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云南农业新动力

10.11.2016  22:11

 
  背景

  昨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十二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落下帷幕。云南首次举办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农业行业盛会成效显著。在此重要平台上,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整体亮相,充分展示了云南三农近年来发展新成就,给国内外客商带来了不小惊喜:云南生产的蔬菜占曼谷市场的1/2、香港市场的1/3;花卉、咖啡、橡胶面积产量全国第一;“云岭牛”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品种;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11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居西部第一……

  话题

  在农交会上,记者听到许多赞美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的话语,也听到许多中肯建议和深刻反思,这些观察有助于我们转变思维方式、开阔视野,对推进云南特色农业发展、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和提升云南农业竞争优势非常有益。

  思考一

  多样化与集约化如何相互促进?

  北京派得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网络运营公司是一家农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商,在本届农交会上展示了数台采用太阳能供电、自动采集和存储远程传输土壤温湿度、气象信息功能的远程自动墒情站设备,网络运营师盖乔耐心地向各地客商讲述其设备特点,其中报价6.8万元的一台设备可以自动管理500亩土地,一个上午就被北方客商预订了3台。

  盖乔参展3天后观察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前来咨询了解设备的客商覆盖了中国绝大多数省区和直辖市,唯独没有云南客商,哪怕报价3500元、最低的一台也没有云南客商前来问询。盖乔通过调查询问,推测原因可能有两个:其一是云南气候多元化特点,其二是云南农业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面积占比不大,难以推广普及。盖乔告诉记者:“农业信息化集成设备在规模化、集约化和精细化农业生产经营中运用广泛,降低土地管理经营成本的作用非常明显,但如果只是小规模生产就发挥不了太大作用。

  盖乔的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云南提高土地产出效益难度较大的客观事实。尽管“十二五”以来,云南坚定地把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作为突破口,不断增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推动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基石,但是与农业发达省区相比,云南农业农村改革的步伐还不算大、不算快,需要进一步加大和深入推进的力度,更加扎实抓好土地制度改革为重点的系列改革任务,推进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培育引进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还得更加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潜力和优势在多样性,麻烦也在多样性。”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院长盛军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多样性放在全省来看是优势,但是平均放在129个县(市)区就是劣势,因此要走多样化与集约化相结合的道路,通过“一县一品”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形成互补,提升核心竞争力。

  思考二

  农业投融资渠道如何拓宽?

  农村产权不清晰、无抵押、无担保等问题,一直是困扰三农金融产品创新的障碍。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要做大做强,这一关非破不可。元谋县农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建花说,“互联网+”是未来农业的趋势,我们也急需进一步通过“互联网+”向全国市场扩展,可是在此之前就因资金短缺,融资一拖再拖,大好的商机只能一次次错过,她希望通过创新投融资体系,建立“快速通道”,让更多农特优产品迅速走向国内外市场。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展区,一些记者慕名前来寻找来自呼图壁县的农产品,因为新疆农信联社与呼图壁县合作探索创新农业融资新模式,以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迈出了全辖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第一步,为拓宽农民融资渠道提供了借鉴。呼图壁县2014年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后,主动在全县全面推开了土地确权工作,同时,县农信联社在全疆率先开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抵押贷款业务,贷款对象为农业生产大户及农民合作社等土地流入方。如今呼图壁县金融生态显著改善,乡镇金融服务率达100%。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武陵山区,是国家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该州把培育产业作为脱贫的重要抓手,通过发展“富硒”农业500万亩,近年来已帮助160万人脱贫。产业脱贫方向不错,可钱从哪里来?该州农业局副局长杜方平告诉记者,这归功于他们采取“一个村发展一个主导产业,建立一个合作社和一个金融互助社,一个龙头企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其中龙头企业和贫困户共建金融互助社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一家茶叶龙头企业每年精准扶持50户贫困户,每年为贫困户准备价值16万元生产资料,农户收成后,企业减免一部分和回收一部分成本并作为第二年扶持农户的滚动发展资金。

  在金融创新服务展区,宝象金融作为上海展团唯一一家金融服务企业,集中展示了供应链金融、“助农E站”等产品,获得众多领导嘉宾及专业观众的认可。宝象金融负责人认为,各地政府应当重视互联网金融为农业提供新的信贷途径,传统“三农”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相比,存在风险大的问题,银行在无抵押无担保的情况下,主动放贷意愿不大,农业供给侧改革需要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引导更多资金支持“三农”实体经济发展,更好地支持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帮助小微企业成长。他建议,云南可积极鼓励对农业的各类信贷创新,包括互联网农业金融、保险、众筹等形式,从政策层面加以引导和支持。

  思考三

  云南农业如何打出响亮品牌?

  作为休闲农业的代表——农业嘉年华展区尤为引人注目,人们在茅草农舍里驻足休憩,与南瓜大枣相伴,既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又轻松回归与自然融合的意境。

  “农业嘉年华为云南带来了一个大农业的概念。”农业嘉年华服务联合体秘书长何健告诉记者,农业嘉年华是一个把一、二、三产联动的有效载体和业态形式,体现现代农业生产、生态、休闲、教育、示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综合体,全力打造“农业+特色种养殖”“农业+休闲游”“农业+科普教育”等的全域农业。比如目前农业嘉年华已经入驻的北京昌平区兴寿草莓小镇,园区内每产生1元钱的收入,就能通过观光、采摘、餐饮、住宿等带动周边产生7倍的收益。

  云南是开发农业休闲旅游最早的省份之一,但是长期驻留于农家乐、采摘节这样的水平,如果认真分析农业嘉年华的成功之处,可以发现人家拉长的是产业链,包装的是文化,提供的是创新服务,竞争靠的是品牌,这些正是我们所缺乏的。还是一句话,创新驱动还未真正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主引擎。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盛军认为,现代农业已经走到一个新的时期,需要更多创意创新的农特产品。云南的多样性就是创意创新的资源宝库,这是巨大的机遇,要通过科技支撑,充分挖掘资源,增加产品附加值,形成有创新、有创意、有品牌的高原特色农业。

  一项统计显示:当前,我省咖啡的种植面积约100多万亩,产值达到20亿元,然而,当地农民的平均收入只有三四千块钱。“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农民种出1斤咖啡豆,要扔掉5斤的咖啡果,殊不知,被扔掉的咖啡果可以做成咖啡果醋、咖啡果粉,价值就可以增长5倍,从20亿元增加到100亿元。也就是说,要通过科技创新变废为宝,增加产值,才是带动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有力支撑。”盛军说。

  而与创新理念紧密相连的则是产品品牌打造的问题,这是云南长期存在的短板,在现代农业竞争已从单一的种植养殖环节转移到全产业链的背景下,短板之“”就更加明显。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鲁成银就曾直言不讳地说:“品牌效应不明显,国际上缺乏有影响力的云南品牌,是云南农业不可忽视的一个短板。

  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张兴旺分析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培育农业品牌,要注意“规避自闭症倾向”,即很多农业品牌的培育、建设、宣传,还处在一个从品牌视角出发的阶段,一些对消费者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在品牌营销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回应和传达。不能把品牌简单地理解为产品,而是不断增加附加值,给消费者传递“高品质、优质服务、受尊重”的产品内涵。最后是“有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开拓一个新市场投入的费用,大概是开发老客户的5倍左右,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把产品和市场分析透,为客户提供细化服务。

  中国广电节目创意研发中心主任冷淞为云南开出农业品牌塑造和传播对策的方案中提出建议,要重视云南特色农产品品牌中的四大因果定位:因为高原,所以健康;因为生态,所以安全;因为方便,所以选择;因为传承,所以珍贵,从而进一步确定云南“农业文明生态传承”的定位。

  本报记者 浦美玲 雍明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