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乡环境】昭通永善县:整治齐发力乡村换新颜

05.12.2016  19:41

稀泥沾满鞋裤子,人畜粪便臭鼻子,荞粑洋芋过日子,人畜混居茅房子。”这是地处云、川交界,乌蒙山下昭通市永善县一些曾经贫穷落后村落的真实写照。多年来,由于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居环境脏、乱、差,使当地一些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今年以来,永善县全县上下齐发力,掀起了一场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卫生的清洁战、攻坚战,建设宜居宜行的美丽乡村。

离永善县水竹乡仅有13.6公里的塘坝村寨子自然村,地处高寒山区,居住着17户52人,其中苗族12户41人,是典型的少数民族特困自然村。人畜混居,人居环境脏乱差、群众生活十分困难。2015年以来,永善县专门制定水竹乡塘坝村建设整治方案,依山就势布置民居,厨卫功能配套入户,两污治理同步规划。不到9个月时间,基本完成村庄的整体提升改造。在建设过程中,还将设施管理、室内外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定期组织操家理务、文明礼仪等培训,目前村庄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今年以来永善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相继制定出台了农村环境整治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五清、五有、八无、一规范为内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根据省市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部署,按照“七改三清”的新要求,永善县坚持示范引领、抓点带面、整体推进、注重实效的思路,确定了以39个示范村为突破口,高位推动,综合整治,进一步掀起了农村环境整治热潮。

目前,永善县马楠乡石灰窑苗寨、大兴驿马自然村、茂林镇松林村等一批乡镇集镇、中心村、美丽乡村示范点、易地搬迁点、移民安置点、乡村旅游点,纷纷行动起来,通过全面参与环境整治的方式,家家缴纳保证金,户户挂有荣誉牌。在每个村落成立环境卫生管委会,公共区域由党员示范带头维护,做到房前屋后卫生群众“三包”,同时推广普及沼气池等清洁能源,对污水粪肥进行无害化处理,解决了人畜粪肥污染问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云报全媒体记者 王怡文 通讯员 陈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