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两所学校试点“电子书包” 学生上课不用带课本无纸化教学真的好吗?

13.04.2015  11:39

电子书包进课堂,有人高兴有人忧。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学生人手一本教材、一本练习册、一支笔,再配以老师讲解——这是大家熟悉的传统课堂。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这种传统课堂教学会产生什么变化?近日,一堂打破常规的体验课在海贝中英文国际学校上演:课堂上,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说教式教学被电子书包取代,每个同学都是课堂的主角;解题、练习过程都能实时映射到电子互动大题板上;表现出色的同学马上就能得到老师的鼓励,课堂气氛非常轻松。今年全国各地都开始电子书包进校园试点,此举是为响应教育部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的项目之一。我省也在昆明海贝中英文国际学校和文林小学选择了3个实验班,搭建使用电子书包的技术平台。

好在哪

师生互动课堂生动有趣

课堂上,海贝中英文国际学校地理老师张杨精心设计了《中东石油输出之路》的一堂课。上课时,张杨通过电子书包,用一张世界地图和学生展开互动,揭开这节课的主题——中东石油如何输出,随后她图文并茂的展开了自己的地理课。

如果是你来修建一条中东石油输出的管道,你会如何设计?大家按自己的想法,画出路线示意图。”课程学习后学生展开了热烈讨论,然后各自通过电子书包,设计了输油线路“发送”给老师,张扬即时收到每个学生的路线图,与全班同学分享。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个学生课桌上都有一台平板电脑,老师通过操作电子互动大题板与学生互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师生互动也很频繁。“地理学科如果只通过课本教学可能不够直观,但电子书包让课堂变得非常有趣。”张杨说。“实在太有意思了,我觉得自己的学习兴趣瞬间被吸引出来。”该校初一学生杨烁高兴地说。“我觉得电子书包提高的学习内容由浅入深,而且无论什么疑问都能得到解答,负担轻了,学习热情也上来了。”同样是初一学生万弋莎在用完电子书包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