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把生态资源转化为脱贫动力 从靠山吃山到靠山脱贫

13.12.2017  09:38

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和倘甸两区(以下简称“两区两县”)是昆明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如何做到生态环境与民生改善并重、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成为摆在昆明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按计划,今年昆明将围绕工程建设、生态补偿、森林管护和产业发展四个方面精准实施林业生态脱贫建设项目19个,计划投资2.0606亿元。目前,已经下达资金2.7493亿元,占计划的133.4%。从以往的靠山吃山到现如今的靠山脱贫,昆明以绿色打底、精准克难,走出了一条把生态资源转化为脱贫动力的昆明路径。

今年实施19个林业生态脱贫项目

深秋,牛栏江边的寻甸县河口镇白石岩村委会湾子村迎来一年中色彩最斑斓的时候。这里森林植被茂密,属于天然林保护和国家二级公益林管护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村民们只能望林兴叹,林地之外的地方,大多是喀斯特地貌区,耕地少,除了栽种烤烟、玉米和外出打工,很难找到其他致富路。

守着大片青山却找不到致富路,这不仅仅是湾子村村民遇到的难题,也是“两区两县”面临的普遍难题。

针对这一情况,市林业局制定并出台《昆明市林业局关于贯彻落实林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意见》《昆明市林业局开展2017年生态补偿脱贫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及昆明市支持寻甸县、东川区、禄劝县工作实施方案,指导贫困地区开展林业生态补偿脱贫工作。《方案》明确提出,2017年林业部门围绕工程建设、生态补偿、森林管护和产业发展四个方面,共实施19个林业生态脱贫建设项目。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昆明林业生态项目资金除法律有规定、国家和省级有要求的专项预算资金外,80%以上的项目资金对“两县两区”进行倾斜,其中50%的资金对寻甸县进行倾斜。

资金有了保障,还得确保用在点子上。市林业局明确,“两县两区”林业部门要结合贫困区的林业生态建设项目,把生态补偿脱贫作为双赢之策,不断提高工作覆盖面和精准度。

山间巧掘金  摘掉贫困帽

头脑灵活的湾子村村民邱金春打起了大片林木的主意。2015年,在保山跟随胡蜂养殖大户学习了一年之后,邱金春回到湾子村,成立自己的养蜂“阵地”——寻甸金春胡蜂养殖场,把自家165亩自留山用作蜂场,牛棚、猪厩改成蜂王培育室。

为筹办这个胡蜂养殖场,邱金春拿出了自己与妻子种植反季蔬菜时积攒下的积蓄,林业部门也下拨10万元林下经济扶持资金,当邱金春遇上养殖难题时,林业部门会派出林业科技员一对一指导。2016年蜂场总收入60多万元,今年预计将达到87万元。

富起来的邱金春让湾子村村民看到了奔头。这个远离县城的山村,还有许多人家没有摘掉贫困帽。2016年,湾子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的形式,成立胡蜂养殖合作社,为每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发放7000元扶持资金,用于入股合作社,并按年获取分红。到合作社务工的村民,每月也可获得2200元的工资。2017年,湾子村30户贫困户通过入股合作社顺利脱贫。

自养殖基地建立以来,胡蜂由于习性大量觅食林区昆虫,使周边10公里内的森林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林木长势越来越好。湾子村的村民找到了一条既保护绿水青山又找到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来自市林业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昆明开展木本油料基地建设3万亩,木本油料提质增效3万亩,经济林果提质增效5万亩,完成率100%,项目涉及40个乡镇105个村委会,涉及农户17587户58725人,其中贫困户4480户15995人,涉及面积21161亩;积极发展林下种植,建立市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9个、林农合作社20个,培训科技人员100人以上。

落实生态护林员脱贫项目

当上生态护林员后,朱彩学一家的日子有了很大改善。

朱彩学一家是寻甸县柯渡镇新庄村大村村民小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父亲失明30多年,母亲体弱多病。“为了照顾老父亲老母亲,我只能在附近打点散工,主要收入靠种玉米和板栗,满打满算一年也只有两三千元的收入。”朱彩学说。

转机发生于去年11月。根据中央“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生态护林员”的要求,市林业局开展了建档立卡护林员的选聘工作,生态护林员每月有830元收入,每天在离家不远的管护区内巡视,查看有无乱砍滥伐、私挖滥采及随意焚烧垃圾等现象,既不耽误护林工作,还能经管好自家地里的庄稼。受惠于好政策的朱彩学十分珍惜这个机会,每天兢兢业业巡山看点,光是巡查记录就写满了几大本。

如今,朱彩学一家三口住了几十年的土基房边,一栋近50平方米的新砖房已经盖到屋顶。

像朱彩学这样受益于生态护林员扶贫项目进而摘掉贫困帽的贫困人口,仅在寻甸县就有603名,他们管护着寻甸68.1253万亩的森林。

据了解,2016年12月底前昆明市选聘的1311名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已全部上岗。生态护林员森林管护项目的实施,可让5048人脱贫摘帽。今年,昆明3个贫困县区共聘请常年护林员4243人,其中建档立卡护林员1669名,护林员劳务费由每年6000元提高至8000元以上,基本实现一人当护林员可让全家脱贫。

生态护林员扶贫项目已成为昆明开展“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当中最重要、最直接的一个脱贫项目,在昆明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更多项目促增收实现绿色脱贫

除了发展林业产业带动增收、森林管护务工增收,昆明林业还通过工程建设及生态补偿带动增收。

2017年1月至9月,昆明实施退耕还林4.4万亩,经济林果种植11万亩,实施市级速生林培育、造林补贴、廊道面山绿化等其他林业生态建设12.74万亩,计划投资补助资金6558万元,通过实施林业生态项目带动贫困户增收。此外,实施国家级、省级、市级公益林森林生态补偿面积603.98万亩,补助资金6039.8万元,使贫困地区1.8万户近6.1万人直接增收。

目前,依靠生态脱贫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客观上存在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不具备可实施国家、省、市项目的条件(如没有土地、林地资源和劳动力等),导致项目涉及贫困户人次多,而直接覆盖受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面不够广的情况。下一步,昆明将在切实增强生态补偿脱贫的精准度、着力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强化“挂包帮、转走访”工作的帮扶督导三方面发力,让生态脱贫发挥更大效力。(昆明日报 记者李双双)

寻甸县及“两区”贫困户林业收入超3500万元
创新实践成果  发展生态、生态补偿脱贫攻坚 林业厅
禄劝“两证一卡” 记录林业脱贫成效
记者昨日从禄劝县林业局获悉,为达到脱贫标准,政府
临沧退耕还林“还”回来了幸福生活
自2002年开展第一轮退耕还林工作以来,林业厅
迪庆:生态增效群众增收
记者 尤祥能 云南网讯 寒冬时节,记者走进素有“横断山中的绿宝石”和“三江明珠”美称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来到白济汛乡统维村,上梁子村民小组村民余光华一见面就笑着说:“我们生活在大山深处,就要靠山养山吃山,才能走上脱贫致富路,日子也才会一年比一年好过。”余光华家6年前栽下的11亩优质泡核桃,今年收入8000多元,核桃林下养殖的土鸡,刨除成本后,收入也有1.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