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公约》会议落地昆明

24.04.2019  10:31

滇池放流土著鱼苗。 记者王俊星摄

近日,记者从省市生态环境、林业和草原等部门获悉,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落地云南昆明,被各方寄予厚望,它有望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里程碑。

生物多样性公约》(下称《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目前共有196个缔约方。我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公约》,是最早签署和批准《公约》的国家之一。缔约方大会是《公约》的最高议事和决策机制,每两年举行一次。2016年12月,我国获得2020年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主办权,大会将确定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制定2021—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今年2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已启动202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筹备工作,会议地点确定为昆明市。

会议为何落地昆明?据介绍,多年来,云南省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颁布施行了《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特别是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这是云南在全国率先出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截至目前,云南林业主要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生物多样性相关指标居全国第1位,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蓄积等3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2位。其中,全省林地面积3.91亿亩,占全省面积的68%,占全国林地面积的8.5%。森林覆盖率59.7%,是全国平均水平(21.63%)的2.76倍,居全国第7位。

据不完全统计,云南动物物种极为丰富,有脊椎动物2242种,占全国的51.4%。云南特有动物物种351种,其中,鱼类特有种270种,有陆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36种,占全国重点保护动物的55.6%。在植物资源方面,云南植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居全国首位。目前,全省已知高能植物19365种(包括亚变种),占全国的50.2%。

昆明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呈现诸多亮点。昆明的立体气候造就了丰富的生物资源,种子植物有近200个科3000多种,占云南省种子植物科数的70%以上,占全国67%,其中特有的60余种。昆明地区海洋脊椎动物有500多种,其中,鱼类约50种,鸟类300多种,兽类100多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60余种。

生态好不好,动植物是“裁判”。以滇池为例,经过努力,滇池流域水环境、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状况显著改善,水质企稳向好,随着滇池生态环境的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目前滇池湖滨湿地植物共有290种,较2012年增加49种;现存鱼类23种,濒危物种滇池银白鱼和金线鲃等重现;现有鸟类138种,较2012年增加4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濒临灭绝的国家珍稀鸟类彩鹮及白眉鸭在滇池出现。(昆明日报 记者杨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