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生物产业增强普洱绿色发展动力

23.05.2016  12:08

  绵延茶山翠绿欲滴、石斛百花争奇斗艳……盛夏时节,走进普洱大地,一幅幅绿色盎然、生机勃勃的美好画卷尽收眼底。

  坐拥丰富自然资源和广阔生态空间的普洱,应如何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扬长避短、加速发展?普洱通过突出绿色主体色调,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大力推进特色生物产业基地建设,走出了一条符合普洱实际的绿色发展崛起之路。

  普洱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享有“绿海明珠”“天然氧吧”的美誉;森林覆盖率高达68.7%,有2个国家级、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云南“动植物王国”的缩影;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绿洲,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被联合国环境署称为“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

  普洱的珍稀药材植物尤为丰富,已知的药用植物有1000余种,属珍稀药材有700余种,属国家重点普查的药用植物有302种,被我国中医药专家称之为“国内石斛、龙血树、灯台叶树等药用植物生长条件最好的地方”。

  “绿色”和“生态”显然是普洱发展特色产业的明显优势。而保护孕育丰富资源的生态环境,也就是保护普洱发展的可持续生产力。

  近年来,我市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了发展的首要位置,先后编制实施了《普洱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及10县(区)生态县建设规划;出台了《关于实施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决定》,并编制实施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普洱实施方案》,通过实施城乡生态恢复、污染治理、湿地恢复、天然林保护和陡坡地生态整治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全市已建成总面积217万亩的自然保护区16个,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为普洱培育发展特色优势生物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昔日日渐荒芜的山地,如今已是郁郁葱葱的生态林和经济林;过去浑浊恶臭的河沟暗渠变成了惹人喜爱的绿色长廊;尘土飞扬、草木干枯的矿山工地,取而代之的是一场全方位修复生态的“战役”……

  有了好山好水,才能不愁金山银山。

  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祖祥就十分自豪地说:“我们的茶园是同时在国内以及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通过国际认证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公司有机茶在国际市场的销售价格可达到每公斤2000欧元,如果没有绿色生态的好环境,是不可能卖得这样的好价钱。

以“绿”为动力

拉动发展新引擎

  “政府不让砍树了,我就在树林下养起了鸡和羊,种植了重楼、白芨,现在的收入比过去多了,以后还想继续扩大规模。”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团田镇村民胡家德,从地地道道的农民变成了当地林下种植、养殖的带头人。

  和胡家德一样,最近几年,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开展林下种植、养殖,在林间走出一条生态致富的新路子的农民和企业不在少数。随着成千上万的“绿”基地的形成,既不断巩固着生态建设成果,又为生态经济发展拉动了新的引擎。

  2015年底,全市生物药种植面积32.38万亩,比上年同期的30.46万亩增加1.92万亩,增长6.3%;工农业总产值35.19亿元,比上年同期的28.52亿元增加6.67亿元,增长23.39%。生物药产业呈现出了药企精深加工能力不断提高、药农种植积极性高涨、生态有机种植得到推广、种植品种多元、涉药企业多元、种植模式多元、标准化意识增强、林下种植以生物药为主的态势。

  生物药业只是我市生物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全市来看,我市依托生物资源优势围绕加快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积极打造国家特色生物产业基地,发展形成了以茶、咖啡、生物药、橡胶、蚕桑等为主的种植、加工、贸易一体化的特色生物产业,并以茶、咖啡产业为重点,进行绿色化改造和提升。

  在全国率先开展茶园清洁生产改造,目前已建成生态茶园160万亩、产值183亿元,咖啡76.7万亩,产值17亿元,改造生态咖啡园20万亩,全国咖啡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同时,生物制药等产业绿色化改造也不断推进:思茅区获批创建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墨江紫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企业和产品数量居全省前列,商标战略工作连续4年获全省一等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云南咖啡交易中心建成并实现首拍,云南普洱茶交易中心试运营。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与各县(区)连通上线,成为全省首个电子商务整体上线的州(市)。已建成全国普洱茶的最大基地、中国咖啡之都、全国人工石斛主产区。

以“绿为能量

激发发展内生力

  “我们这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山、不缺茶,这些就是我们老百姓的来钱道、脱贫路。”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者东镇马邓村村民王荣发不久前创办了马鞍山茶厂,生产的第一批茶叶刚上市就一销而空。

  “我们不仅采摘、加工自家的茶叶,连其他村寨的茶叶也一并收购加工,茶叶的收入高了,大家种茶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守着绿油油的茶山,生活越来越好!”王荣发笑呵呵地说。

  无论是茶商还是茶农,王荣发正享受着茶产业带来的巨大红利。而不仅是马鞍山茶厂一家,近几年来,当地已建起了两家茶厂。茶产业正焕发着新的生机,为当地发展带来了强势经济增长动力。2015年末,马邓村经济总收入达2722.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34元。其中,仅茶叶产值就达680万元。

  如今,行走在普洱大地,无论是登上云遮雾绕、泉水叮咚的茶山,还是走进枝繁叶茂、密密层层的林下基地,处处都能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绿色产能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

  以“绿”为能量,普洱准备好了。在普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已明确,普洱将以普洱特色优势生物资源为基础,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大力发展茶、咖啡、生物医药、高原特色食品、烟草、蚕桑等特色生物产业链,通过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以最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世界茶源”“中国咖啡之都”“云南核心药库”……从规模到产能,从资源到效益,普洱的特色生物产业基地正凝结成一股股新兴力量,蓄势待发。

普洱日报(记者 郑璐)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