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烧饼田”到“连片地” 转出古城新活力

23.12.2022  22:14

  中新网云南新闻12月23日电 (张静梅)来到大理州巍山县庙城镇古城村,田成块、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2016年古城村开始土地流转,化零为整后的古城村,放眼望去是整齐划一的高效农田区。

农户郭家泽在采收火龙果。

   转“”了土地

  以前的古城村,“家里没有劳动力的、外出务工的,田块就这么白白撂荒,看着很可惜。”古城村党总支书记郭家泽说。

  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村里大部分耕地闲置,村集体经济也很薄弱。今年36岁的宗发金,家住古城村宗旗丁小组,年纪不大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他顾不上地里的农活,于是响应村里的号召,拿出了自家的4亩土地,由村委会统一流转,自己就在附近的厂里打工。

  “每亩地一季的租金是1200元,每年租两季,我家的4亩多土地,就能增加1万多元的收入。”宗发金说。

  像宗发金一样,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有2000多户,他们不仅没有让自己闲下来,家里没人耕种的土地也没有“”下来。对于土地流转,村里的大伙儿都连连称赞:“村里统一流转了土地,增加了一笔收入,确实是件好事。

  2022年,古城村流转土地6000亩左右,盘活了村里的土地,唤醒了土地资源,也能让村里的大伙“各得其所”。

   转“”了村民

  在古城村,除了外出务工的青壮力和在家的老人以外,有169户村民种烟,郭家泽就是其中一个。他们的乐,乐在“”字。

  郭家泽说:“以前田块分散,面积也小,烟田管理全靠请工,劳动力成本高不说效率还低。”不仅如此,东家租一亩西家租两亩,从村北到村南就要两头跑,开车都要20分钟,更别说走路。

  因为田块零散种植,郭家泽还说了个小插曲:“有一年采烟时节,我请的工人跑错了地,采了别人家的烟,还闹了矛盾。

  如今,田块集中了,大拖拉机就能进田,一台大拖拉机一天能打40亩左右,机械代替人工,就能实现省工省力。“我家20亩地以前5月25号才移栽结束,现在5月5号就能结束‘战斗’,效率大大提高了。” 郭家泽说。

  省工省力就意味着能省钱。郭家泽算了一笔账:“就拿预整地移栽这个环节来说,土地流转后 7个工就能完成打塘、起陇、移栽、盖膜,相比之前节约了30%的成本。

  不仅如此,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村委会收取每亩50元的管理费,用于田间卫生清理。田里的杂草、底脚叶、烟花、烟叉、烟杆以及一些废弃物村委会都会统一清理,田间卫生也得到了保障。

   转“”了产业

  土地流转后,村里对水源、田地、机耕路进行科学配套,提高了土地灌溉、抗旱、防洪能力,土地的利用率和宜机化程度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016年,在烟草部门的帮助下,郭家泽带领村里的大伙儿通过“村组集中收储,统一流转价格,烟农抽签划地”的土地流转,村里统一规划用地,实现了村里规划集中连片种植区域,形成了“一户烟农种一片烟地”地模式。烟农种烟的成本降低了,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烤烟是古城村的支柱产业,通过有效的土地流转,古城村的种烟面积从2015年的800多亩发展到了今年的2750亩。支柱产业稳了之后,古城村还发展起水果种植产业,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优化了产业结构。

  “柑橘30亩、草莓6亩,我们还有葡萄大棚、柠檬园、火龙果园……”细数村里发展起来的“”产业,郭家泽说,地流转以后,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了,农田生产能力提高了,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的同时,带领了群众增收致富。

  土地“”起来,村民“”起来,产业“”起来,乡村就能“”起来,唤醒了土地这个“沉睡资产”, 古城村也进一步激活了乡村振兴的生机与活力。(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