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中城市退休生活质量指数” 首次发布!你的城市排第几?

21.12.2015  17:37

12月18日,《2015中国大中城市退休生活质量指数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在全国老龄委、西南交通大学的指导支持下,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共同见证下,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NIIA)于12月18日在北京正式发布了《2015大中城市退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以下简称退休质量指数),这也是国内机构首次采用指数形式,以退休人群生活品质为主线,全面衡量城市应对老龄化的建设情况。

  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朱耀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国别主任葛云燕发表致辞,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CAFF50)秘书长董克用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经济师,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第七届理事会会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秉仁;原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负责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中国妇女研究会常务理事张幼云;瑞士国际管理与产业发展中心教授、哥本哈根商学院教授、北欧国际管理学院院长言培文Per Jenster;国家卫计委卫生政策研究中心公共卫生与风险研究室主任郝晓宁;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拟任董秘、经济学博士段家喜;阳光颐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剑勇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共聚一堂 ,从国家政策、经济金融、健康管理、交通建筑、适老设计、信息化与大数据、居家养老等领域,就中国城市退休生活质量、城市应对老龄化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演讲与研讨。

  2亿老人,70%城市空巢率

  变老的中国,正在变老的城市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总人口的15.5%,达到了2.12亿,已是目前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

  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劳动年龄人口的跨地区流动,老年群体开始单向流动至发达地区——城市,正在成为容纳老年群体的“主场”。另一方面,城市存在的空巢率高、代际不公、投入过少、“老漂族”等诸多问题,也导致老龄群体生理机能下降,以及对自身的悲观认知。

  “有尊严、有活力的退休生活,不仅仅在于满足需求与被关爱”,NIIA副院长杨一帆教授认为,“更在于赋予退休老年人应有的学习知识权、发展能力权、参与社会权、体验生活权、挑战人生权和实现价值权。”而消解代际鸿沟,帮助城市补齐自身短板,建设“积极健康老龄城市”,正是NIIA发布退休质量指数报告的初衷所在。

  5大维度,44个指标

  全面衡量城市老年生活品质

  早在2002年的联合国《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中就提到:“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包含了努力使老年人有机会继续为社会作出贡献的目标。

  一个适合退休者居住的城市,不仅仅对老年人生活有利,同时要适用于所有人群。因此,报告从全年龄层的角度出发,通过健康医疗、人居环境、交通出行、社会公平与社会参与、经济金融5大维度的考量,以及44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二级指标的数据采集,对全国38个大中城市进行了评估。

  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在迈向适宜退休的进程中呈现出区域不平衡的特点。发展较早且资源集中的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几乎占据了排名前列;处于第二梯队的城市很多,彼此之间的指数比较接近。而通过对各维度二级指标的前后五位城市横向比较表明,一个城市自身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至关重要。

  【典型城市点评】

  珠海:超越北上广,老年幸福第一城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文艺馆、博物馆和大会堂等文化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出行安全,总体来看,珠海是目前国内所有大中城市中老龄退休生活品质最高的城市。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提升城市人口总体质量应是珠海未来建设阳光城市的重点。

  深圳:城镇职工个人养老金最高

  交通出行和经济金融指标得分远高于城市均值。老龄人口享有安全的城市环境、便捷的公共交通。城镇职工个人养老保险金高达2934元,位列所选取城市的首位。但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医疗需求,使拥有医院、医生和床位数量水平,无法满足老龄人口的医疗保健需求。

  北上广:一线城市“”得慌

  一线城市的经济实力毋庸置疑,优质医疗资源相对集中,社会公平与社会参与度也排名前列,为维护老龄人口权益提供了保障。但值得注意的是,机动车的急剧增加、出行时间长等因素,导致三座一线城市的交通出行指标,均低于城市平均水平。

  低位圈:多被“环境”和“经济”拖累

  排在30位后的西安、郑州、长春、石家庄、重庆、兰州、西宁和哈尔滨,多为内陆城市,大部分指标均得分不佳。尤其在经济金融和人居环境上,大都远低于城市均值,要建设适宜老龄退休生活城市还需要全方位的改善和提高。

  【老龄化专家谈】

  ◎董克用——《搞好老龄化服务,应对老龄化挑战

  “改善陈旧制度,改变陈旧观念,让公共政策、运营机构、金融机构、医疗机构、社区等都为深度老龄化做好充分准备。

  ◎李秉仁——《未来养老地产发展模式的可能性

  “建立标准化的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教育机制,让老龄问题不再成为疑难杂症,同时也为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进行有效接续。

  ◎张幼云——《让人人体面和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浅谈对老龄化社会的认识和体会》“中国应该综合设计老龄产业的发展,而非由单个政府部门呼吁,或是造成政府部门之间隔离;养老是政府、机构、社区、个人的全面积极参与。我们应鼓励非老龄人积极进入劳动力市场,为退休后质量生活打下坚牢的基础,人人体面的工作和生活。 各界也应更加关爱产业的发展和研究。

  ◎郝晓宁——《城市,如何让老人的健康有保障

  “医养结合是老龄化社会的刚需,应作为重点。以此为基础提供全面的老龄服务。

  ◎言培文—— 《老龄化并非中国个案——从北欧老龄化得到的启示

  “应鼓励更多的民间机构、民营资本与政府合力提供老龄服务,解决老龄化问题,

  老龄人口个人的金融意识应增强,商业保险介入解决难题,私人机构融资难,呼唤新的融资机制,对居家养老需要的技术有待发展——健康保健、社交、监测等。”

  ◎杨一帆——《不同的年龄,同一个城市

  “国际老龄科学研究基地,倡导可持续性与城市对不同年龄人的包容,希望推动各个中心城市创建包容、安全、有活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不让一个人掉队,不管他(她)年龄多大。

  相关链接:

  国际老龄科学研究基地NIIA,国内首个“国家老龄科学研究基地

  是全国老龄委同西南交通大学合作建立的第一个国家老龄科学研究基地,也是获得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四个“国家老龄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旨在发挥西南交通大学在老龄科学交叉研究领域的优势,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师资团队,培养拥有国际视野的一流人才,开辟学科改革与发展的实验田。力求以跨学科洞察力和广阔的国际视野,推进我国的老龄化问题研究,旨在成为推动社会创新和政策创制的新型智库。

  5大研究领域,探索老龄社会的创新之路

  ◆老龄社会保障与经济金融

  ◆老龄医疗保健与健康管理

  ◆老龄交通建筑与城市管理

  ◆老龄人因工程与适老设计

  ◆老龄信息化与大数据

  6大咨询&培训模块,打造养老健康服务业的领先智库

  ◆养老政策解读

  ◆养老产业商业模式定位

  ◆养老项目前期规划设计、中期适老改造设计

  ◆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精细化服务&服务意外风险防控

  ◆养老健康产业与金融投资

  ◆国内外知名养老机构深度访谈

  (附:大中城市退休生活质量指数综合排名JPG)

                                             

  标题其他切入方式参考:

  步入人口老龄化的中国,必须知道的一些数字!

  “退休版城市幸福生活指数”首次发布,珠海全国第一

  PM2.5之后,又一个衡量城市生活质量的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