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带来的“乘法效应”—玉溪红塔区招商引资供给侧改革的探索

12.07.2016  13:44
创新带来的“乘法效应”—玉溪红塔区招商引资供给侧改革的探索 - 中小企业
来源: yn.yunnan.cn

玉溪市红塔区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挖掘经济发展新动力,开拓新空间,创新新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的“乘法因子”,以新产业的快速增长推动经济发展。该区制定工作程序、完善工作标准、强化政策支撑、规范运作机制,逐步建立起“策划包装生项目——外招上引促转化——要素支撑保实施——督查考核促落实”的全链条式投资运行模式,使其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全区施工项目个数 202个、同比增加73个,新开工投资项目31个、同比增加7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06 亿元、增长39.7%,投资完成的绝对数、增长均为近年来同期最高,再次在红塔大地上空奏响“义勇军进行曲”。

  出水口瀑布公园  

创新思路 精准招商

红塔区区委书记张小良表示,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扩大有效供给,提高生产力,增加经济发展新动力新能量,确保经济持续增长。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

项目是投资的载体,没有项目,增投资就成了“无米之吹,无源之水”。项目策划不够、储备不足是县区发展的短板,张小良在不同会议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策划包装,就是要生出项目,让投资成为有源之水”。

为此,红塔区实行 “五个推动”即找准方向、战略推动;组建机构、高位推动;制定程序、规范推动;规范标准、专业推动和健全机制、激励推动,着力项目策划包装工作。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滇中城市经济圈发展战略及玉溪市“三区一港”发展定位,结合红塔区实际,策划包装一批利当前、补短板、谋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

6月14日至21日,红塔区区长方洪率队赴吉林辽源、长春,浙江杭州,江苏苏州和泰州等三省五地,开展地与地学习交流、面对面参观考察、点对点洽谈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达到了“外招上引促转化”。

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是连接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带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关键和纽带,也是红塔区发展的短板。而引进具有成功经验的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开发,是加快红塔区农产品交易中心培育建设的最好选择。考察团一行深入中农·辽源农产品交易市场,对项目的投资、经营和管理模式进行深入考察;参观了北江集团在浙江杭州的总部并开展座谈,深入了解北江集团发展规模、企业资金实力及运营情况。在此基础上,双方就玉溪?北江国际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

6月30日,红塔区人民政府与杭州北江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玉溪·北江国际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项目正式签约。北江集团计划用3年时间,投资10亿元,建成一个占地300余亩,年交易额100亿元的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中心。此举将为推进玉溪乃至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就业岗位助力。

食品加工业是红塔区重点打造的七大产业集群之一,而精深加工产业链不长、附加值低则是红塔区食品加工业的短板,引进国内外精深加工企业与本地企业的合作,可以充分发挥红塔区丰富优质的原料优势,有利于促进食品加工企业提档升级,开拓市场。苏州品诺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长期同星巴克等国际知名品牌合作的现代食品研发生产企业,玉溪华庄冷食品公司是一家冷冻饮品生产经营的小型民营企业。目前,双方拟定合作研发生产星巴克冰淇淋球项目。

采访中,我们还了解到红塔区的“秘密武器”——项目策划包装专家咨询库和中介库。由区级各责任单位或项目策划包装办策划,专家咨询库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由区级各责任单位组织专业技术力量或委托策划包装机构库中采购的机构进行项目的策划包装。项目策划包装成果统一进入到区级“三年滚动计划”重大项目储备库、“十三五”项目集群规划库、“五网”建设行动计划项目库、国家政府性投资三年滚动库及“PPP项目”推荐库等多个项目储备库。增加项目前期费用2000万元,保障项目策划包装工作的运转。

红塔区疾控中心饮用水检验检疫项目、大营街特色小镇、云南蓝晶科技产业园、红塔区玉溪老年颐养中心、红塔区新火车站站场仓储物流中心、红塔区龙马山生态公园观光休闲项目、红塔区国家级中药材加工交易中心项目、职教园项目……

目前,全区已策划项目20个,力争每年重点项目储备滚动达100个以上。

一个个各具特色、业态丰富的好项目、大项目,让国内外客商纷至沓来。

创新模式 补齐短板

谈及供给侧改革,张小良书记颇有心得:需要补齐短板,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需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拓展经济新空间,增加人口供给,提升全员素质,提升创新能力,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他表示,策划包装解决了项目从哪里来的生产链问题,而招商引资,解决的是谁投资的投资链问题。

钱从哪里来?红塔区的诀窍是主动围绕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着力策划包装项目,实现“资金等项目”向“项目等资金”的转变。转变过去“捡进篮子都是菜”的做法,通过项目招商的方式,实现项目和招商引资的无缝对接和有效缝合,着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准投资契合点,通过策划、包装有利于夯实发展基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后劲的好项目和大项目,以项目招商,实现全面撒网到重点突破的转变。二是把产业链招商作为主攻方向,突出延链、补链、实现单项招商到产业招商的转变。三是由区委书记、区长挂帅外出实施点对点招商,实现部门上阵到领导挂帅的转变,提升招商引资的实效性。今年一季度实施市外国内招商引资项目45项,实际利用市外国内资金69.19亿元、增长35.1%,实际引进省外国内资金43.36亿元、增长73.5%。

行走在红塔区,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从产业洼地到投资热土,红塔区以全新理念布局构建起招商引资平台,并逐步实现从引到选、从招到择的转变。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为解决制约项目推进和要素支撑不足的突出瓶颈,红塔区制定争取专项建设基金和争取政府债务置换方案,建立投融资智库,通过银行及非银行机构多渠道融资,发行公司债、企业债等方式,解决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鼓励辖区内国有性金融机构积极争取信贷资源倾斜,增加对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信贷投入,上半年融资达40余亿元,以小财政撬动大融资,提高融资水平。盘活用好各类资产及各类财政资金,区国资公司主体信用评级达到AA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为企业减负送绑提供支撑的“减法”也在扎实推进。

今年,成立了红塔区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服务中心,实行取消前置、并联审批、信息共享、限时办结和探索网上审批等方式和“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运行机制全程跟踪。同时,把简政放权作为转变职能、推进项目的突破口,清理精简21个审批部门的146项审批项目、160项子项目,下放8项涉及规划、建设等方面的权限到园区,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项目投资推进动力的“加法”。

为深化园区体制改革,红塔区探索园区和乡、街道布局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开发建设一体化的一体化协调发展机制。设立总额1.5亿元的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配套1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亿元园区土地收储资金,解决园区发展和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支持和鼓励园区引进各类特需人才,对园区急需的高端、稀缺、领军人才,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办法,协商确定薪酬标准。建立项目联审、项目问题清单交办、项目推进微信会诊、项目前期工作等“四大平台”,及时解决项目前期资金短缺、审批流程、土地供应等问题。建立健全综合考核奖惩激励机制、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制、抓工作落实机制及容错机制、末位淘汰机制等六项机制,则是链条中的“除法”。至此,“策划包装生项目——外招上引促转化——要素支撑保实施——督查考核促落实”的全链条式投资运行模式,实现闭环。

实现干事创业和干部成长‘双推进’,促进全区投资稳增长。”看着红塔工业园、研和工业园一栋栋现代化的厂房纵横交错,红塔区的上下信心满满。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