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华宁:戴草帽的男子

10.08.2015  19:26

戴草帽的男子,是我从警抓获的第一个犯罪嫌疑人。这件案子虽不是什么大要案,破案经过也谈不上惊心动魄,但事隔三十多年,当初的一切却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久久回味,当中有一份深深的感动和敬意。这份感动和敬佩缘于一位普通老民警心系群众,急群众之所急,视群众利益高于一切,不怕吃苦受累,无惧山高路远,对事业的执着,对人民的忠诚,于平实中体现出的坚韧,在平凡中折射出的伟大。这种精神契合于现在的“三严三实”教育要求,永远闪光和传承。

 

初识。三十年前,我二十岁刚刚参加工作,分配到华宁县最偏远最穷的通红甸工作。我去的时候派出所还没有正式成立,只有老孙一个民警,老孙年近五十,在通红甸工作了几十年,满头的白发看起来更显苍老。送我去通红甸的郭干事告诉我:“老孙虽然文化不高,但是工作经验丰富,人熟、地熟,记忆力好,人称通红甸的活地图,什么事都记在脑子里,你好好跟老孙学习,对你将来的工作受益匪浅”。果然,老孙人熟、地熟,记忆力好的事实很快得到了印证。

 

 

报案。刚上班没几天,就接到所梅早村治保主任老普打来的报案电话,当时只村委会一级才装有电话(手摇式有线电话)。治保主任报案称么婆冲村普四家关在马厩里的马,昨天晚上被人偷了两匹。接完电话老孙对我说:“山区群众养马是为了驮生产生活用品,大牲畜是一家人的主要财产,一家人同时被偷两匹马,简直是要了他家的命,可能会导致这家人几年都翻不了身”。听了老孙的话,我心里犯嘀咕,想怕没有这么严重,老孙见我没有答话又说:“小李,收拾下东西,我们先去么婆冲村看看现场”。

 

 

赶路。我收拾东西的工夫,老孙叫食堂煮了两碗面条,老孙说:“小李吃点面条填饱肚子,今天的路远着呢!”我俩麻溜三两口滑完一碗面,抬腿就向20公里外的么婆冲村进发,当时派出所没有交通工具,就连整个区政府都没有一车辆。一路上我心情激动,只想着赶紧赶到么婆冲村发现线索,抓住盗贼为群众挽回损失,实现做侦查员的梦想。可走了一两个小时山路,连么婆冲的影子都不见,问老孙他也只是老指着前面的山头说:“翻过前面的山头就快到了”。我们爬上山顶又下到箐底又爬上另一个山顶……,衣服被汗水浸湿又风干又浸湿……,我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是山高坡险箐深,什么是汗流浃背。走了四个多小时,中午1点多终于到达么婆冲村,我已饥肠辘辘,饿得前胸贴后背。我们找到治保主任老普家,老普喊我们吃饭,老孙也不客气说:“随便整点咸菜,吃点冷饭填下肚子就可以了”。老普弄了个炒芋头,拿来一点咸菜,将甑子里剩的一点玉米饭全部盛给我们,那顿饭我吃得最香。吃完饭走的时候老孙叫我悄悄留了两元钱和一斤粮票在老普家米柜子上的一个水壶下。

 

 

判断。老普带我们到马被偷的普四家了解情况。普四家正房是低矮的三间毛草房,进门普四坐在火塘边吸着烟筒,满脸的忧愁,见到我们也只是起身打了个招呼,也许是因为家里最值钱的两匹马被偷了,急得有些木了。老孙询问普四发现马被偷的经过时我环顾了一下普四家,除了简单家庭用品、一些挂在墙上玉米包子和堆在墙角芋头,其它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这时我才真正体会接到报案后老孙说的那番话的含义。普四家马厩是房子头间的一个土房,十一、二个平方,平时马都关在里面,门上没有锁是用木棍梢着,普四说:“头天晚上喂马后将门关好,早上起来去牵马时发现厩门开着,家里最值钱的两匹马不见了”。听完普四的话,我跟着老孙去看了马厩的现场,我脑子里一片空白,一点头绪都没有,心想深更半夜的马被偷,村子里又没人看见,这个案子难破了。可老孙却很认真地围着马厩转了几圈,仔细的顺着马厩门前的马蹄印走到村外,又到村子里面找村民进行了解。经过了解,老孙对这起案件进行了初步判断:马是被人偷走了,而且拉到江对面西竜街(弥勒县西二乡所在地)卖的可能性比较大。我好奇地问老孙:“你是咋个认得马拉到西竜街去卖?”老孙告诉我:“山区经常会发生牛马被盗的案子,平时要了解掌握周边有几个大牲畜交易市场?什么时间赶街?西竜街就有一个大牲畜交易市场,而且昨天刚好赶街”。了解完情况,做完笔录,已经很晚了,我们在村委会木楼上睡下,睡的地方非常简陋,床上的被子、床单很脏,还有一股浓浓的汗臭味,一开始我不肯睡,心里老是嫌脏,但想到明天又要赶一天的山路,实在是困意袭来,倒在床上很快就睡过去了。

 

 

线索。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又投入赶路,走了2个多小时,从海拔2000多米的所梅早村爬山涉水赶到了滇越铁路上的小河口车站,坐上小火车到西洱车站,下车后又爬了近2个小时山路,下午5时到达弥勒县西二乡。我们找了个小旅店住下,并在旅店问了下店家,西竜的赶集日是哪天?店家说:你们来的正巧,明天就是西竜赶集的日子。第二天一早我们赶到西二派出所,并跟随西二派出所的老赵到了做牛马生意的老乡家,老乡回忆道:上一个赶集日,另外一个村子里有个人买了两匹马,马的特征就像你们讲的,而且当时就感觉这两匹马比市场价格便宜了好多,有点不寻常。老乡同意带我们到市场上去找买马的人,我们运气不错,一到就找到了买马人,老孙向买马人询问了卖马人的特征,买马的老乡说:“卖马的人二十出头,身高在1.6米左右,人黑瘦,戴着一顶发黄的草帽,讲话的口音就是你们江那边的。”听了老乡对卖马人的外貌特征描述,老孙的脑海中浮现出通红甸及相邻盘溪、新城一带这连山村子里符合条件的人员,过了二三十分钟,老孙对我说:“小李,这个案子有眉目了,这个人很可能是盘溪乡中山村的史大牛,个子和像貌跟他们描述的差不多,而且他就是爱戴一顶草帽,经常在山区村子里窜,脚手不干净,偷牛盗马不少,还因盗窃劳改过”。

 

我们给买马的老乡作了笔录,并交代他将买的这两匹马养起来,在没有接到通知之前不能再将马卖掉。做完这些,我们立即返回盘溪镇,又是一路的奔波劳累……。因为连续几天奔忙,老孙的脚浮肿了,不能走路。

 

 

破案。老孙病了,县局安排盘溪派出所的老王和我去对史大牛进行调查。我们赶到中山村,扑了个空,但群众提供线索有人看见史大牛到小寨村他老丈人家去了。我和老王又奔赴小寨村,又扑了个空,史大牛刚离开村子上山去了,是否再回村子不清楚。我和老王决定蹲守等史大牛。小组长帮我们在史大牛老丈人家对面找了户人家留宿,留宿的人家把我们安排在一个土楼上,地上铺一床草席,席上垫上塑料纸和灰粘就是我们的床了。心里一直想着史大牛晚上会不会回来,加之夜晚的村里狗叫声,蚊虫叮咬不断,我翻来覆去始终不能入睡。身旁的老王可能是一天的劳累,也许是经常下村入户,什么样的环境都适应,睡下不久就传来了鼾声。我不知过了多久才迷迷糊糊入睡,忽然听到老王大喊一声,将我惊醒。原来老王睡梦中被耗子咬破了耳朵,这么一闹,我俩睡意全无,干脆起来研究案情。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到史大牛老丈人家了解情况,经过询问,史大牛丈人告诉我们,史大牛昨天来了一趟,放下几十元钱就走了,具体到什么地方也不清楚。随后我们在村里找了可靠的群众做了布置,就返回盘溪。第二天中午,老王在盘溪乡派出所接到了村委会打来的电话说:史大牛回家了,现在还在家里。盘溪派出所民警赶到中山村将史大牛堵在家中,史大牛见到民警说:“你们来的好快!”,我一见史大牛的相貌及表情,真的十分佩服老孙的判断。

 

后经审讯,史大牛交待了其先后窜到新城乡舍母多村和通红甸乡么婆冲村两户村民家偷盗三匹马,以及到西竜街销赃卖马的经过,史大牛到西竜卖马时确实是带着一顶破旧发黄的旧草帽。由于破案及时,史大牛销赃的三匹马均被追回,退还失主,当群众接到失而复得的马匹时的喜悦心情,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烙印。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原标题: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公安局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 | 与安全相关的事绝不能开玩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及全省安全防公安局
他们如果开玩笑,绝对是“国际玩笑”
编者按:他们是公安机关一个很有特点的警种,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