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地震灾区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 337名卫生防疫人员仍坚守一线

06.10.2014  20:09

    新华网云南频道10月5日电(记者 吉哲鹏)据云南鲁甸6.5级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救治防疫组介绍,经过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努力,灾区未发生传染病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今年国庆节期间,仍有337名卫生防疫人员坚守在地震灾区,确保了灾区卫生防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仍在灾区一线开展工作的鲁甸地震灾区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工作一线总指挥、云南省卫计委副主任徐和平介绍,自云南鲁甸6.5级地震发生以来,云南省卫计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大力支持下,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立即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快速反应、紧急部署,切实打牢组织保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主要有以下举措:    

    一是成立地震灾后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指挥部,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二是坚持厅级领导负责制。三是建立例会制度,为解决医疗救治与卫生防疫问题提供平台。四是建立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机制,明确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卫生防疫职责和市县乡村责任领导及灾区各卫生防疫点联系人,并向社会公示。    

    徐和平介绍,灾区采取军地联动、不留死角,采取群专结合、驻村入点、分片包干的工作方法,坚持“早期、科学、依法、规范”卫生防疫原则。灾区共投入包括部队和地方在内的卫生防疫及卫生监督队伍37支、1337人。一是开展灾区传染病风险评估和灾区卫生防疫形势评估。二是全面开展卫生防疫隐患排查。三是开展卫生防疫网格化管理。四是切实加强环境消杀工作。截至10月4日,灾区已累计出动24580人次、车辆5437次;累计消毒厕所360106座次、垃圾158101堆次、环境43760249平方米、水源点100925个次、安置点/集中就餐点2876个次、杀虫喷洒房间(帐篷)1045576个次、畜圈458920间次。五是加强灾区水质监测检测。灾区三县累计采集水样1194份,已检测1194份,对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源进行明确标识,指定专人落实水源消毒工作,及时协调解决临时替代水源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水源的保护。六是加强灾后症状监测和个案调查。灾区三县共有185个监测点,对所有符合症状监测的病例均按要求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和追踪。七是有序开展卫生监督工作。共计出动卫生监督员2726人次,车辆516车次,对灾区生活饮用水、医疗机构及集中安置点进行了监督检查,立案查处非法行医案件5起。八是完成甲肝、麻腮风疫苗应急接种工作。组织专家及时制订《地震灾区麻腮风疫苗和甲肝灭活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工作实施方案》,督促灾区三个县政府及时下发执行;组织开展接种的乡村医生进行专题培训和考试,全部合格后持证上岗;3县灾区共接种甲肝疫苗74524份,麻腮风疫苗74444份,圆满完成应急接种工作。九是做好地震灾区学校卫生防疫工作。及时印发《云南鲁甸县6.5级地震灾区学校及托幼机构卫生防疫要求》,编印学校及托幼机构卫生防疫培训教材及教案,组织地震灾区各学校负责人及具体负责学校卫生防疫的人员进行培训,继续对学校重点区域开展消杀工作。十是组织开展包保干部、乡村医生、学校卫生防疫负责人防疫知识培训,为灾区领储备人才力量,为灾区留下一支不走的防疫队。    

    徐和平介绍,卫生防疫人员还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努力提高灾区防病意识,组织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人员开展宣传。多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累计健康教育506742人次,累计发放宣传材料309297份;组织80名义务宣传员在灾民安置点开展宣传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