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生态补偿解决贫困与环境问题——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张纪华

17.03.2016  18:50

加大生态补偿解决贫困与环境问题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张纪华

 

可以说绿色生态是云南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我们核心的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环保厅长张纪华

◆本报记者童克难

云南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禀赋。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有很好的生态环境,一定要珍惜。

如何将云南的生态环境珍惜好、保护好,是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环保厅厅长张纪华思考的问题。全国两会期间,张纪华就相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谈定位:

云南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云南作为我国西南生态环境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张纪华首先向记者强调。

张纪华介绍,云南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禀赋,处于我国长江上游(金沙江)、珠江源头(南盘江),也是红河、澜沧江、伊洛瓦底江、怒江等4条国际河流的发源地和上游地区,是世界十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东喜马拉雅地区的核心区域。拥有全国95%以上的生态系统类型和50%以上的动植物种类,生物物种及特有物种均居全国之首,是举世瞩目的“生物资源基因库”。

同时,云南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也是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可以说绿色生态是云南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我们核心的竞争力。”张纪华表示。

谈压力:

财力薄弱导致生态环境保护的欠账越来越多

是生态屏障的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敏感区。”张纪华向记者介绍,由于云南特殊的地质构造、险峻的地形地貌、复杂的气候环境条件,导致云南生态系统系统空间小、稳定性低、抗干扰能力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虽然野生物种种类繁多,但种群稀、数量少,分布区域狭窄,生态适应能力低、对外界干扰非常敏感,许多物种很容易受到干预陷入濒危状态甚至灭绝。

另一方面,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张纪华说,云南省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由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丧失了一些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机会,同时由于地方财力薄弱,导致生态环境保护的欠账越来越多。

谈建议:

加大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

上游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的保护,可能会使其失去一些发展的机会,未来解决扶贫脱贫和生态环境问题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张纪华说,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建议加大生态补偿和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范围。

首先要将云南金沙江、南盘江、红河、澜沧江、伊洛瓦底江、怒江等6大水系流域纳入流域生态补偿范围,并在相关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张纪华说。

滇西北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南部边境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哀牢山、无量山、高黎贡山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金沙江干河河谷生态功能区……对于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具体范围,张纪华一口气向记者说了很多。

他介绍,在今年向全国人大提交的《关于增加云南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县数量的建议》里,他建议将上述区域的共计32个县(市、区)纳入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

此外,张纪华还建议,将九大高原湖泊中纳入国家《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0年)》中的抚仙湖、洱海、阳宗海、程海、泸沽湖5个湖泊流域的呈贡、宜良、永胜、大理、洱源共5个县(市、区)纳入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

良好的生态是我们的财富,在国家的支持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守护好云南的绿水青山,发挥好生态屏障的作用。”张纪华最后表示。

(文中照片系本报记者邓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