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农黄正丽规模化种植走上致富路

06.06.2016  21:18

      早上6点,黄正丽一家起床,匆匆吃完早餐,带上移栽器、水桶、肥料、锄头到育苗工厂领了烟苗,开始一天的移栽工作。

  黄正丽是腾冲市界头镇一名普通的烟农,靠勤劳的双手,灵活的头脑,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种烟路,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烟大户,在平凡的世界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说起黄正丽种烟的历史,要追溯到20多年前,那时的黄正丽还是一个小女孩,家里已经成为了界头最早的一批烟农。“20多年前的烤烟种植规模小,又苦又累,成天在烟田里,一年下来也赚不到几个钱。”或许是看不到种烟的希望,一心想摆脱贫穷命运的黄正丽选择了“走出去”。到外面打工、做小生意,赚了钱,也亏过钱。但最终,熬不过日渐年迈父母的催促,黄正丽选择了回家。

  “方法不对,再累再苦,也赚不上钱。”见了世面的黄正丽很快就不满足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寻思着改变种植方式。

  “2000年,蔬菜价格涨得快,曾经考虑过种蔬菜,后来想了想,风险大,市场还要自己找,价格也不稳定,相比种蔬菜,烤烟是计划种植,不用担心烟叶种出来没人要和价格波动的问题。”于是,黄正丽决定在烤烟种植上狠下工夫,跟着父母,在生产技术员的指导下,学到了一手种烟、烤烟的绝活儿,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种烟能手。但很快,黄正丽发现就算地里的烟种的再好,靠自家仅有的几亩地远远不可能走上致富路。黄正丽在考虑,怎么才能赚更多的钱。

  当时,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选择到沿海地区打工,很多土地无人耕种。精明的黄正丽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规模化种植的观念第一次出现在了黄正丽的脑海中,于是,黄正丽准备租用田地扩大烤烟种植面积。

  这样的想法很快遭到了父亲的反对,“现在家里就只有这几个人,再增加种植面积,谁来种?谁来管理?种不好,收入不但不增,还会赔本。

  黄正丽没有因为父亲的反对而放弃想法,她细细给父亲算了一笔账:“现在我们种1亩烟也就赚一千块钱左右,要是我们再租上4亩地,一年收入就有五千多块了,人不够的话我们可以请工,工时费也就五六百块钱,再加上土地租赁费,成本也就一千多块钱,这样我们一年就有了近四千多块钱的收入,不比外出打工差,为什么不干呢?”父亲看了看账单,没有说什么,拿出家里的积蓄。“农民赚钱要踏踏实实,你照着自己的想法好好干,我们支持你。”黄正丽接过父亲的钱,有过犹豫,毕竟是父母一辈子的血汗钱,但最终她还是把种烟面积扩大到5亩,一门心思的走上规模种烟之路。一年到头,黄正丽算了算账本,一年净赚的钱和预计的出入不大,黄正丽决定用赚到的钱继续扩大烤烟种植面积。5亩、6亩、8亩、10亩……黄正丽的种烟面积不断扩大,到2015年,已经种上了16亩,成为了界头镇第一批职业烟农,一年下来收入六七万元。

  2015年年底,黄正丽从同乡口中得知,盈江有农户要出租自己的烟田,越干越大的黄正丽抓住了这个机会,到盈江从农户手中租了80亩田地种植早植烟。同时,自家门前的夏烟也没放弃,2016年还申请种植了16亩,她带领着家人盈江、腾冲两边跑,不管早植烟还是夏烟,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生产水平都是大家公认最好的。

  正在田地里移栽夏烟的黄正丽给大家算着账:“今年我种了近一百亩烟叶,年底那可是几十万的收入啊!

  “黄正丽现在是我们这儿的老板啊,种烟时节我们都是为她打工的,她家有两辆车,一辆小轿车、一辆皮卡车!她致富了,我们也增加了收入,还学到了种好烟叶的技术,再运用到自家的烟田里,共同奔向小康路。”提到黄正丽,周围的烟农都会竖起一个大拇指。

  “种烟的传统不能断,我儿子、女儿现在也跟着我们种烟了,他们就是下一代的职业烟农。”如今,43岁的黄正丽每天依然穿梭在烟田里,手把手地培养着下一代职业烟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