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和住滇全国政协委员热议云南如何破解难题 共享发展

14.03.2016  09:34

促进共享发展,就要着眼全体人民,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如何破解共享发展中云南人民面临的现实难题,使全体云南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成为云南团代表和住滇全国政协委员讨论的热点。

不让“直过民族”兄弟掉队

呼吁国家设立“直过民族”专项发展资金,加大对“直过民族”教育投入力度,扩大守土固边政策范围和生态补偿范围等

两会上,云南代表团集体提交了《关于支持云南省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的建议》,呼吁国家加大对“直过民族”的财政投入及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小康路上“不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

省委、省政府把“直过民族”脱贫攻坚作为全省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决定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总投资344亿元,采取超常规举措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但云南省贫困面大,脱贫任务重,仍有很大资金缺口,需要国家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云南代表团建议国家设立“直过民族”专项发展资金,从2016开始,每年安排6亿元,连续5年共30亿元,用于支持“直过民族”聚居区提升能力素质、组织劳务输出、实施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培育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直过民族”扶贫项目补助标准等。

素质型贫困是“直过民族”致贫的根本原因,要彻底脱贫就要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代表团建议教育部支持云南实施14年免费教育(学前2年)和中等职业教育全免费、全覆盖;支持 “双语教育”,对“直过民族”开展定向免费专项招生政策,提高“直过民族”聚居区农村教师、乡村医生补助等。

云南省“直过民族”主要分布在边境县,聚居在边境沿线和生态功能区,担负着守土固边和生态保护的重任。代表团建议财政部牵头,将边民补助范围由边境沿线373个行政村26万户,扩大到边境沿线110个乡镇814个行政村60.5万户,补助标准由目前的每户每年1000元提高到3000元。建议请林业部牵头,支持云南将“直过民族”聚居区纳入国家生态补偿范围,优先发展护林员。

代表团还建议将农村村组道路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加大协调对口帮扶的力度。

让边疆群众增强获得感

建议逐步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政策引导医疗卫生人才向基层合理流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从国家发展战略看,全民免费医疗是势在必行之路;从国家发展实力看,国家财政可以负担这一计划。世界上不少经济发展情况大大低于中国的穷国家早就实行了全民免费医疗,我们国家更不应因财政而成为障碍;从国家对保障全民健康的承诺看,实行免费医疗是最大的实际行动。”黄传贵委员建议逐步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时指出。

他建议采取分步实施,先试点再推开的方式,先在1—10岁的儿童和年过70的老年人中实行免费医疗,真正体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

玉帕新委员指出,随着这些年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基层医院医疗设施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因缺少熟练使用这些医疗设施的医疗技术人员,致使部分先进医疗设备闲置,乡镇卫生院甚至存在人员无资格上岗的情况。“基层医院生活条件较艰苦、工资待遇不高,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长期以往,造成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水平低下。

玉帕新建议国家通过政策引导医疗卫生人才向基层合理流动,用优厚的待遇政策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对长期在边远乡镇和条件艰苦的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实行特殊津补贴制度。

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面,许虹代表建议,中央财政应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的支持力度;开展全科医生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引导全科医生以多种方式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加大对在岗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力度;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机制等。

让优质教育资源逐步均衡

建议着力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加大教育脱贫力度;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聋哑残疾人特殊教育

义务教育的学校建设一定不能锦上添花,而要雪中送炭。政府要全面促进各个学校的建设,使优质的教育资源逐步实现均衡。”何华代表认为,当前我国教育体系正面临着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群众教育需求的问题,而且在义务教育阶段反映得格外突出;划片入学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出路,反而导致了“学区房”等新问题。

义务教育是国家的义务,应该为群众提供均等的义务教育服务。”何华代表说,政府应该着力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只有当各个学校、各个区域的教育资源逐步均衡的时候,教育公平问题才能得到缓解。

王树芬代表说,教育脱贫,是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要加大教育脱贫力度,建议通过免除学杂费等方式,提升贫困地区的入学率。她建议将藏区14年免费义务教育覆盖地区拓展到人口较少民族甚至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民族地区脱贫步伐。此外,她还建议内地西藏班适当招收4省藏区学生,让学生们共享内地优质教育资源。

范华平代表建议国家尽快研究贫困人口数量特别大的地级市实施14年义务教育试点,从教育上解决贫困问题。杨方委员建议提高教师教龄津贴,建立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的良好机制。

陈俊骢委员呼吁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聋哑残疾人特殊教育。“我国听力残疾人约有2057万,居视力残疾、肢残、智残等五大残疾人群数量之首;其中7岁以下儿童约为80万人,每2000万新生儿中就有3万听力残疾的婴儿诞生。”他建议修订现有特殊教育政策鼓励科技创新,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聋哑残疾人特殊教育,助其广泛融入社会共同发展。

(记者 程三娟 左超 张寅 郎晶晶 陈晓波 尹瑞峰)

  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