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畔筑梦人

22.08.2016  18:06

澜沧江畔筑梦人

——记昌宁县大田坝镇文沧村德斯立小学教师张有国

 

位于昌宁县大田坝镇东北部的德斯立村,与永平县水泻乡隔江相望,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澜沧江畔。每天清晨,一阵阵清脆的读书声将这个藏于深山半山腰上的小山村从睡梦中唤醒。德斯立小学是昌宁县大田坝镇最艰苦、最边远的一师一校,从江边山脚到学校要走5公里的陡峭山路,从山梁到学校的山路要走7公里。

是校长、也是老师,是父亲、也是保姆,不畏条件艰苦,克服各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执著坚守深山37年,将青春绽放在山寨,为山里娃编织走出大山的梦想。这个人就是德斯立小学的张有国。

张有国如今是“名人”了。因为他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经上级部门层层推送,他多次被昌宁县委、县政府授予 “优秀教师”“希望工程园丁奖”等荣誉。2013年,他荣获全国“桂馨·南怀瑾乡村教师奖”,2014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去年,张有国又荣获了首届“中国启功教师奖”。

2015年12月10日,记者翻山越岭,慕名走进德斯立小学,走近张有国,聆听他37年间那些不寻常的动人故事。

扎根大山

勤学苦练,他是山里娃走出大山的“引路人

从大田坝山凹往北走,连绵的群山直达澜沧江的小湾水利枢纽库区。美丽的澜沧江像条玉带把群山相连,玉带末梢的德斯立小学与小湾库区毗邻。德斯立曾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驿站,商贾云集。之后随着古丝绸之路的衰落,德斯立的繁荣成为历史。高山峡谷,交通闭塞,使德斯立渐渐成为僻壤穷乡。

下午3点,记者从昌宁县城一路奔赴德斯立,其间先后换乘了两次车。先坐了1个半小时的小轿车,来到大田坝镇中心完小,之后又换坐辆底盘超高的越野车,开车的师傅也换成了林业局的“老把式”。山路越来越陡,越来越狭窄,大约又行进了1个半小时,司机对记者说:“到山顶了,下面是六七十度的土坡路,坐好了啊!”果不其然,越野车挂着1档走着“Z”字路缓缓而下,半小时7公里,到达德斯立小学已是晚上9点多。

校门口没有路灯,微弱的电筒光下一只有点粗糙却很有力的手伸了过来,一旁有人介绍:“这就是张有国老师!”张老师像迎接老朋友一样拉着记者的手进了屋子。小屋里有张床,床头有张旧书桌。一条陈旧的长沙发横在书桌的外面将10余平方米的屋子分为两半,沙发前面有个电炉,这显然就是张有国的会客厅了。

揣着浓浓的兴趣和好奇,记者与张有国的聊天很快进入了正题。

张有国是土生土长的德斯立村人,教学点成立那年,他才17岁,刚刚初中毕业,村里人公认他是村里最有学问的才子。在村民的期盼中,他开始在村里参加扫盲教育,当时村中很多人没文化,看到许多孩子上不了学,他心中很不是滋味。

我的故事讲起来就太多了!”张有国说,“当时,德斯立生产队因为没有文化人,连一个会计都难找,于是我就在寨子里办学教孩子们读书,1981年3月,我正式成为一名代课教师,当起了大山深处的孩子王。

成为代课教师的第一天,张有国就下定决心——“要让当地的孩子多读书,多识字,多学知识,长大后能走出大山去,到山外面的世界去闯天下。”为此,从第一节课开始,张有国就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在学校,晚上常常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

谈起初为人师,张有国兴味盎然:开始教书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不足,一个人的学校,每节课都要自己教学,每个学科都要自己亲授,每件事情都要自己处理,加上德斯立小学情况特殊,得开展复式教学,也就是两到三个年级一齐上课。

要教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级,没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那是不行的。”张有国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每次到村完小或乡上开会,他都会跟其他老师在一起,问这问那,请教自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向教音体美的老师学习音乐、体育、美术等基础知识。看到别的老师有教学方面的书刊,他也会借来学习,好的内容就抄在笔记本上。至今,张有国每年都要订阅几种教育类报刊,认真阅读,平时抽时间练习写毛笔字、粉笔字,练习简笔画,不断增强自己的教学专业技能。

1985年,张有国参加了云南省中师函授自学,1990年,他完成了5科10门的学习考试,取得了云南省中师函授自学合格证书。199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保山师范学校,到保山师范学校进修学习1年,接受了正规的师范教育,在音乐、体育、美术、普通话、教学法等方面受到了专业培训,在培训中他解决了过去教学中遇到的很多问题。1994年,张有国进修学习结束,正式转为公办教师。

转为公办教师后,本可以分到条件较好的完小学校任教,但因为实在放不下条件简陋的德斯立小学,还有澜沧江峡谷里的那些急需启蒙教育的孩子,张有国最终放弃了那些调离的机会,回到德斯立小学。

待生如子

山里的孩子并不笨,只要有学上,有人教,就可以成才

2015年12月11日上午,德斯立小学教学如常,只是多了两位远道来访的客人。第一节课下课,张有国手里拿着乒乓球球拍,4个学前班的孩子蹦蹦跳跳地出了教室。

张老师好不好?

好!

你们喜欢张老师吗?

喜欢!

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在教室门口声音洪亮地回答,见到挎着相机的记者他们毫无怯意。

课间活动安排的是学打乒乓球和跳绳。水泥板搭起的球桌上,一排断砖成了球网,黄色的乒乓球随着孩子们挥舞的球拍来回跳动,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欢笑声在德斯立小学院子里回荡。

手把手教完4个孩子打乒乓球,张有国乐呵呵地走过来和球桌边上的记者打招呼:“学校现有一个学前班4个学生。其中大的两个6岁,小的1个5岁1个4岁。

德斯立小学缺乏教学设备,场地狭窄,条件简陋,所以不可能像其他学校一样开齐科目,开足课时,但山里的孩子并不笨,并不比城区和坝区的孩子差,只要注意培养,教学得法,一样会取得好成绩。” 张有国说,“我一直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因陋就简组织教学,尽可能开齐科目,开足课时,并组织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

采访中,学校周围的家长也不知不觉地来到学校,他们面带微笑,聚在院子里,打量着远方来的客人。张有国指着两位年龄在40岁左右的男子说:“他们原来也是我的学生呢!”三四个孩子家长听着张有国和记者的谈话,回忆着曾经的学生生活,不时在旁边插话补充。

据学前班家长罗文全回忆,1997年5月的一个星期天,张老师到文沧完小开会,散会时已是下午,领导劝他第二天再返校,责任心强的他知道当天是学生返校的日子,他不放心执意返回。当晚近7点赶回学校后,得知三年级的段文富没有到校,他急忙赶到段文富家,其父亲说孩子下午便出门返校了。听到这,张有国知道大事不好,急忙挨家挨户敲门请乡亲们帮忙寻找。一时间,全山寨几百号人通宵不眠地搜寻在深山密林中,直到第二天中午11点,才在森林中找到了迷路的段文富。

当时,这个孩子失魂落魄一脸苍白,手脚发抖,身上还背着一小袋米和几个洋丝瓜,这也是从教37年来我最担心最后怕的一次经历。从此以后,我更加注意孩子的安全。”家长的回忆引发张有国的感慨。

罗文全说:“张老师在学习上对学生要求很严,但生活中对我们却非常关心,有时作业本写完了、笔写完了,他就给我们买。过去没有‘两免一补’政策,课本发下去了,可有的学生因为家里困难,交不起书钱,张老师就自己出钱帮我们交课本费。部分学生离家较远,得在学校食宿,张老师就帮学生煮饭,有时他忙不过来,就让师母帮忙做饭。晚上,有的学生喜欢踢被子,张老师每晚都要起来照看几次,帮学生盖被子,有时学生尿床了,他还要给学生找换洗的衣服,帮学生洗衣服晒被子。

一旁的学生家长周李式补充说:“张师母也非常支持学校的工作,德斯立小学学生最多的时候有54个学生,光靠张老师一个人根本照顾不过来,就只能让张师母帮忙管理。学校离大田坝镇40多公里,每接到上级部门开会通知,张老师去了,学生就由师母照看。这几年,学校免费提供娃娃营养餐,娃娃每天可以喝到一瓶牛奶,吃到一个鸡蛋。为此,张老师每周都会按时到村完小,用摩托车把牛奶、鸡蛋拉回来,每天认真发放给学生。

“德斯立海拔1  800多米,距离县城110公里,原来有70多户人家。山寨地广人稀,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其他老师请不来,来了也留不住。可是张老师却留在这里,一干就是37年。”听说记者来学校采访,村上(大田坝镇文沧村)完小的瞿国宝校长也赶来介绍情况。他告诉记者:“张老师对村里贫困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前些年,每个新学期开学,家庭困难学生都会少几个。张老师就一家家跑,一家家劝,一家家帮。当有的家长因家庭困难面露难色时,张老师就安慰他们:‘先送来,有什么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瞿国宝记得很清楚,蔡桂花和蔡桂园两姐妹的家庭特别困难,父母实在无力供两姐妹同时上学,因此,学习上稍稍落后妹妹一点的蔡桂花每个新学期都会“消失”,张有国每次都要到其家里将她“”回来,以至于多次以后,每次开学前张有国都会先到蔡桂花家“”人。“我的记忆中,德斯立的学生没有一个因为贫困而辍学,也没有一个因为厌学而辍学。这些年,张老师一个人教出了几百名学生,村里很多家庭有两代人都是他的学生。很多学生都走出大山,考上大学,光本科和专科生就有20多个。现在,有的又回到乡村当教师,有的当上了公务员,有的当了老板。张老师一辈子坚守大山,穷尽一生只为山区教育。

爱校如家

就算德斯立只剩一户人家,我也要坚守下去

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远山如黛、近山青翠,美丽的澜沧江在山脚下缓缓流淌。

德斯立小学坐落在村口的一个小院落,院内一层两间的小平房是两年前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捐资助学建起来的,其中大间是教室,小间则是张有国办公、生活起居以及放影碟的“多媒体教室”。旁边的3间小瓦房是学生的宿舍与伙房,那是2009年由当地村民自发捐建的。而在当年,学校远不是现今的模样。

德斯立小学建校初期,学校条件简陋,教室是一间破烂不堪的茅草房。夏时雨点打脸面,冬时冷风刺骨寒。“教室里会出现学生打伞写字,教师披蓑衣上课的心酸场面。” 张有国回忆起执教初期的情景,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人不能白活一世,一定要做一点让人看得见的事!当时,德斯立教学点属于民办公助,这样的地方国家能够配一个公办教师已经是最大的支持。自己选择了这一个职业,不管条件如何艰苦都必须坚持做下去。

为解决缺黑板少板凳问题,我用龙竹做板凳,木板做黑板。十几个孩子同挤一室,开展三级复式教学,其中的艰辛一言难尽啊!”张有国深感个人能力有限,为解决校舍问题,他挨家挨户发动村民,一起烧砖瓦、砍木料,领着年龄大的学生抬椽子。当时他的工资是每月12元钱,工资发下来后,他舍不得用,盖房子需要大量钉子,他就用悄悄积攒下来的钱买来钉子。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在张有国和学生及家长共同努力下,在生产队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德斯立小学盖起了自己的新瓦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有了改善,打雷下雨学生可以在教室里安心上课,不必再担心风吹雨打了。

张有国回忆,上世纪80年代,德斯立当地虽然有个小水电站,但电压很低,还经常出故障,离学校又远,所以学校没接通电。为了解决学生上晚自习的照明问题,他就带领学生到山里砍松明,晚自习时点燃用来照明,然而松明烟大,经常会熏伤学生的眼睛。他就带领学生开展勤工俭学,种植玉米,那时的学生年龄偏大,都能和大人一起干活,待秋收后就将玉米卖给附近农户,学校有了勤工俭学收入,就可以解决学生上晚自习时的照明问题了。星期天,他来回走20多公里的山路,到邻近的漭水沿江村小卖铺买煤油,供学生上自习照明用。

2007年,学校厕所坍塌了,张有国自费8  000多元钱请工新盖了学校厕所,至今,没向上级报销过。2010年他又拿出1  000多元,用家里的水窖项目,给学校解决了饮水问题。学生没有活动的地方,张有国花了700多元请人做了篮球板。2012年他拿出1  000多元为学生安装了太阳能,还买了6  000多元的电视机、接收机……

37年来,在学校维修和建设上,张有国可以说是穷尽毕生心血。“我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这个家,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再投入多少都值得。就是没有工资,我也要坚守下去!”张有国这样说。

张有国为学生付出了很多,为当地的教育奉献了很多,而他自己也获得了乡亲们由衷的尊重和爱戴。他的教育情怀让学生、家长和乡亲们牢记在心里。保山市和昌宁县的相关领导曾多次到学校看望张有国,相关媒体也对张有国的事迹作过陆续报道,大田坝镇还将张有国的感人事迹搬上了舞台,保山市组织了张有国先进事迹宣讲团,全市各单位都掀起了向张有国学习的热潮。

采访中,记者面前53岁的张有国已是两鬓斑白,他总是面带微笑,神采奕奕地认真讲述曾经的岁月沧桑。他说:“我这一辈子难以忘怀的事很多,但最让我激动的是今年获得首届‘中国启功教师奖’。去年9月8日,在中南海紫光阁,我和其他获奖教师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亲切会见。总理与10位启功教师奖获得者握手和谈心。此情此景,让我忍不住流下了激动幸福的眼泪,千言万语也不知如何表达!我与总理握手谈心时,我自豪地说‘我是云南保山澜沧江畔一师一校德斯立小学的老师,名叫张有国,我的家乡没有流失儿童’。总理与我们每一个代表握手交谈后作了激动人心的讲话:各位老师在坚持教书育人的同时,要注意在讲台上传播创新的种子,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就是在继承中不断创新的结果。教师不仅要给学生知识,塑造学生人格、操守,还要有信心和责任,将他们培养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说到今后的打算,张有国说:“如今,我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社会的关注。学校的环境设施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两年,小湾水库移民区搬迁,原来的70多户人家只剩下27户,学生越来越少了。但只要德斯立还有一户人居住,办学点就不能撤,这里的孩子到别处上学路太远了。我会一直守在这个让我成长的小地方,做好学生成才路上的引路人,帮助山里孩子筑梦、追梦,让一拨拨孩子走出大山。

                                                           

                                                    (云南教育报刊社  杨曙光 余 彪)

澜沧江畔筑梦人

——记昌宁县大田坝镇文沧村德斯立小学教师张有国

 

位于昌宁县大田坝镇东北部的德斯立村,与永平县水泻乡隔江相望,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澜沧江畔。每天清晨,一阵阵清脆的读书声将这个藏于深山半山腰上的小山村从睡梦中唤醒。德斯立小学是昌宁县大田坝镇最艰苦、最边远的一师一校,从江边山脚到学校要走5公里的陡峭山路,从山梁到学校的山路要走7公里。

是校长、也是老师,是父亲、也是保姆,不畏条件艰苦,克服各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执著坚守深山37年,将青春绽放在山寨,为山里娃编织走出大山的梦想。这个人就是德斯立小学的张有国。

张有国如今是“名人”了。因为他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经上级部门层层推送,他多次被昌宁县委、县政府授予 “优秀教师”“希望工程园丁奖”等荣誉。2013年,他荣获全国“桂馨·南怀瑾乡村教师奖”,2014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去年,张有国又荣获了首届“中国启功教师奖”。

2015年12月10日,记者翻山越岭,慕名走进德斯立小学,走近张有国,聆听他37年间那些不寻常的动人故事。

扎根大山

勤学苦练,他是山里娃走出大山的“引路人

从大田坝山凹往北走,连绵的群山直达澜沧江的小湾水利枢纽库区。美丽的澜沧江像条玉带把群山相连,玉带末梢的德斯立小学与小湾库区毗邻。德斯立曾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驿站,商贾云集。之后随着古丝绸之路的衰落,德斯立的繁荣成为历史。高山峡谷,交通闭塞,使德斯立渐渐成为僻壤穷乡。

下午3点,记者从昌宁县城一路奔赴德斯立,其间先后换乘了两次车。先坐了1个半小时的小轿车,来到大田坝镇中心完小,之后又换坐辆底盘超高的越野车,开车的师傅也换成了林业局的“老把式”。山路越来越陡,越来越狭窄,大约又行进了1个半小时,司机对记者说:“到山顶了,下面是六七十度的土坡路,坐好了啊!”果不其然,越野车挂着1档走着“Z”字路缓缓而下,半小时7公里,到达德斯立小学已是晚上9点多。

校门口没有路灯,微弱的电筒光下一只有点粗糙却很有力的手伸了过来,一旁有人介绍:“这就是张有国老师!”张老师像迎接老朋友一样拉着记者的手进了屋子。小屋里有张床,床头有张旧书桌。一条陈旧的长沙发横在书桌的外面将10余平方米的屋子分为两半,沙发前面有个电炉,这显然就是张有国的会客厅了。

揣着浓浓的兴趣和好奇,记者与张有国的聊天很快进入了正题。

张有国是土生土长的德斯立村人,教学点成立那年,他才17岁,刚刚初中毕业,村里人公认他是村里最有学问的才子。在村民的期盼中,他开始在村里参加扫盲教育,当时村中很多人没文化,看到许多孩子上不了学,他心中很不是滋味。

我的故事讲起来就太多了!”张有国说,“当时,德斯立生产队因为没有文化人,连一个会计都难找,于是我就在寨子里办学教孩子们读书,1981年3月,我正式成为一名代课教师,当起了大山深处的孩子王。

成为代课教师的第一天,张有国就下定决心——“要让当地的孩子多读书,多识字,多学知识,长大后能走出大山去,到山外面的世界去闯天下。”为此,从第一节课开始,张有国就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在学校,晚上常常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

谈起初为人师,张有国兴味盎然:开始教书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不足,一个人的学校,每节课都要自己教学,每个学科都要自己亲授,每件事情都要自己处理,加上德斯立小学情况特殊,得开展复式教学,也就是两到三个年级一齐上课。

要教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级,没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那是不行的。”张有国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每次到村完小或乡上开会,他都会跟其他老师在一起,问这问那,请教自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向教音体美的老师学习音乐、体育、美术等基础知识。看到别的老师有教学方面的书刊,他也会借来学习,好的内容就抄在笔记本上。至今,张有国每年都要订阅几种教育类报刊,认真阅读,平时抽时间练习写毛笔字、粉笔字,练习简笔画,不断增强自己的教学专业技能。

1985年,张有国参加了云南省中师函授自学,1990年,他完成了5科10门的学习考试,取得了云南省中师函授自学合格证书。199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保山师范学校,到保山师范学校进修学习1年,接受了正规的师范教育,在音乐、体育、美术、普通话、教学法等方面受到了专业培训,在培训中他解决了过去教学中遇到的很多问题。1994年,张有国进修学习结束,正式转为公办教师。

转为公办教师后,本可以分到条件较好的完小学校任教,但因为实在放不下条件简陋的德斯立小学,还有澜沧江峡谷里的那些急需启蒙教育的孩子,张有国最终放弃了那些调离的机会,回到德斯立小学。

待生如子

山里的孩子并不笨,只要有学上,有人教,就可以成才

2015年12月11日上午,德斯立小学教学如常,只是多了两位远道来访的客人。第一节课下课,张有国手里拿着乒乓球球拍,4个学前班的孩子蹦蹦跳跳地出了教室。

张老师好不好?

好!

你们喜欢张老师吗?

喜欢!

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在教室门口声音洪亮地回答,见到挎着相机的记者他们毫无怯意。

课间活动安排的是学打乒乓球和跳绳。水泥板搭起的球桌上,一排断砖成了球网,黄色的乒乓球随着孩子们挥舞的球拍来回跳动,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欢笑声在德斯立小学院子里回荡。

手把手教完4个孩子打乒乓球,张有国乐呵呵地走过来和球桌边上的记者打招呼:“学校现有一个学前班4个学生。其中大的两个6岁,小的1个5岁1个4岁。

德斯立小学缺乏教学设备,场地狭窄,条件简陋,所以不可能像其他学校一样开齐科目,开足课时,但山里的孩子并不笨,并不比城区和坝区的孩子差,只要注意培养,教学得法,一样会取得好成绩。” 张有国说,“我一直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因陋就简组织教学,尽可能开齐科目,开足课时,并组织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

采访中,学校周围的家长也不知不觉地来到学校,他们面带微笑,聚在院子里,打量着远方来的客人。张有国指着两位年龄在40岁左右的男子说:“他们原来也是我的学生呢!”三四个孩子家长听着张有国和记者的谈话,回忆着曾经的学生生活,不时在旁边插话补充。

据学前班家长罗文全回忆,1997年5月的一个星期天,张老师到文沧完小开会,散会时已是下午,领导劝他第二天再返校,责任心强的他知道当天是学生返校的日子,他不放心执意返回。当晚近7点赶回学校后,得知三年级的段文富没有到校,他急忙赶到段文富家,其父亲说孩子下午便出门返校了。听到这,张有国知道大事不好,急忙挨家挨户敲门请乡亲们帮忙寻找。一时间,全山寨几百号人通宵不眠地搜寻在深山密林中,直到第二天中午11点,才在森林中找到了迷路的段文富。

当时,这个孩子失魂落魄一脸苍白,手脚发抖,身上还背着一小袋米和几个洋丝瓜,这也是从教37年来我最担心最后怕的一次经历。从此以后,我更加注意孩子的安全。”家长的回忆引发张有国的感慨。

罗文全说:“张老师在学习上对学生要求很严,但生活中对我们却非常关心,有时作业本写完了、笔写完了,他就给我们买。过去没有‘两免一补’政策,课本发下去了,可有的学生因为家里困难,交不起书钱,张老师就自己出钱帮我们交课本费。部分学生离家较远,得在学校食宿,张老师就帮学生煮饭,有时他忙不过来,就让师母帮忙做饭。晚上,有的学生喜欢踢被子,张老师每晚都要起来照看几次,帮学生盖被子,有时学生尿床了,他还要给学生找换洗的衣服,帮学生洗衣服晒被子。

一旁的学生家长周李式补充说:“张师母也非常支持学校的工作,德斯立小学学生最多的时候有54个学生,光靠张老师一个人根本照顾不过来,就只能让张师母帮忙管理。学校离大田坝镇40多公里,每接到上级部门开会通知,张老师去了,学生就由师母照看。这几年,学校免费提供娃娃营养餐,娃娃每天可以喝到一瓶牛奶,吃到一个鸡蛋。为此,张老师每周都会按时到村完小,用摩托车把牛奶、鸡蛋拉回来,每天认真发放给学生。

“德斯立海拔1  800多米,距离县城110公里,原来有70多户人家。山寨地广人稀,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其他老师请不来,来了也留不住。可是张老师却留在这里,一干就是37年。”听说记者来学校采访,村上(大田坝镇文沧村)完小的瞿国宝校长也赶来介绍情况。他告诉记者:“张老师对村里贫困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前些年,每个新学期开学,家庭困难学生都会少几个。张老师就一家家跑,一家家劝,一家家帮。当有的家长因家庭困难面露难色时,张老师就安慰他们:‘先送来,有什么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瞿国宝记得很清楚,蔡桂花和蔡桂园两姐妹的家庭特别困难,父母实在无力供两姐妹同时上学,因此,学习上稍稍落后妹妹一点的蔡桂花每个新学期都会“消失”,张有国每次都要到其家里将她“”回来,以至于多次以后,每次开学前张有国都会先到蔡桂花家“”人。“我的记忆中,德斯立的学生没有一个因为贫困而辍学,也没有一个因为厌学而辍学。这些年,张老师一个人教出了几百名学生,村里很多家庭有两代人都是他的学生。很多学生都走出大山,考上大学,光本科和专科生就有20多个。现在,有的又回到乡村当教师,有的当上了公务员,有的当了老板。张老师一辈子坚守大山,穷尽一生只为山区教育。

爱校如家

就算德斯立只剩一户人家,我也要坚守下去

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远山如黛、近山青翠,美丽的澜沧江在山脚下缓缓流淌。

德斯立小学坐落在村口的一个小院落,院内一层两间的小平房是两年前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捐资助学建起来的,其中大间是教室,小间则是张有国办公、生活起居以及放影碟的“多媒体教室”。旁边的3间小瓦房是学生的宿舍与伙房,那是2009年由当地村民自发捐建的。而在当年,学校远不是现今的模样。

德斯立小学建校初期,学校条件简陋,教室是一间破烂不堪的茅草房。夏时雨点打脸面,冬时冷风刺骨寒。“教室里会出现学生打伞写字,教师披蓑衣上课的心酸场面。” 张有国回忆起执教初期的情景,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人不能白活一世,一定要做一点让人看得见的事!当时,德斯立教学点属于民办公助,这样的地方国家能够配一个公办教师已经是最大的支持。自己选择了这一个职业,不管条件如何艰苦都必须坚持做下去。

为解决缺黑板少板凳问题,我用龙竹做板凳,木板做黑板。十几个孩子同挤一室,开展三级复式教学,其中的艰辛一言难尽啊!”张有国深感个人能力有限,为解决校舍问题,他挨家挨户发动村民,一起烧砖瓦、砍木料,领着年龄大的学生抬椽子。当时他的工资是每月12元钱,工资发下来后,他舍不得用,盖房子需要大量钉子,他就用悄悄积攒下来的钱买来钉子。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在张有国和学生及家长共同努力下,在生产队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德斯立小学盖起了自己的新瓦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有了改善,打雷下雨学生可以在教室里安心上课,不必再担心风吹雨打了。

张有国回忆,上世纪80年代,德斯立当地虽然有个小水电站,但电压很低,还经常出故障,离学校又远,所以学校没接通电。为了解决学生上晚自习的照明问题,他就带领学生到山里砍松明,晚自习时点燃用来照明,然而松明烟大,经常会熏伤学生的眼睛。他就带领学生开展勤工俭学,种植玉米,那时的学生年龄偏大,都能和大人一起干活,待秋收后就将玉米卖给附近农户,学校有了勤工俭学收入,就可以解决学生上晚自习时的照明问题了。星期天,他来回走20多公里的山路,到邻近的漭水沿江村小卖铺买煤油,供学生上自习照明用。

2007年,学校厕所坍塌了,张有国自费8  000多元钱请工新盖了学校厕所,至今,没向上级报销过。2010年他又拿出1  000多元,用家里的水窖项目,给学校解决了饮水问题。学生没有活动的地方,张有国花了700多元请人做了篮球板。2012年他拿出1  000多元为学生安装了太阳能,还买了6  000多元的电视机、接收机……

37年来,在学校维修和建设上,张有国可以说是穷尽毕生心血。“我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这个家,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再投入多少都值得。就是没有工资,我也要坚守下去!”张有国这样说。

张有国为学生付出了很多,为当地的教育奉献了很多,而他自己也获得了乡亲们由衷的尊重和爱戴。他的教育情怀让学生、家长和乡亲们牢记在心里。保山市和昌宁县的相关领导曾多次到学校看望张有国,相关媒体也对张有国的事迹作过陆续报道,大田坝镇还将张有国的感人事迹搬上了舞台,保山市组织了张有国先进事迹宣讲团,全市各单位都掀起了向张有国学习的热潮。

采访中,记者面前53岁的张有国已是两鬓斑白,他总是面带微笑,神采奕奕地认真讲述曾经的岁月沧桑。他说:“我这一辈子难以忘怀的事很多,但最让我激动的是今年获得首届‘中国启功教师奖’。去年9月8日,在中南海紫光阁,我和其他获奖教师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亲切会见。总理与10位启功教师奖获得者握手和谈心。此情此景,让我忍不住流下了激动幸福的眼泪,千言万语也不知如何表达!我与总理握手谈心时,我自豪地说‘我是云南保山澜沧江畔一师一校德斯立小学的老师,名叫张有国,我的家乡没有流失儿童’。总理与我们每一个代表握手交谈后作了激动人心的讲话:各位老师在坚持教书育人的同时,要注意在讲台上传播创新的种子,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就是在继承中不断创新的结果。教师不仅要给学生知识,塑造学生人格、操守,还要有信心和责任,将他们培养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说到今后的打算,张有国说:“如今,我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社会的关注。学校的环境设施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两年,小湾水库移民区搬迁,原来的70多户人家只剩下27户,学生越来越少了。但只要德斯立还有一户人居住,办学点就不能撤,这里的孩子到别处上学路太远了。我会一直守在这个让我成长的小地方,做好学生成才路上的引路人,帮助山里孩子筑梦、追梦,让一拨拨孩子走出大山。

                                                           

                                                    (云南教育报刊社  杨曙光 余 彪)

附件下载:
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所:成果铺就干热河谷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路
2011年至201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以下简称热区所)向社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运用面积累计达217.5万亩,增产农产品78万吨,新增社会经济产值11.科技厅
践行初心使命 选派精兵强将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云南省科技厅认真落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挂包帮”定科技厅
董华副省长调研昆明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
2019年5月7日上午,董华副省长前往昆明高新区,科技厅
2019沪滇科技成果对接交流活动在蒙自市举行
  2019沪滇科技成果对接交流活动会场 科技厅
省科技厅召开第二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
按照今年省科技厅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计划的安排和第一次科技厅
省科技厅召开第二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
按照今年省科技厅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计划的安排和第一次科技厅
2019沪滇科技成果对接交流活动在蒙自市举行
  2019沪滇科技成果对接交流活动会场 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