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下调电解行业率先受益 六股大胆满仓

10.04.2015  10:05

  昨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工商业用电价格,其中,下调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约2分钱,将全国工商业用电价格平均每千瓦时下调约1.8分钱,并下调铁矿石资源税征收比例,减按规定税额的40%征收。

  会议认为,进一步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是坚持定向调控稳增长、调结构,精准发力促创新、扩就业的重要举措。

  会议确定,集中用半年时间开展专项行动,在全国全面清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涉及行政审批前置、市场监管和准入等具有强制垄断性的经营服务性收费,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等。

  为降低企业成本、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经济增长、有扶有控调整产业结构,适当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工商业用电价格。

  一是按照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下调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约2分钱。二是实行商业用电与工业用电同价,将全国工商业用电价格平均每千瓦时下调约 1.8分钱,减轻企业电费负担。继续对高耗能产业采取差别电价,并明确目录,加大惩罚性电价执行力度。三是利用降价空间,适当疏导天然气发电价格以及脱 硝、除尘、超低排放等环保电价的突出结构性矛盾,促进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

  “这符合此前市场预期。”卓创资讯分析师刘冬娜认为,按照煤电联动政策,煤价上涨电价上调,煤价下跌电价下调,如今煤炭价格处于低位,而且从数据来看,我国不少地区出现了用电量下滑、电力供应过剩的局面,电价下行压力较大。环渤海动力煤平均价格在连续下跌之后,昨日再次下跌10元/吨至459元/吨,环比下降2.13%,同比下降14%。

  刘冬娜分析,电价下调,整个电力行业利润将缩水,本就深陷寒冬的煤炭行业也将再度承压,而煤炭供大于求的状况并没有改变。不过,下游行业尤其是高耗能行业则将受益于电力成本降低,毛利率有望提升,有色、钢铁、水泥、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盈利水平将得到改善,其中电力成本占比近40%的电解铝行业最为受益。

   西部资源(600139):新能源和有色金属多元布局形成

  公司主要从事铜矿、铅锌矿等有色金属采选业务,目前正试图打通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公司拥有多家涉矿子公司,其中,阳坝铜业拥有杜坝铜矿采矿权、阳坝铜矿采矿权和铁炉沟铜矿探矿权,杜坝、阳坝的矿石保有量分别为116万吨和161万吨,铁炉沟探明的总矿石量为215万吨。银茂矿业目前有虎爪山和平头山两个矿段,可开采的为虎爪山矿段可采资源储量为349.39万吨。

   西部矿业(601168):矿产资源综合开发矿企

  作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为主的大型多金属矿业公司,是我国第二大铅精矿生产商,第四大锌精矿生产商和第七大铜精矿生产商。此前公告显示,公司持股50%的合营公司双利铁矿,主营铁矿开发,拥有霍各乞二号铁铜矿采矿权以及霍各乞三号铁矿采矿权。其中,二号铁铜矿的铁铜矿石资源储量为1278.2万吨,生产规模100万吨/年。

   江西铜业:铜价下行,阴极铜业务规模扩大增收减利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范海波,吴漪,丁士涛 日期:2015-03-26

  事件:2015年3月25日,江西铜业发布了2014年年报。公司14年实现营业收入1988.33亿元,同比上涨13.04%;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8.51亿元,同比下降20.04%;扣非后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17.34亿元,同比下降44.48%。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82元,扣非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50元。

  点评:

  铜价下行,公司业绩承压。2014年铜价宽幅震荡,全年伦铜跌幅为14.78%,沪铜跌幅为13.38%。在美国结束QE、中国经济疲软、铜精矿供应过剩预期和美元走强的背景下,原油价格持续破位暴跌,大宗商品市场低迷,2015年1月末沪铜一度跌破40000元/吨。预计未来随着美联储步入加息周期,铜价将持续受到美元上涨的压力。公司年报披露,铜价每下跌1000元人民币,公司自产矿利润将减少2.1亿元人民币,税前折合EPS 约减少0.06元/股。

  阴极铜业务规模扩大增收减利。14年公司自产铜精矿含铜21万吨,生产阴极铜120万吨, 黄金26吨,白银567吨,铜加工产品86万吨,硫酸301万吨,硫精矿252万吨。除铜加工产品略低于计划,其余产品均达产。同比13年增加的229亿元营业收入中,有107亿元来自阴极铜,其余部分来自贵金属和稀散金属。14年阴极铜、铜杆线、黄金产品毛利率同比13年分别下降0.81、1.14、2.72个百分点;白银、铜加工、化工产品、稀散金属产品毛利率略有回升。阴极铜、黄金、铜杆线产品毛利润同比13年分别减少6.50亿元、2.05、1.92亿元;稀散金属、白银、铜加工业务毛利润同比分别增加2.20亿元、0.32亿元、0.17亿元。

  国内铜行业龙头,规模优势显著。公司拥有6座在产矿山、8家铜材加工厂、2家硫酸厂以及国内规模最大的铜冶炼厂。公司目前100%所有权的已查明资源储量约为铜金属1,036万吨,黄金331吨,银9,352吨,钼23.7万吨;硫10,068万吨;公司联合其他公司所控制的资源按公司权益计算的金属资源储量约为铜479万吨、黄金42.4吨。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15-17年实现EPS 0.77元、0.99元、1.28元。公司主业下滑幅度大, 但考虑到公司作为国内铜业龙头的规模和资源优势,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铜价继续下行;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下游市场需求不足;矿石品位下降,开采成本上升。

   中国铝业:降成本,改机制,迎拐点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陈炳辉 日期:2015-03-27

  业绩简评

  中国铝业近日发布2014年报,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7.72亿元,同比下降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62亿。折合每股亏损1.20元。但公司实现了138亿经营性现金注入。

  经营分析

  公司业绩受国内铝价下跌、大额计提减值准备等原因而大幅下滑:其中2014年国内铝均价下跌6.13%;同时公司大额计提了减值准备,金额达74.59亿,此外,公司内退及裁员人员计提辞退福利费用15亿元。

  2014年,公司降本增效已取得成效:通过建设自备电厂以及获取直购电优惠,铝土矿自给率提升,山西华兴铝业80万吨氧化铝生产线达标达产,公司电力和氧化铝成本下降,公司综合电价下降7%,氧化铝制造成本同比下降5.18%,电解铝制造成本同比下降4.03%。

  资产与人员瘦身、改革经营机遇,打下扭亏基础。2014年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资产与人员瘦身工作,清理了低效、亏损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并裁减了大量员工;在管理上,引进了竞聘上岗等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开始运转,为公司进一步的降本增效、扭亏脱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5年,公司将围绕控亏增盈保增长和瘦身调整实现扭亏脱困两大目标开展工作。进一步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如力争在贵州、甘肃发展自备电厂,推进华泽铝业2×350MW自备机组建设;完成贵州清镇氧化铝项目建设,启动兴县氧化铝二期项目和中州分公司氧化铝技改项目。力争氧化铝制造成本比2014年降低5%左右,电解铝制造成本比2014年降低3%左右。

  公司明确坚持以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高端为发展方向,积极开发优质铝土矿资源和煤炭资源,重点发展氧化铝核心业务,调整优化电解铝业务。

  盈利调整

  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6的业绩分别为0.002、0.05元,我们预计,伴随着电解铝行业从底部回升,公司不断降低原材料成本,推进国企改革,优化经营与激励机制,公司业绩也将出现拐点;同时,我们看好公司继续向上游拓展,占领铝土矿和煤炭资源的战略对公司长期发展的支撑作用。未来,公司也将受益于电价改革、国企改革。为此,我们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铝价持续低迷;公司成本未能如期下降等。

   云铝股份:直购电价再降护航新年新迹象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施毅,钟奇,刘博日期:2015-02-03

  事件:

  公司预告201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约4-4.5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约0.26-0.29元/股。上年同期净利1609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1元/股。

  同时,公司公告2014年公司综合电价实际为0.443元/千瓦时,比与原来执行发改委核定的大工业类电价相比降低了0.065元/千瓦时。2015年,公司预计综合电价比2014年下降约0.05元/千瓦时左右。

  点评:

  亏损主要源于:直购电利好程度尚不能弥补铝价下跌与政府补贴下降。

  1、沪铝价格大幅下跌。2014年,铝市场仍然维持着内弱外强的局面,伦铝均价1867美元/吨,基本与上年持平,微涨1.18%;沪铝均价13477元/吨,同比下跌1011元/吨,同比下滑6.98%。根据中营网的统计,国内电解铝平均的完全成本在14000元/吨,现金成本也高于12000元/吨。因此,2014年的沪铝价格导致国内大多数企业出现亏损。公司电解铝产能100万吨,每吨价格下跌1000元,就导致毛利减少10亿元人民币,影响巨大!

  2、政府补贴巨幅下降近3.5亿元。2014年公司由于实现直购电,政府补贴从2013年的3.96亿元大幅降低至4200万元。

  3、2014年公司直购电节省成本约8亿元。报告期,公司综合电价0.443元/千瓦时,同比下降0.065元/千瓦时,结合公司用电量,大致节约成本8亿元以上。

  2015年直购电价再降,有望大幅扭转业绩。根据公司预计,2015年的综合电价比2014年下降约0.05元/千瓦时左右,结合公司用电量,大致节约成本7亿元以上。假设沪铝价格不变,那么这部分成本节约也能大幅帮助公司扭亏,大幅盈利。

  电力成本是电解铝成本重要构成,直购电显著提升公司竞争力。根据国内电解铝企业网电与自备电占比,可以大致的匡算电解铝生产成本构成如下:电力成本占比最大,高达37%;氧化铝其次,为34%。新疆电力成本最低,因此其电力成本仅占总成本的23.58%,而比重最高的则是江苏为52.22%,可以说电价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铝厂的成本。公司是云南第一用电大户,现在与电网谈判越来越有话语权,直购电价格的逐步下降将极大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氧化铝价格长期看涨,公司自给率不断提升优势日渐突出。从长期来看,我国铝土矿对外依存度超过50%,进口矿中印尼占70%左右,随着印尼禁矿和国内库存的消耗,从澳洲进口的原矿成本将增加每吨20美金运费,所以氧化铝价格长期看涨。公司文山氧化铝项目在2013年7月正式投产,当年产量60万吨,2014年达到80万吨设计产能;文山近期新建60万吨氧化铝产能,建成投产后将合计拥有氧化铝产能140万吨,公司将实现氧化铝100%自给,成本优势在原料价格逐步上升的背景下逐步突出。如果加上中老项目的100万吨氧化铝项目,公司将在自给的基础上,实现外售氧化铝。

  增发提高预焙阳极炭素保障、增加铝加工产品品种、降低财务成本。公司拟向包括冶金集团在内的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于购买冶金投资持有的源鑫炭素100%股权,购买冶金集团、阿鲁国际持有的浩鑫铝箔86.92%股权,投资源鑫炭素60万吨炭素项目二期35万吨工程,同时补充流动资金。本次非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5.3亿股,发行价格不低于4.51元/股,冶金集团拟认购不低于本次发行股份总数的40%。

  维持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公司作为一个专门从事铝工业产品开发、生产的大型铝工业企业,拥有电解铝产能100万吨左右,在文山铝业现有年产80万吨氧化铝产能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升级提产增效,新增年产60万吨氧化铝产能,同时通过收购中老铝业51%股权,进一步增加氧化铝供应,构建“水电-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一体化产业链,有效降低云铝股份铝冶炼的生产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企业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6年EPS分别为0.15元和0.21元,考虑到公司产业链完整,在氧化铝价格上涨背景下优势突出,直购电有望继续降低用电成本,业绩弹性最大,我们给予公司目标价7.40元,对应2015年50倍PE,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项目达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业务整合风险。

   南山铝业可转债强赎点评报告:被市场忽视的深加工铝材巨头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李会坤 日期:2015-02-26

  事件:“南山转债”将于2015年3月10日以104元/张价格被强制提前赎回,本次提前赎回完成后,“南山转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财苑)摘牌。

  点评:

  被市场忽视的深加工铝材巨头。 公司长期被市场认为是低端的业绩弹性较弱的电解铝企业,享受行业中几乎最低的估值。事实上,公司早已发展成为产品遍布航空、航天、船舶、高铁、汽车、工业型材等领域的国内铝型材深加工巨头。公司的高端铝材产能已有:工业型材3-4万吨/年,普通建筑型材11万吨/年,易拉罐料材32万吨/年,3万吨/年的铝箔材、22万吨/年的轨道交通型材。低端产能仅有:普通铝锭1.4万吨和冷轧铝24万吨。两相对比,公司高端产品的定位很显著。目前公司正在建设年产20万吨的特种合金材料生产线、年产1.4万吨锻件项目和4万吨铝箔材项目。上述项目预计将在2015-2017年完工,公司的终端产品届时将全部变为深加工铝材。

  下游需求迎来增长高峰,公司高端铝材产品需求有保障。 近几年,汽车轻量化趋势愈发明显,轨道交通和航空用铝材也即将迎来建设高峰期,将有效保障公司生产的高端铝材的需求。公司积极抢占各种高端铝加工产品发展先机。公司已与波音公司签订了通用协议,为公司全面进军航空材料领域打下坚实基础;与南车四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抢占轨道交通用铝加工市场。目前公司占据南车四方60%的订单,随着国内高铁的发展,公司在轨道交通用铝领域有望收获更多的订单。

  转股进入尾声,可转债冲击减弱。 公司可转债已经近半转股,随着可转债转股的完成,可转债对二级市场股价的压制作用将逐步减弱。

  投资建议及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EPS分别为0.44、0.54、0.65元,对应当前股价的市盈率为20、16、13倍。我们认为目前公司高端深加工铝材产能占比显著过半,应该享受高端铝加工型材股票的估值。相对比于一些高端铝型材个股的高估值,例如利源精制、亚太科技、怡球资源、东阳光科等,公司目前PE仅为20倍,存在较大的折价和较高的安全边际,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项目产能投放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