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民警到高校开展“无诈校园”宣传活动

20.03.2018  18:31

 

近日,云南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暨昆明分中心民警到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识别和应对能力,防范校园诈骗案件发生。

 

 

活动现场,民警通过悬挂反诈标语横幅、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宣讲,现场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进一步增强学生防范意识。活动期间,民警还为三万余名高校学子开展了防骗专题讲座,介绍云南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基本工作情况,并结合真实案例详细讲解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行骗手段和防范知识。

 

 

 

高校常见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知识小贴士

 

 

1.网络刷单诈骗

 

日入上百”、“不收取任何押金”……每当这些诱人的字眼出现在网络兼职广告中,便会吸引不少年轻人的注意。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涉及大学生诈骗案件中,网络兼职诈骗方式最容易得手,不法分子往往抓住部分在校大学生找兼职赚钱的急切心理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

 

兼职刷单”诈骗形式侵害对象多为无固定职业的年轻人及学生,一般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向群众(尤其是经常上网的年轻人及学生)散播。所谓的“高额回报”“快速致富”往往都是诱饵。

 

 

2.冒用学生身份贷款

 

不法分子利用在校大学生涉世未深、又想赚点零用钱的特点,编织谎言称“自己在某网贷平台工作,需要冲业绩”,引诱在校大学生帮忙办理“贷款”——让在校大学生用自己的身份信息申请网络贷款,将放款转账至骗子提供的指定账号,骗子还声称本金及利息由他本人按期偿还,同学每贷款一笔即可得40-150元的佣金。最后,申请人却发现骗子早就拿了放款的钱跑路了,欠款仍需申请人自己偿还。

 

警方提示:

 

年轻人应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倡导合理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科学制定消费计划,结合自身实际,量入为出,不盲从、不攀比、不炫耀,切忌超前消费、过度消费、从众消费。切勿贪图小便宜,切勿抱有“既想赚钱,又要轻松不费劲”的心态,以免因小失大。在校大学生可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勤工俭学”,通过自己诚实合法的劳动创造财富,培养节俭自立的意识。如发现被骗,或遭遇其他不法行为,请立即拨打110报警并向校方反映。

 

 

3.机票改签诈骗

 

案例:刘某收到一条短信,内容为航班因机械故障无法正常起飞,要求她及时联系“客服”办理退票业务,退票补偿误机费300元。因为短信里各项信息都准确无误,刘某赶紧拨通了短信中“客服”的电话,一名自称是航空公司客服人员的男子接起电话,承诺会补偿她“误机费”,但必须以微信转账的形式退还。于是,“客服”给了刘某一个微信号,添加好友后,对方以“航空公司所使用的是国际版”为由,要求她先把自己的微信改成英文界面。刘某改完后,对方立即让其点击“转账功能”按键,并表示只要将改签的“航班号”009132输入就可完成操作。按照对方指示操作之后,刘某收到银行扣费短信,9132元被划走。原来,刚才输入的数字不是航班号,而是转账金额。

 

警方提示:

 

(一)购买机票应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客服电话、机票代售点等正规途径,避免使用搜索引擎点击到钓鱼票务网站。

 

(二)骗子经常使用改号软件,假冒“400”开头航空公司官方电话。因此,乘客在收到类似“航班取消、航班变动、机票退签改签”等内容的短信时,应通过航空公司官方客服电话、机场官方客服电话等多方渠道核实,不要盲目轻信来路不明的信息,更不要拨打短信中提供的陌生号码。

 

(三)网络购票时要注意保护隐私,切勿向陌生人透露银行卡的卡号、有效期、余额等相关信息。

 

 

4.购买网络游戏装备诈骗

 

学生小李报警称自己在玩游戏时加了一位QQ好友,向李某低价销售一套游戏装备,谈好价钱后小李通过微信向对方转账支付了1560元,之后却再也联系不上这位卖家了。

 

警方提示:

 

针对网络游戏最常见的诈骗方式就是在贴吧、QQ,或是论坛里发“广告帖”,打着销售游戏装备或是账号行骗,在得到对方的转账后便“消失”,以此来骗取钱财。有些不法分子还会以“代练”的方式得到玩家提供的汇款及游戏账号,以此来盗取玩家账号。这些游戏账号虽然并不是实物,但很多都价值不菲。

 

在网络交易中,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轻信他人,千万不能仅凭对方的几句话便信任对方,以免上当受骗。交易时,最好能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以保证账户和财产安全。此外,在游戏中不要轻易地将自己的账号密码告诉他人,以免被“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