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历史文脉 保存城市记忆

15.06.2023  09:48

昆明文物保护单位总量增至683项,不可移动文物利用率达69.2%

来源: 昆明日报   

昆明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3万年人类活动史,滇池地区拥有3000年文明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昆明沉淀了无数丰富多彩、弥足珍贵、极具地域特点的文化遗产。

日前,记者随省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在昆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执法检查时获悉,目前,昆明市文物保护单位总量已由2010年末的333项增至683项,不可移动文物利用率达69.2%,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修缮保护

形成文物保护管理网络

为进一步做好全市文物保护工作,2021年,昆明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中心成立,具体负责全市文物和考古业务技术指导工作。各县(市)区均设立文物管理所,形成市、县(市)区文物行政监管和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文物巡查管理的文物保护管理网络。

昆明市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城市更新改造制度中,明确在项目规划中增设“历史文化名城专章”,建立新发现历史文化遗产线索“预先保护名单制度”,并将不可移动文物纳入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在片区更新改造和项目建设中,将片区内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纳入片区规划同步实施。全市基本构建起以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为主体,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为补充的文物保护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昆明市坚持每两年公布一批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每三年公布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积极申报全国重点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市文物保护单位总量由2010年末的333项增加到683项,还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及结合城市更新改造普查发现的一般文物1600余项。经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市、县(市)区各级各类博物馆和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共普查登录可移动文物13264件(套),基本摸清了全市文物资源底数。

在加强文物修缮保护方面,“十三五”期间,昆明市实施石龙坝水电站、筇竹寺、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工程100余项;“十四五”时期以来,共实施福林堂、国立艺专旧址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工程50余项。目前,昆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保养率达100%,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保养率达92%,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保养率达81%以上,确保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构或专人管理。

全市积极组织开展重要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完成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中央电工器材厂一厂旧址等15个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专项保护规划,严把文物保护单位维修、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项目审批各个环节,有效确保文物维修工程科学合理,文物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内施工作业安全规范。目前,全市已建立文物、规划、国土、建设、公安消防、城市管理等部门相互联动的文物行政管理机制。

挖掘价值

推动文物与多业态科学融合

昆明市科学推动文物资源与旅游业、文化产业、公益事业有机结合,大力扶持以保护和展示西山龙门、金殿、大观楼、黑龙潭、圆通寺等不可移动文物为主体的公园、景区景点发展,大力扶持翠湖·讲武堂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积极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禄劝段、寻甸段规划及建设工作,推进翠湖、龙泉宝云博物馆群落建设。目前,翠湖博物馆群落基本成形,对外开放博物馆20家,形成4条参观旅游线路;龙泉宝云片区28栋文物建筑通过政府主办、吸引社会力量兴办等方式,利用文物建筑建设各类专题博物馆,现已建成博物馆6家。

全市大力推动行业和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构建以国有博物馆为龙头、行业和非国有博物馆为两翼的博物馆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备案博物馆总量达40个,平均21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实现历史文物与文创产业有机融合,昆明市积极推动博物馆与文创产业融合,成功孵化云南讲武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以文博资源活化创新为主要业务的文博类文创企业,同时,积极推动不可移动文物与博物馆、非遗展示传承、传统商贸、文创经营、文艺演出、旅游景点、公共服务、公共办公、旅游接待服务等业态科学融合。

全市还深化考古研究和宣传,2018年至今,共开展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23项。通过有效整合历年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昆明市逐步完成官渡珥季路火葬墓地、宜良青龙山青铜时代墓地等出土文物整理工作,并强化大遗址保护利用,启动实施石寨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完成石寨山古墓群环境整治项目、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开展石寨山古墓群考古工作站、基础展示设施、游客服务设施、河泊所遗址数字化展示等项目。

传承利用

增强文化遗产自身活力

在健全非遗保护体系方面,昆明市组织开展非遗资源调查、健全名录体系,积极遴选项目并申报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2021年,“云子围棋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当前,昆明市正组织开展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截至目前,全市共采访民间艺人800多名,收集整理文字资料200多万字、音视频300多个小时、图片2万多张、实物2000余件。

目前,昆明市通过发放传承补助、鼓励建设传承设施、提供培训机会等方式,支持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自2019年以来,市、县两级文化主管部门累计培训各级代表性传承人1000余人次。针对传承人高龄濒危的项目,昆明市组织开展“濒危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完成杨茂、张月仙、史宝凤等13位高龄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此外,昆明市利用民族民间传统戏剧、舞蹈、音乐等,打造“昆明市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昆明滇剧艺术周”“昆明民族时装周”等品牌活动,并通过长期扶持引导,培育一批致力于滇剧、花灯传承的民间队伍。如今,滇剧惠民演出、戏曲进校园、庭院剧展演等活动,已成为展示地方戏曲文化的一张张名片。

在新形势下,昆明市出台政策措施,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如省级非遗项目“寻甸牛干巴制作技艺”产业化发展带动乡村就业和经济增收。此外,西山区市级非遗项目“葫芦雕绘”从葫芦种植、技艺传承到葫芦丝乐器制作与培训,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葫芦文化“产学研”体系。

全市还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民族民俗节庆和中国(昆明)官渡非遗联展、龙泉探梅非遗展、圆通樱潮非遗展等活动平台,组织开展非遗技艺展示、作品展示、产品推荐和销售,大力开展非遗进景区活动,利用火把节等民族节庆,开展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各类专题活动,打造当地旅游重点产品。

放眼未来

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为保护、利用好昆明众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下一步,昆明市将坚持规划引领,把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有机融合,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断加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布申报力度。力争到2025年,全市文物保护单位和非遗项目总量达800项以上。

昆明市将认真做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确保“十四五”期间实施文物保护工程不低于100项;积极推动昆明博物馆业健康规范发展,大力推动国有综合类、专题类博物馆建设发展,不断完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积极探索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鼓励社会力量利用民间收藏、个人收藏,建设行业和非国有博物馆,充分发挥好博物馆在历史文化展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积极推进非遗专题博物馆、传习所等设施建设,持续加大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强化非遗资源的合理利用,引导、支持非遗项目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记者杜仲莹报道)

截至2023年4月,昆明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83项(68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项(29处)、省级72项(73处)、市级154项、县(市)区级430项;共有注册备案博物馆40个、国家一级博物馆2个、二级博物馆2个、三级博物馆3个;共有非遗四级名录项目703项,代表性传承人675名;共有3个省级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15个市级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成省级、市和县(市)区级非遗传承基地25个、各级非遗综合展示馆(室)和传习馆(所)8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