手剪断胶皮,把这颗危险的手榴弹接了下来。

  本报记者 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