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试水大数据应用 冀望大数据成为“智慧树”“钻石矿”

09.10.2016  02:03
图为:澄江县工信局副局长吕平介绍旅游大数据运营情况

  中新云南新闻网10月8日电(缪超 倪婷 何焕菊)刚过寒露,抚仙湖的水已经“”了下来,国庆假期却为抚仙湖带“”。到底有多“”?澄江县运用中国移动的大数据平台作为抚仙湖的“温度计”,进行监测分析。

  国庆假期七天,澄江的游客共675763人,昆明游客405410人,占比约60%,省外游客占比约4.5%,其中四川、贵州、重庆位列三甲……

  一系列包括游客数量、来源、分类、位置、停留时间等大数据在“澄江县游客大数据分析平台”纷纷呈现,精确到个位数,并时时变换。这为该县的旅游、安全、环保等多方面决策,提供了精确数据支持。

  今年年初,澄江县制定“十三五”发展计划,其中一项就是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云服务、云应用创新,促进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努力构建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体系。

  8月,以抚仙湖灯展为契机,澄江县政府运用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研发的“澄江县游客大数据分析平台”,开始试水“互联网+旅游”。

  “长期以来,我们对抚仙湖游客的数量是凭借经验进行模糊的估计,准确率不高。”澄江县工信局副局长吕平说。大数据的运用,对旅游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近几年,来澄江旅游的四川游客正在逐渐变多,需要适当增加川菜食肆。增加多少?如何布局?如今,根据大数据平台提供的四川游客人数及分布图,就可以做到精确部署。

  此外,当某个景区游客密集度过高或超过生态的承载量,平台会进行预警。澄江县据此,增加安保人员、控制游客数量。吕平肯定地说:“从这段时间的使用情况看,大数据平台运行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大数据在旅游上试水成功,让吕平有了更多想法。

  抚仙湖是中国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相当于12个滇池,6个洱海,4.5个太湖。拥有中国9.16%的淡水湖泊蓄水量,和91.4%的中国湖泊Ⅰ类水。抚仙湖的优秀生态状况,一直是云南生态引以为傲的资本。抚仙湖的生态保护成为澄江县工作的重中之重。

  “生态是澄江的根、本、魂,坚持绿色发展,澄江争当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需要借力于大数据。”吕平说。人的活动因素对抚仙湖至关重要,河道、工业、农业、旅游,没有精确的数据,不可能对生态保护作出趋势分析,科学决策。

  未来,或许从“澄江县游客大数据分析平台”能衍生出“抚仙湖生态监测中心”。第一步,从抚仙湖流域河道、各个区域的数据完成抚仙湖生态监测;第二步,澄江境内的工业、旅游业等数据加入并扩大数据库;第三步,抚仙湖流域的农、林、水的数据汇集进入。

  庞大的抚仙湖监测数据汇集到一起,常年积累,专家们通过数据分析,就能知道哪些因素对抚仙湖生态构成威胁,提前预防或及时消除。

  此外,目前的澄江服务业处于粗放状态,吃、住、游、购已经饱和,扩大空间不大。澄江资源不多,土地紧缺,承受不了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寄希望于点上的突破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澄江县作为云南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试点县,经济社会建设正处在提速换挡过程中,大数据产业的引入将助推行政决策、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领域发展,大数据是“智慧树”、“钻石矿”。(完)